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那辆珠光白轿车,静静地停在沈薇公司楼下,成为她新通勤生活的象征。它确实带来了便利,省去了一个多小时的奔波之苦,让沈薇疲惫的脸颊恢复了些许血色。赵志远看着沈薇不再那么憔悴,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那份因买车带来的满足感和“补偿成功”的心理暂时压过了经济的沉重感。

然而,生活的齿轮一旦转动,其连锁反应便悄然显现。

月初,沈薇的手机弹出提示——花呗还款日到了。她这才想起,买车那天付定金用自己的花呗的一万元。赵志远还没有转给她。

沈薇犹豫了一下,还是给赵志远发了条信息:【志远,之前买车垫付的花呗的钱,今天到期了。】

信息发出,沈薇心里有些忐忑。她隐隐担心,他会不会经济困难,没有钱转给她。

手机很快震动,是银行入账通知。赵志远转来了10000元,一分不少,备注是“还花呗”。紧接着他的信息也来了:【转了。不好意思,忙忘了。】 语气干脆,甚至带着点轻松。

沈薇松了口气,回复:【收到啦,谢谢亲爱的。】 心里的那点小疑虑暂时消散。他还是守信用的。

但这丝轻松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沈薇敏锐地察觉到,两人的经济天平正在发生微妙的、却不可逆转的倾斜。

赵志远当初搬进来时掷地有声的“我全包”,仿佛成了遥远的回响。买车后的第一个月,他准时转账。第二个月,在沈薇的提醒下,他“哦”了一声,晚上才转给房东。到了第三个月,沈薇看着房东发来的催缴信息,又看了看赵志远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倒头就睡的疲惫身影,终究没忍心开口催。她默默地打开自己的手机银行,支付了当月的房租和水电。

曾经那个下班就钻进小厨房、信誓旦旦“你只管等吃”的男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冰箱常常是空的。赵志远加班成了常态,有时回来只含糊地说句“吃过了”,有时则疲惫地表示“太累了,随便煮点面吧”。沈薇看着他那张被工作压力和车贷压得略显晦暗的脸,默默承担起了采买和做饭的任务。

她安慰自己:他压力太大了,车贷毕竟是因为给我买车才背上的,这些日常开销,我来承担也是应该的。

她体谅他,不去计较这些经济上的“小事”。只是偶尔在深夜,看着银行卡里缓慢减少的余额,心底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

沈薇不知道的是,赵志远坚持买这辆车,除了心疼她通勤之苦,还有一个深藏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心——他想开车带沈薇回老家。

他的老家,在陇西一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名字的偏僻山沟里。每次回家,都要先坐绿皮火车到县城,再转颠簸几小时、充满汗味和家禽气味的中巴车,最后还得走一段尘土飞扬的山路。他忘不了带前女友回去时,对方脸上那难以掩饰的嫌弃和一路晕车的狼狈。这几乎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让他觉得抬不起头。

现在,他终于有了自己的车!一辆崭新的、锃亮的轿车!他要开着它,带着沈薇,风风光光地回去。让村里人看看,他赵志远出息了,在城里混得不错,还找了个城里的漂亮媳妇!这个念头,像一剂强心针,支撑着他扛住巨大的经济压力。

中秋节快到了,山里的色彩变得浓郁。赵志远提前请好了假,兴冲冲地对沈薇说:“薇薇,跟我回趟老家吧!开车回去,方便!也让我爸妈见见你!” 他眼中闪烁着强烈的期待和一种近乎执拗的光芒。

沈薇有些犹豫。她觉得两人关系虽然稳定,但还没到见父母那一步。她的认知里,见父母就是快结婚了。而且,一想到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听不懂的方言,她就本能地抗拒。

“志远,是不是……再等等?”沈薇试图婉拒。

“等什么呀!” 赵志远急了,语气带着恳求,“我都跟我爸妈说好了!他们盼着呢!你看,车也有了,开回去多方便,不用挤那破中巴了!就两天,住一晚就回来!求你了薇薇!” 他拉着沈薇的手,眼神里满是期盼,甚至带着点委屈,仿佛沈薇不去,就辜负了他买车、努力的一切。

看着赵志远热切又带着点卑微的眼神,想到他为自己买车的“牺牲”,沈薇心软了。她叹了口气,点点头:“好吧,那就住2天哦。”

出发那天,赵志远异常兴奋,一大早就把车子擦得锃亮,后备箱塞满了给家里买的水果、营养品。车子驶离城市,高楼大厦渐渐被起伏的山峦取代。山路蜿蜒崎岖,远不如赵志远想象中那般“风光”。狭窄的道路坑坑洼洼,崭新的轿车底盘不时传来令人心疼的刮擦声。沈薇被颠簸得脸色发白,强烈的晕车感阵阵袭来,她不得不中途停车好几次,蹲在路边干呕。赵志远拍着她的背,递上水,脸上的兴奋被担忧取代,但眼底深处那份“开车荣归”的执念并未动摇。

颠簸了五六个小时,翻过最后一道山梁,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依山而建的小村落出现在眼前。赵志远家的房子格外醒目:一栋两层高的红砖房,没有粉刷,裸露着砖块的本色。楼下用简易棚子圈养着十几头猪和一群鸡鸭,浓烈的牲畜粪便气味混合着泥土和腐败植物的气息扑面而来,熏得刚下车的沈薇又是一阵反胃。苍蝇蚊虫嗡嗡乱飞。

赵志远的父母早已等在门口。两位老人皮肤黝黑粗糙,布满深深的皱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农民。他们看到崭新的轿车和打扮时髦的沈薇,脸上绽开拘谨又无比热情的笑容,搓着手,用浓重的方言招呼着。沈薇一句也听不懂,只能努力维持着礼貌的微笑,不停地说“叔叔阿姨好”。

走进屋内,光线昏暗。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墙壁也是裸露的红砖,家具陈旧简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药味、潮湿气和楼下飘上来的牲畜气味。沈薇强忍着不适,努力保持微笑。

一个面色浮肿、肤色黝黑的年轻人走出来,他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嫂子好!”他是赵志远的弟弟赵志城。沈薇微笑的点头示意。

赵志远父母对沈薇非常客气,甚至有些小心翼翼的讨好。吃饭时,桌上摆满了油腻的土鸡土鸭和自家种的蔬菜,一个劲地往沈薇碗里夹菜,用方言说着什么。沈薇只能不停地说“谢谢”,食不知味。

赵志远带女朋友回家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小山村。赵志远的三姑六婆、叔伯邻居,纷纷上门“看新媳妇”。小小的堂屋挤满了人,好奇、探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沈薇身上。她们用方言热烈地交谈、品评着,不时爆发出哄笑。沈薇像个展览品一样坐在中间,完全听不懂,只能僵硬地维持着微笑,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每个长辈离开前,都硬塞给沈薇一个薄薄的红包(里面大多是十块二十块)。赵志远在旁边翻译:“她们都夸你漂亮,有福气,对你很满意呢!” 沈薇看着那些红包,心里只有无尽的尴尬和疲惫。

短短两天,对沈薇来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她听不懂的语言,难以适应的环境,浓重的气味,无处不在的蚊虫,还有那份被当作稀有动物围观的窒息感,都让她度日如年。她理解赵志远父母的淳朴和热情,也同情那个被病痛折磨的弟弟,但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格格不入和深深的疲惫。

返程时,赵志远的父母将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自家熏的腊肉、晒的干菜、攒的土鸡蛋……赵志远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这次返乡,他收获了乡亲们羡慕的目光和父母的骄傲,他觉得扬眉吐气,觉得这车买得值了!他觉得沈薇的表现虽然有些拘谨,但也算过关了。

只是,他内心深处一直压着一个秘密——他还没敢告诉父母沈薇离过婚还有个女儿。他想,等父母对沈薇满意了,认可了,再慢慢透露实情,应该更容易接受吧?他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混得好”,这些都不是问题。

车子驶离山村,重新开上颠簸的山路。沈薇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与繁华都市截然不同的贫瘠山野,心里五味杂陈。她感受到了赵志远想要给她体面的心,也看到了他原生家庭的沉重负担和巨大差距。

那辆崭新的轿车在崎岖山路上艰难前行,仿佛是他们这段关系的一个隐喻:外表光鲜,内里却承受着难以言说的颠簸和压力。后备箱里沉甸甸的土特产,此刻也仿佛变成了沉甸甸的现实,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而赵志远脸上那份终于“衣锦还乡”的满足,在她眼中,却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车轮滚滚,载着他们驶离远方的“家”,也驶向一个更加迷茫的未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