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雨水敲打着废弃仓库的铁皮屋顶,像无数细小的脚步声。

李一蜷缩在角落的睡袋里,盯着手中发烫的手机。陈默已经离开三个小时了,说是去找食物和干净衣物。理智上她知道他必须小心行事,但每一次分离都像有一把钝刀在慢慢切割她的神经。

手机屏幕亮起,陈默的短信:”安全,半小时后回。有新发现。”

李一松了口气,将手机贴在胸前。右肩胛骨下的”一”字疤痕又开始隐隐作痛,自从记忆恢复后,这个疤痕似乎成了某种警报器,每当危险临近就会发出警告。

她起身走到仓库另一头,那里用木板临时搭了个工作台,上面铺满了案件资料和照片。最中央是那张七个孩子的合影,第三个孩子——年幼的自己——眼神空洞地望着镜头。李一轻轻抚摸照片,试图回忆那个被实验夺走的童年,但脑海中只有黑暗的房间和墙上闪烁的数字。

门外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三短两长,是陈默的信号。李一快步走到门边,透过缝隙确认是他后才打开门锁。

陈默浑身湿透,手里提着两个塑料袋,头发上的水珠不断滴落。他的眼下有浓重的阴影,但看到李一时,嘴角还是微微上扬:”饿了吧?”

“比起饿,我更担心你被认出来。”李一接过袋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一丝微妙的电流在接触点炸开。她迅速缩回手,假装整理袋子里的一次性饭盒。

陈默似乎也察觉到了那一瞬的异常,他轻咳一声,脱下湿外套挂在门边的钉子上:”城北精神病院昨晚发生了火灾。”

李一的手停在半空:”刘星辰…”

“转移了,幸好。”陈默打开饭盒,热气腾腾的炒饭香气弥漫开来,”但太巧合了。我刚查到她的下落,就有人想灭口。”

李一递给他一条干毛巾:”查到什么了?”

陈默擦着头发,从内袋掏出一个U盘:”我朋友冒险复制的病历。刘星辰——我妹妹——入院时做的脑部扫描显示异常活动,和你在实验最后一天记录到的类似。”

“外部信号?”李一想起那份医疗记录。

陈默点头,打开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更奇怪的是她的症状。她总说’门要开了’,还画满墙的’一’字。”他调出几张照片,”看这些画。”

照片上是病房的白墙,上面用某种红色颜料画满了”一”字,排列方式让李一想起梦中那个黑暗房间。但最令人不安的是画中央的一个符号——一个由七个”一”字组成的奇怪图形,像一扇微微开启的门。

“这个图案…”李一的声音发紧,”我在实验最后一天也见过。墙上闪烁的数字最终组成了这个形状。”

陈默的表情变得凝重:”我查了资料,这种排列在量子物理学中代表…”

“波函数坍缩。”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

两人同时转身,李一的手已经摸向藏在腰后的手术刀。一个瘦高的男人站在门口,灰白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眼镜片上沾满雨滴。他举着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武器。

“张教授?”陈默惊讶地站起身,”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你的车上有我装的追踪器。”男人苦笑,”别紧张,我是来帮忙的。赵涛死前联系过我。”

李一没有放松警惕:”你是谁?”

“张明远,东海大学量子物理系教授。”他推了推眼镜,”也是’七日静默’实验的原始设计者之一。”

陈默的手移向腰间的枪:”解释清楚,否则我——”

“否则你会开枪?”张教授摇头,”陈警官,如果我想害你们,带警察来不是更容易?”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文件,”赵涛找到我时,我已经研究了二十年那个实验的后果。他知道自己会被灭口,所以提前把关键证据交给了我。”

李一接过文件,第一页是一份军方机密档案,标题为”第七区异常声波研究”,日期是1998年。第二页贴着星辉孤儿院的建筑图纸,地下室部分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共振腔,自然形成”。

“孤儿院建在一处特殊的地质构造上。”张教授走到工作台前,指着图纸,”地下有一种罕见的石英晶体结构,能将地壳深处的某种声波放大。军方偶然发现了这点,想研究其军事用途。”

陈默皱眉:”所以实验根本不是心理学研究?”

“一开始是幌子。”张教授点头,”真正的目的是筛选能感知那种声波的孩子。普通人在那种环境下会精神崩溃,但极少数大脑结构特殊的人…能’听懂’声波中的信息。”

李一的右肩疤痕突然剧烈疼痛起来,她咬紧牙关不让呻吟溢出:”零号…”

张教授猛地抬头:”你记起来了?”

“第七日,门开了,外面站着一个叫零号的孩子。”李一艰难地回忆,”他说…他在听墙里的声音。”

“零号是第一个发现共振腔的孩子。”张教授的声音低沉,”也是唯一一个自愿回去的。他说那些声音在教他’开门’的方法。”

陈默的拳头砸在木板上:”开门?开什么门?”

“根据我的研究,那种声波可能来自地壳深处某种未知源。”张教授推了推眼镜,”零号声称那是’另一个世界’的通讯尝试。而七日实验的目的,是找到能承受声波影响的大脑,作为…接收器。”

李一突然想起梦中那个机械女声:”第七日测试开始…”她转向陈默,”实验最后一天,所有孩子被带到地下室。零号说门要开了,然后…”

记忆突然中断,像被一扇铁门猛地关上。李一抱住头,冷汗涔涔而下。陈默的手轻轻搭上她的肩膀,温暖而坚定。

“慢慢来。”他的声音出奇地柔和,”你安全了。”

这简单的三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李一紧绷的神经。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陈默手掌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一种奇怪的安心感开始蔓延。

“郑国强知道这一切?”陈默问张教授,手仍留在李一肩上。

“他是执行者,不是主谋。”张教授摇头,”真正的主使是方丽华博士,军方特殊项目负责人。她相信那种声波是外星智能的通讯信号,想利用儿童大脑作为翻译器。”

李一想起停车场里那个灰发女人:”方医生…她说实验是’礼物’。”

“对她而言确实是。”张教授冷笑,”零号’开门’的瞬间,七个孩子中有六个精神崩溃,只有你——”他指向李一,”不仅承受住了,还带着零号逃出了地下室。这就是火灾的真相,不是意外,是掩盖。”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仓库内部。陈默的表情在电光中显得格外坚毅:”所以现在方丽华和郑国强在清理所有知情者。名单上的七个孩子,工作人员…”

“不只是清理。”张教授摇头,”他们在准备第二次尝试。二十年过去,技术成熟了,而你——”他直视李一,”作为唯一成功的受体,是他们计划的关键。”

李一的胃部绞痛:”什么计划?”

“重启实验。”张教授从文件底部抽出一张照片,”东海大学新建的地下实验室,完美复制了孤儿院的共振腔结构。他们只缺一样东西——”

照片上是李一的医疗记录,标注着”第七号受试者脑电波图谱”,旁边用红笔写着:”完美受体,唯一适配者”。

陈默的手从李一肩上滑下,改为握住她的手:”所以他们需要活捉你。”

李一点头,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如果凶手按实验完成度反向杀人,那么最后两个目标是…”

“完成全部阶段的你,”陈默的声音低沉,”和实验主谋郑国强。”

张教授突然紧张地看向窗外:”我得走了。赵涛留下的最后一条信息——”他递给李一一张纸条,”他说零号还活着,在某个地方等着’开门’的时机。”

“零号在哪?”李一追问。

“不知道。但赵涛说,答案在你的记忆里。”张教授走向门口,”小心郑国强,他已经被方丽华控制了。”

门关上后,仓库里只剩下雨声和两人的呼吸。李一低头,发现自己的手仍与陈默的交缠在一起。他的手掌宽厚温暖,指腹有常年握枪留下的茧,却出奇地令人安心。

“你相信他吗?”她轻声问,没有抽回手。

陈默沉思片刻:”部分相信。但关于零号的部分…”他摇头,”太科幻了。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谋杀,目的是掩盖当年的罪行。”

李一看向两人交握的手:”而我是他们计划的关键,或者…凶手计划的一部分。”她抬头直视陈默的眼睛,”你为什么不放弃我?明知所有证据都指向我,明知我可能是陷阱的一部分…”

陈默的目光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因为我见过真正的你。”他的拇指轻轻摩挲她的手背,”那个会为陌生死者熬夜查案的李一,那个看到孩子照片会哭的戚玥…那才是真实的你,不是任何实验或阴谋能改变的。”

李一的眼眶突然湿润。三个月的共事,两周的逃亡,这个男人看她的眼神始终如一——不是看待一个嫌疑犯或实验品,而是…一个人。一个他愿意信任,甚至…

她不敢往下想。但此刻,在这个雨声包围的废弃仓库里,她允许自己靠近他一点,让额头轻轻抵在他的肩上。

“谢谢。”她轻声说,呼吸间是他身上雨水和淡淡烟草混合的气息。

陈默的身体僵硬了一瞬,然后慢慢放松。他的手松开她的手指,改为环住她的肩膀,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我们会查清真相。”他的声音在胸腔中共鸣,”一起。”

这个拥抱没有持续很久,但足够让李一记起世界上还有温暖这种东西。当他们分开时,陈默的表情恢复了专业冷静,但眼中的温度仍在。

“接下来怎么办?”李一问,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陈默拿起那张七个孩子的合影:”找出零号。如果他还活着,如果他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他的手指停在照片边缘一个模糊的身影上,”等等,这是谁?”

李一凑近看,发现照片角落有一个被之前忽略的人影——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只拍到背影。

“方医生和…零号?”她猜测道。

陈默迅速翻找其他照片,抽出一张火灾现场的资料图:”看这里,同样的白大褂,同一个人牵着孩子离开。”

“零号逃出来了。”李一突然确信,”和方医生一起。那么现在…”

“他长大了。”陈默的声音变得冰冷,”而且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操控着一切。”

李一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戚玥姐姐,你找到答案了吗?门快开了。——0″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