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泉州老城区的骑楼间,一条狭窄的巷弄深处,吴氏宗祠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朱红色的大门斑驳褪色,门环上结着厚厚的蛛网,门楣上 “吴氏宗祠” 四个鎏金大字早已失去光泽,被一层灰黑色的污垢覆盖。祠堂前的石埕上长满了杂草,几处石板松动翘起,像是被人遗忘了许久的角落 —— 这就是林通此行的目的地,一座三年无人祭拜、香火断绝的宗祠。

“林师傅,恁可算来了。”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他是吴氏家族的族人吴阿明,负责看管宗祠,脸上满是愧疚与焦急,“这祠堂,真是对不起祖宗啊……” 他伸手推开宗祠大门,“吱呀” 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巷弄里格外刺耳。

走进祠堂,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正厅里的祖宗牌位蒙着厚厚的灰尘,供桌歪斜,上面的香炉空空如也,连一点香灰都没有。两侧的墙壁上,原本挂着的吴氏先祖画像已经泛黄卷边,有的甚至被老鼠咬出了洞。“三年了,自从祠堂地下租给人当仓库,就再也没人来祭拜了。” 吴阿明叹了口气,“一开始还有几个老人来,后来要么生病,要么搬走,慢慢就没人来了。族里的后生都在外面打工,也不愿意回来,说是祠堂‘不吉利’。”

林通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地面,感觉到一丝微弱的震动,还带着金属的凉意。“地下仓库还在使用?” 他问道。吴阿明点点头:“是啊,租给了一个做五金生意的老板,堆了不少钢材、铁丝之类的东西,每天都有卡车来运货,震动得厉害。之前族里有人反对,可租金便宜,村里又急需钱修水渠,就同意了,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林通走到祠堂中央,拿出罗盘放在地上。指针疯狂地转动着,边缘泛着浓重的黑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严重。“问题就在这里!” 林通沉声道,“‘地气一散,香火难返;地灵一失,人丁不聚’,祠堂的地基是地气的根基,相当于家族的命脉。现在地下被挖空当仓库,堆放金属重物,还常年震动,地气早就泄光了,地灵也没了,怎么可能有香火?这已经形成了‘地龙断裂’的凶局,再这样下去,吴氏家族怕是要彻底散了。”

吴阿明吓得脸色苍白:“地龙断裂?这么严重?那怎么办?我们已经和租户签了三年合同,现在违约要赔不少钱啊!” 林通站起身,指着地面说道:“钱是小事,家族的传承才是大事。必须立刻终止合同,把地下仓库腾空,重新夯实地基,举行‘安地仪式’,才能挽回局面。祠堂的地基不可轻易改动,更忌用作仓库这种‘重浊之地’,金属属阴,会吸收地气,震动会打断地气的脉络,这些都是风水大忌。”

就在这时,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进来,他们是吴氏家族的族老。“林师傅,恁说的是真的?” 最年长的吴伯公问道,“我们之前请过风水师,说是祠堂‘犯了太岁’,要做法事化解,可做了也没用。” 林通解释道:“不是犯太岁,是地气断了。‘人若不顺,先看厝,再问天’,祠堂的地气没了,做再多法事也没用。必须先恢复地气,才能谈其他的。”

他从藤箱里拿出一本《祠堂风水要诀》,翻开其中一页:“你们看,这里写得很清楚,‘祠堂地基宜实不宜虚,宜静不宜动,宜清不宜浊。虚则地气泄,动则地气断,浊则地气污,三者皆犯,香火必绝’。现在你们的祠堂,三样都占了,怎么能不衰败?” 族老们看了看古籍,又看了看破败的祠堂,纷纷叹了口气。

吴伯公说道:“林师傅,我们信恁。终止合同的事,我们来想办法。只是租户那边不好对付,他肯定不会轻易同意。” 林通说道:“我去和他谈。‘做风水,先问神,后问人’,我们可以先在祠堂里拜祭祖宗,掷筊问神,看看祖宗是否同意终止合同。有祖宗的指示,租户也无话可说。”

众人在祖宗牌位前摆上三牲、香烛,林通点燃香烛,对着牌位拜了三拜:“吴氏列祖列宗在上,今祠堂地下被租作仓库,地气断绝,香火凋零,恳请列祖列宗指示,是否同意终止合同,腾空仓库,恢复地气?” 说完,他将筊杯扔在地上,连续三次都是 “圣筊”。

“祖宗同意了!” 吴阿明激动地喊道。族老们也坚定了决心:“就算赔违约金,也要把仓库收回来!” 林通说道:“不用赔违约金。租户在祠堂地下堆放重物,破坏风水,本身就违背了公序良俗,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认识一个律师,可以帮你们处理。”

接下来的几天,林通帮吴氏家族联系了律师,收集了租户破坏祠堂风水的证据。租户一开始还很强硬,说要起诉吴氏家族违约,但当律师拿出证据,又听说祠堂的风水问题可能影响他的生意后,终于同意终止合同,搬离仓库。

腾空仓库的那天,吴氏家族的族人来了不少。仓库里堆满了钢材、铁丝、五金配件,地上油污遍地,墙壁上布满了裂缝。“难怪地气会断,这么多金属重物,把地基都压坏了。” 林通皱着眉头说道。他指挥族人清理仓库,将金属物品全部搬走,又找来工人,用水泥和糯米混合的泥浆重新夯实地基。

“地基要夯实三尺,才能把地气稳住。” 林通对工人说道,“墙角的裂缝要用朱砂和艾草混合的灰浆填补,能吸收煞气,恢复地灵。” 工人按照他的要求施工,林通则在一旁用罗盘测量,确保地基的平整度和气场的稳定性。

地基夯实后,林通开始准备 “安地仪式”。他在祠堂的四个角落和中央位置,各埋下一块 “五行镇石”—— 分别是代表金的黄石、代表木的青石、代表水的黑石、代表火的红石和代表土的黄土,形成 “五行镇地阵”,能稳固地气,聚集地灵。“五行相生,地脉相连,这样就能彻底恢复祠堂的地气了。” 林通说道。

安地仪式当天,吴氏家族的族人几乎都来了,连在外打工的后生也特意赶了回来。祠堂前的石埕上摆满了祭品,香烛缭绕,鞭炮齐鸣。林通穿着崭新的唐装,手持桃木剑,站在供桌前主持仪式。“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安地守灵,香火永续……” 他诵念着《安地咒》,将一张 “地灵符” 烧化在祠堂中央,又将一杯雄黄酒洒在地上。

随着咒语响起,祠堂里的空气似乎变得清新起来,原本潮湿的霉味渐渐消散。族人们纷纷跪倒在地,对着祖宗牌位磕头祈福:“列祖列宗,原谅子孙不孝,以后一定好好守护祠堂,让香火永续!” 吴伯公颤巍巍地拿起三炷香,插在香炉里:“这是三年来,祠堂第一次有香火啊……” 说着,老泪纵横。

仪式结束后,族人们开始清理祠堂,擦拭牌位,修复供桌,粉刷墙壁。吴阿明带着几个后生,修剪了石埕上的杂草,重新铺好了松动的石板。“以后每个月,我们都要来祠堂打扫、祭拜,不能再让祖宗受委屈了。” 吴阿明说道。林通点点头:“‘地气一散,香火难返;地灵一失,人丁不聚’,只要好好守护祠堂的地气,吴氏家族一定会重新兴旺起来。”

几个月后,林通接到了吴阿明的电话,电话里传来他兴奋的声音:“林师傅!太好了!村里的后生们都愿意回来了,有的开了小店,有的在附近找了工作,每个月初一、十五,祠堂里都挤满了祭拜的人,香火比以前还旺!” 林通心中一喜:“太好了!这说明地气已经完全恢复了,地灵也回来了。”

挂了电话,林通正准备离开客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正是吴氏家族的吴伯公。“林师傅,有件事,我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告诉恁。” 吴伯公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神中带着神秘,“我们祠堂的地底下,几十年前还埋着一位地理仙的铜符,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林通心中一动:“地理仙的铜符?是什么样的铜符?” 吴伯公回忆道:“那是民国时期,我们请一位姓陈的地理仙来看风水,他说祠堂的地气太盛,需要用铜符镇压,就在地基下埋了一块巴掌大的铜符,上面刻着八卦和符咒。后来祠堂翻新,就没人记得这件事了,直到这次挖开地基,我才突然想起来。”

“姓陈的地理仙?” 林通愣住了 —— 他的祖父就姓陈,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风水师,曾在泉州一带为人看风水。“吴伯公,您还记得那位地理仙的全名吗?” 吴伯公想了想:“好像叫陈半仙,听说和恁的祖上是同门。” 林通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 那铜符,很可能是他祖父埋下的!

“铜符对祠堂的风水很重要吗?” 林通问道。吴伯公点点头:“陈半仙说,那铜符能聚气守灵,就算地气有轻微泄漏,也能稳住。要是铜符还在,说不定祠堂的地气就不会断得这么彻底。” 林通说道:“我明白了。吴伯公,这件事您别告诉别人,我会想办法找到铜符。如果铜符真的是我祖父埋下的,它不仅能守护吴氏祠堂,说不定还能帮助我们对抗赵天虎。”

吴伯公疑惑地问道:“赵天虎?就是那个破坏风水的富商?” 林通点点头:“他想破坏闽南的龙脉,吴氏祠堂的铜符,可能是守护龙脉的关键之一。找到铜符,对我们打败赵天虎很重要。” 吴伯公说道:“好!我不告诉别人。恁要是需要帮忙找铜符,随时开口。”

送走吴伯公,林通心中激动不已。他拿出祖父留下的《地理秘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果然记载着:“泉州吴氏宗祠,地气旺盛,宜埋铜符镇之,以固龙脉分支。” 后面还画着铜符的样式和埋藏的位置 —— 就在祠堂中央的地基下!

“太好了!” 林通喃喃自语,“只要找到这枚铜符,不仅能加固吴氏祠堂的风水,还能为对抗赵天虎增加一份力量。” 他立刻联系吴阿明,让他秘密组织族人,在祠堂中央的地基下挖掘,寻找铜符。

当天晚上,林通来到吴氏祠堂。祠堂里灯火通明,族人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地基。林通蹲在一旁,用罗盘指引方向:“往左边挖一点,铜符应该在那里。” 挖了大约一尺深,一个后生喊道:“找到了!这里有个硬东西!” 林通连忙说道:“小心点,别弄坏了!”

后生们小心翼翼地把周围的泥土拨开,一块巴掌大的铜符露了出来。铜符上刻着八卦图案和复杂的符咒,虽然埋在地下几十年,却依旧光洁如新,散发着淡淡的金光。林通拿起铜符,感觉到一股温暖的气息从铜符上传来,腰间的 “风调雨顺” 玉佩也微微发热,像是在呼应铜符。

“这就是祖父埋下的铜符!” 林通激动地说道,“有了它,我们就能更好地守护闽南的龙脉了!” 族人们也欢呼起来:“太好了!有地理仙的铜符守护,吴氏家族一定会永远兴旺!”

林通将铜符重新埋在祠堂中央的地基下,又在上面铺了一层朱砂和糯米混合的泥浆,说道:“铜符已经归位,它会永远守护祠堂的地气和地灵,让吴氏家族的香火永续。” 吴阿明说道:“林师傅,真是太感谢您了!要是没有恁,我们吴氏家族就真的完了。” 林通笑了笑:“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守护闽南的风水,是我的责任。”

离开吴氏祠堂时,已是深夜。月光洒在祠堂的红墙上,泛着淡淡的金光,祠堂里的香火气息随风飘来,清新而祥和。林通手里攥着从地基下带出的一点泥土,泥土中还带着铜符的温暖 —— 这是希望的温度,是传承的温度。

他抬头望向漳州的方向,眼神变得无比坚定。赵天虎的龙华庙即将建成,锁龙石也即将埋下,终极对决越来越近。但他不再孤单 —— 他有祖父留下的铜符,有圆通方丈和各地风水师的支持,有千千万万相信风水、守护家园的闽南百姓。

“赵天虎,这场战斗,我们一定会赢!” 林通喃喃自语,腰间的玉佩和怀中的泥土同时发热,像是在回应他的誓言。闽南的龙脉,绝不会断绝;闽南的百姓,绝不会屈服;闽南的风水,必将永远畅通,庇佑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后代,世代兴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