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校长办公室那场荒诞的“定性风波”过后,陆震宏发现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微妙地宽松了一些。

老王依旧看他不顺眼,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忌惮和困惑,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咆哮着扑上来“除资本毒瘤”。偶尔撞见他在进行“以物易物”的情感业务,也只是嘴角抽搐两下,最终选择眼不见为净。

这种有限的“默许”,对陆震宏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的“情感工作室”业务稳步推进,虽然放弃了高价值的游戏点卡和购物卡,但零食、电影票、品牌文具等“润笔费”依旧源源不断,床下的铁皮盒子越来越满。

但他并未满足。情感业务的天花板清晰可见,且过于依赖个人创作,难以规模化。他需要一个新的、更具爆发力的增长点。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了学习的本体——成绩。

期中考试他那份“决胜宝典”的成功,已经验证了信息差和精准策略在应试领域的巨大价值。而现在,期末考试的阴影,比期中更加庞大,笼罩在每个高三狗的头上。

焦虑是比荷尔蒙更普世、更刚需的货币。

但直接卖答案?风险太高。老王的容忍是有限的,银监爹的阴影也还在。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构建着新模式。

不能卖答案,那就卖……产生答案的能力?

不能直接给鱼,那就教人钓鱼?而且是要收很贵的学费那种?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

知识付费?不对。是……“方法论”付费!“学霸经验”付费!

他要把学习这件事,也变成一门生意!一门更高级、更隐蔽、更能堵住老王嘴巴的生意!

目标客户:不再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家伙,而是所有挣扎在及格线上的“差生”和渴望更进一步的“中等生”!

核心产品:不再是情书,而是“陆氏高效应试方法论”及配套的“学霸笔记精华版”!

收费模式:依旧是“以物易物”,但门槛更高,价值更大!要求支付能够显著提升“教与学”效率的物品——全新的高档笔记本、进口文具套装、甚至……付费网课的账号?

他要做的,不是代写作业,也不是作弊,而是——培训!搞一个地下的、高价的、效果卓著的“期末冲刺特训营”!

说干就干。他首先找到了最新的“合作伙伴”——学习委员林雪。

“新项目。知识分享。需要你的笔记作为核心素材进行深度开发和提炼。报酬分成。”陆震宏开门见山。

林雪经过“考试币”和“情书”事件,对陆震宏的神通广大已经有些麻木了,只是犹豫道:“开发?提炼?怎么分成?”

“我负责方法论包装和招生。你提供原始笔记和负责部分答疑。净利润三七开。你三。”

林雪心算了了一下自己那点可怜的零花钱,又想想期末的压力,咬了咬牙:“……行!但不能把我名字写出去!”

“没问题。代号‘L学霸’。”陆震宏爽快答应。

搞定“教研核心”。接下来是场地。废弃的驿站隔间太小。他想到了学校那间使用率极低的、晚上经常空置的阶梯教室。 again,他找到了后勤处张主任。

张主任现在看见他就头皮发麻,但听到只是“借晚上空闲教室搞学习小组互助”,又看了看陆震宏“真诚”的眼神(以及他隐约提及的“课外班”三个字),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批了条子。

最后是招生。这一次,陆震宏没有让赵强王胖子去散播小道消息。那样太low,不符合他“高端培训”的定位。

他让陈默根据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排名,精准筛选出了最有提分潜力和付费意愿的目标学生名单。然后,他亲自编写了一份极具诱惑力的“招生简章”,用词高端神秘:

**【期末飞跃计划·限额内测招募】**

**主讲:神秘高分学长(曾缔造期中考试逆转奇迹)**

**核心:独家“陆氏框架学习法”+“L学霸”精华笔记授权阅览**

**内容:考点精准预测、时间管理秘籍、应试心态调整**

**模式:小班互动研讨,高强度实战训练**

**费用:仅接受特定学习工具及资源置换(详见清单)**

**名额:仅限10人,择优录取(需进行简单学习诊断)**

这份简章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精准地投放到了目标学生的桌肚里。

效果是爆炸性的!

对于那些被成绩折磨得夜不能寐的学生来说,这份简章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尤其是“逆转奇迹”、“精准预测”、“L学霸笔记”这些字眼,充满了致命的诱惑!

虽然“费用”方式古怪(要用崭新的ThinkPad笔记本或者全套日本进口文具来换?),但越是如此,越显得高深莫测!名额还只有10个!

恐慌性报名开始了!

当天下午,就有不下二十个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偷偷联系陆震宏,表达参与意愿,甚至有人直接带来了“置换品”!

陆震宏进行了一场极其装模作样的“学习诊断”(其实就是问几个问题,看看对方的焦虑程度和支付能力),最终筛选出了十名“种子学员”。

“期末飞跃计划”特训班,在一个晚上,于空旷的阶梯教室悄然开班。

陆震宏站在讲台上,身后是黑板,旁边是负责展示“L学霸”笔记(关键部分打码)的林雪。台下,是十双充满渴望和焦虑的眼睛,以及他们带来的、堆在角落的“学费”——各种崭新的高档文具、电子词典、甚至还有一台半新的笔记本电脑。

陆震宏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完全脱稿,将他前世管理庞大帝国时运用的项目拆解、效率最大化、压力管理、甚至一点心理学暗示的技巧,全部包装成“陆氏高效学习法”,灌输下去。

“学习不是埋头苦干!是项目管理!是资源分配!”

“这本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拆的!拆成知识点,分配时间权重!”

“考试不是答题!是采矿!用最短时间挖到最多的分!”

“心态崩了?记住!你是来收割考分的!不是来自我感动的!”

他的语言犀利,角度刁钻,充满了一种近乎冷酷的实用主义,却又句句戳中学渣们的痛点!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眼睛越来越亮!原来学习还能这样?原来考试就是一场交易?用时间和方法,换分数?

林雪在一旁配合着展示笔记重点,看着陆震宏在那侃侃而谈,把学习这么神圣的事情说得像黑心工厂计件工资,心情复杂无比,但不得不承认……好像有点道理?

课间休息时,学员们围上来,如同朝圣般提问,甚至有人拿出带来的高级巧克力“孝敬”老师。

陆震宏来者不拒,继续答疑解惑,语气笃定,仿佛他说的不是学习方法,而是通往财富自由的密码。

很快,“期末飞跃计划”的效果开始显现。

参加特训的学生们,精神面貌肉眼可见地发生了变化。以前是迷茫和焦虑,现在是一种打了鸡血般的、带着点功利性的亢奋。他们开始用陆震宏教的方法拆解试卷,规划时间,甚至互相之间开始用“投资回报率”来讨论复习策略。

这种变化,自然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

“你看张伟,以前数学课睡觉,现在居然在算时间权重?”

“李娜也是!她居然说政治书是‘低性价比矿脉’,优先挖历史!”

“他们好像都参加了那个什么……飞跃计划?”

“好像是宏哥搞的!收费死贵!要换电脑!”

“妈的!我也想参加!就差十分上一本线啊!”

求而不得的焦虑,开始在其他学生中蔓延。有人试图偷偷模仿,但不得要领。有人鼓起勇气想找陆震宏加塞,却被一句“本期名额已满,下次请早”挡了回去。

陆震宏的“特训班”,仿佛成了通往高分捷径的独家俱乐部,而他自己,则成了这个俱乐部里点石成金的“教父”。

甚至开始有学生,带着更昂贵的“学费”,在课后偷偷找到他,希望能得到“一对一”的独家指导。

陆震宏看着那台几乎全新的iPad,面不改色地收下, schedule 了时间。

资本的雪球,再次疯狂地滚动起来。

阶梯教室的夜晚,灯火通明。讲台上是口若悬河的陆震宏,台下是一群眼神狂热、如同参与秘密集会的学生。

角落里,堆积的“学费”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没有人再觉得他只是一个搞歪门邪道的高中生了。

他成了某种象征。一种用绝对理性和效率,对抗教育焦虑的……黑暗福音。

老王偶尔会背着手,在阶梯教室窗外疑惑地张望,看到里面“热烈学习”的场面,虽然觉得那股子功利味有点刺鼻,但终究没找到发作的理由,只能嘀咕着“学习小组搞得这么晚……”然后悻悻离开。

陆震宏站在讲台上,看着窗外老王消失的背影,嘴角微扬。

这一次,他卖的不是答案,不是情书,也不是快递服务。

他卖的是希望,是捷径,是一种被精心包装过的、用于应对这个系统残酷竞争的……武器。

而他,是这个军火商。

期末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

他的“军火生意”,也越来越火爆。

他甚至开始思考,是否要引入“加盟”模式,在其他班级发展“下线”了。

果然,离钱远一点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收割那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