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设计心理学》的课堂上,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黑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讲台上,头发花白的李教授正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复杂的案例分析题——关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平面设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这个案例有点超纲,”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台下,“有没有同学接触过相关理论?能分析一下其中的符号学应用吗?”

教室里鸦雀无声。

大一新生刚接触基础课程,别说超纲的日本设计理论,连符号学的基本概念都还没吃透。几个平时活跃的男生缩了缩脖子,女生们更是低头翻书,试图从课本里找到蛛丝马迹。

苏瑶坐在林悦前排,偷偷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她早上还听沈逸说,林悦高中成绩平平,能考上这所大学全靠运气,现在看来果然如此——连教授的问题都听不懂。

林悦却在看到案例的瞬间,指尖微微一顿。

这个案例,她太熟悉了。

前世,李教授在大三的选修课上详细讲过,而她为了完成沈逸“文创项目”的市场分析,曾泡在图书馆查了整整一周的资料,对其中的符号学应用和消费心理逻辑了如指掌。

甚至,她还记得李教授当时补充的几个冷门观点——那些正是让她当年在选修课上拿了满分的关键。

“没人尝试吗?”李教授的语气带着些许失望,正要开口讲解,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教授,我想试试。”

全班的目光“唰”地一下集中到声音来源处——林悦正坐在座位上,脊背挺直,眼神平静地看着讲台。

苏瑶猛地回过头,脸上的嘲讽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她?林悦?她能懂什么?

连李教授都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哦?设计系的林悦同学是吧?你说说看。”

林悦站起身,没有丝毫怯场,语速平稳地开口:“这个案例的核心在于‘隐性符号植入’。日本设计师将传统浮世绘中的‘波浪纹’简化后,作为饮料包装的辅助图形——”

她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教室,不仅准确点出了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关系,还延伸分析了波浪纹如何暗合消费者对“清凉”“天然”的心理预期,甚至提到了当时日本经济泡沫下,民众对传统美学的怀旧情绪如何影响购买决策。

“……所以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是用符号学构建了一套‘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消费语境,这比直接的广告宣传更能打动目标群体。”

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李教授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变成了赞赏,甚至往前探了探身子:“你提到的‘怀旧情绪与符号关联’,是东京大学设计研究所2018年才提出的新观点,国内还没几所学校引进相关文献,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问题一出,全班更是一片哗然。

连教授都说超纲的理论,林悦不仅答上来了,还引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林悦早有准备,微微一笑:“暑假在图书馆翻到过一本旧期刊,里面有篇译文提到过类似观点,当时觉得有意思就记下来了。”

这个借口合情合理——她确实是“过去”看到的,只不过是另一个时空的过去。

李教授恍然大悟,随即用力鼓起掌来:“好!好一个‘记下来了’!对理论的敏感度和记忆力都远超同龄学生!林悦同学,你这分析比我准备的教案还要透彻!”

掌声从讲台蔓延开来,同学们看着林悦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佩服。刚才还觉得她是“运气好考上大学”的人,此刻都闭了嘴,包括前排的苏瑶。

苏瑶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手指紧紧攥着笔,指甲几乎要嵌进笔记本里。她怎么也想不通,那个高中时总抄她作业的林悦,怎么突然像变了个人?不仅敢当众反驳她,还能在专业课上碾压全班?

坐在斜后方的沈逸也挑了挑眉,目光落在林悦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玩味。这个设计系的女生,似乎比他想象中有趣得多。

林悦在掌声中平静地坐下,没有丝毫得意。对她来说,这只是利用前世记忆的小试牛刀。她清楚,只有变得足够优秀,足够不可替代,才能在后续的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李教授显然对林悦印象深刻,接下来的课程里,好几次点名让她回答问题。林悦每次都应答如流,甚至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引得教授频频点头。

下课铃响起时,李教授特意走到林悦座位旁,拍了拍她的肩膀:“林悦同学,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给你推荐几本相关的书,你很有潜力。”

“谢谢教授。”林悦起身道谢,目光无意间扫过苏瑶和沈逸的方向。

苏瑶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的。沈逸则冲她举了举杯(手里的矿泉水瓶),嘴角噙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林悦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

学霸模式?这才刚刚开启。

沈逸,苏瑶,你们不是想看我出丑吗?

那我就站到你们够不到的高度,让你们好好看着——

看我如何把你们曾经夺走的一切,加倍夺回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