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周一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高一(二)班的窗户,在泛黄的课桌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同学们大多埋着头刷题,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春蚕在啃食桑叶,偶尔有谁翻动书页,动作都轻得像怕惊扰了这份专注。

班主任李君抱着一摞粉色封面的通知走进来,皮鞋跟敲击地面的清脆声响让教室里的沙沙声骤然停了半拍。他把通知放在讲台上,手指在光滑的封面上轻轻敲了敲,目光扫过一张张带着青涩却又写满倔强的脸庞。

“耽误大家十分钟,说件重要的事。” 李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省里刚下发了学科竞赛的通知,咱们学校要组队参加。可能有人觉得竞赛是尖子生的事,但我想说,哪怕只是去试试,这段经历也会成为你们高中生涯里很珍贵的财富。尤其是如果能走到最后,进入国家队,那人生的赛道可能都会因此改变。”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通知,晨光透过窗户落在纸页上,把边缘染成了温柔的金色。

“先来说数学竞赛。” 李君的指尖点在 “数学” 两个加粗的字上,“咱们课本上学的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是基础,但竞赛会往深了挖。比如你们上周刚学的等差级数,到了竞赛里可能会和数论里的同余问题绑在一起考 —— 给你一串看似杂乱的数字,让你用级数规律找出其中能被 7 整除的数,这就不光是算的事了,得靠逻辑推理搭梯子。还有组合数学,比如让你用排列组合分析球赛晋级的可能性,这里面藏着的递推关系,比课本上的例题绕得多。”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教室后排那几个总爱在数学课上抢着回答问题的男生:“报名之后,前两周是筛选赛,要完成三套模拟题。题目里会有初等数论的内容,比如辗转相除法在解不定方程里的应用,还有容斥原理在计数问题里的变形。能通过筛选的,就能进集训队。集训的时候,市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会来讲课,他们带过好几届国家队队员,知道怎么把复杂的解题思路拆成你们能懂的步骤。”

说到这里,李君的语气明显加重了:“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进国家队有什么用。这么说吧,一旦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北清复交这些顶尖高校的‘强基计划’会直接给你发预录取通知书,根本不用走高考那条千军万马挤的独木桥。就算最后没拿到金牌,只要进了国家队,数学类、计算机类的专业都会给你留着名额,有些高校甚至会让你提前选导师,跟着参与科研项目。”

教室后排传来一声压抑的惊叹,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周明宇猛地抬起头,手里的笔 “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来,脸颊涨得通红,却还是忍不住把耳朵竖得更高了。

李君笑了笑,拿起第二份通知:“再说说物理竞赛。” 他把通知举起来,让前排的同学能看清上面的示意图,“物理竞赛分两块:理论和实验,各占一半分值。理论部分离不开力学和电磁学,但难度会往上提一大截。比如你们刚学的动量守恒,课本里考的都是正碰、反碰这种直线运动,竞赛里可能会让你算两个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斜碰,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得建坐标系分解速度矢量才行。”

“电磁学也是个大头。” 他用手指在空中画了个圈,“课本里讲的匀强磁场里的圆周运动,竞赛里可能会变成两个垂直磁场叠加的复合场,粒子在里面的运动轨迹是摆线,得用参数方程来描述。还有电磁感应,不只是让你算感应电动势,可能会给你一个变化的磁场,让你推导涡旋电场的分布,这就需要用到微积分的初步思想了。”

提到实验,李君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期待:“实验部分咱们占优势,上周实验室刚添置了一批新设备。比如测单摆周期,以前用秒表掐,误差大,现在有数字计时器,能精确到毫秒。还有游标卡尺,课本里只要求读到 0.02 毫米,竞赛里可能会给你一把破损的卡尺,刻度少了一截,让你想办法算出正确读数。这些操作看着不难,但特别考验细心和动手能力。”

“物理竞赛进了国家队,好处也不少。” 李君的目光落在靠窗那个总爱拆收音机的男生身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IPhO)的参赛经历,会让你在申请理工科专业时自带光环。华大的工程物理系、北大的物理系,每年都会给国家队队员预留专项名额。更重要的是,你能提前接触到顶尖高校的实验室资源,比如同步辐射装置、粒子对撞机的模拟系统,这些可不是普通学生能随便用的。有些航天、核物理相关的研究所,甚至会直接向你抛来橄榄枝,邀请你参与项目研究。”

靠窗的男生赵磊突然把笔记本往前推了推,笔尖在 “摆线轨迹” 四个字上用力划了几道,墨水都透到了下一页。

“接下来是化学竞赛。” 李君拿起第三份通知,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些,“化学可能更贴近生活,大家学起来不会觉得太枯燥。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核心,但考察的方式很灵活。比如你们上周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课本里考配平,竞赛里可能会让你分析苹果切开后为什么会变色 —— 其实就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了醌类,还会让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个过程,比如加维生素 C 会不会延缓变色。”

“有机化学的难度会大一些。” 他屈起手指敲了敲讲台,“课本里讲的甲烷、乙烯这些简单有机物的性质,竞赛里会扩展到复杂的官能团反应。比如让你推导一个含苯环、羟基、羧基的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还要写出反应机理,电子云怎么转移,中间体是什么结构,都得弄清楚。”

“实验部分也很有意思。” 李君的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银镜反应要做到镜面均匀光亮,焰色试验要能准确区分钾和钠的火焰颜色 —— 钾的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掩盖,得用蓝色钴玻璃过滤才行。还有萃取分液,不光是操作,还要让你计算分配系数,分析萃取效率。咱们实验室新买了进口的精密天平,精度能到万分之一克,做定量实验足够用了。”

谈到国家队的好处,李君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赞赏:“化学竞赛的国家队队员,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只是起点。国内顶尖的化工企业、材料研究所都会主动联系你,比如中科院的化学所、清华大学的化工系,会邀请你去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参与一些前沿项目,比如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抗癌药物的合成路径优化。很多高校的化学类专业会给你提供本博连读的机会,不用考研究生就能直接读博。”

第三排的女生林溪溪悄悄碰了碰同桌的胳膊,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林溪溪的妈妈是化学老师,从小就教她做简易的家庭小实验,她一直觉得化学是门神奇的学科,此刻手里的笔在 “官能团反应” 几个字上转得飞快。

“最后说说生物竞赛。” 李君拿起最后一份通知,声音里带着一丝郑重,“生物竞赛考的内容很广,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孟德尔遗传定律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可能涉及。但它不考死记硬背,而是考知识的串联和应用。比如给你一段亚马逊雨林的生态数据,里面有几十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让你分析其中一条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还要预测如果顶端捕食者灭绝,整个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

“遗传部分也是重点。” 他举了个例子,“课本里学的是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竞赛里可能会让你分析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比如身高、肤色,还要计算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分子生物学部分,会涉及 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具体过程,比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位点,PCR 扩增的原理和步骤,这些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

“生物竞赛的实验也很有特色。” 李君补充道,“要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能准确区分染色体的形态;还要会做植物组织培养,配制培养基,控制温度和光照。咱们学校和市自然博物馆有合作,报名的同学可以去参观新到的人体解剖模型,比课本上的插图清楚百倍,能帮你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说到生物竞赛国家队的优势,李君的语气里满是肯定:“一旦进入国家队,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IBO),医学院、生命科学院的大门会为你敞开。北大医学院、协和医学院这些顶尖的医学殿堂,会给你提供提前面试的机会,很多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博连读项目会优先录取你。如果对科研感兴趣,中科院的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会邀请你加入他们的科研团队,参与基因编辑、干细胞研究这些前沿课题。”

教室后排传来一阵低低的议论声,生物课代表张萌萌迅速翻开课本,在 “生态系统” 那一页夹了张便利贴,上面飞快地写着 “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李君把几份通知摞在一起,轻轻放在讲台上:“这四门竞赛,每一门都不容易,尤其是想冲进国家队,更是难上加难。全国那么多学生,最终能代表国家出征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但我希望大家明白,能不能拿到名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你们会学会怎么拆解复杂的问题,怎么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怎么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

他看了看墙上的时钟,还有两分钟上课:“通知我会让班长发下去,大家仔细看看,有不懂的可以来办公室问我。报名截止到周五放学,想试试的同学别错过机会。”

上课铃声响起的瞬间,班长已经拿着通知开始分发。粉色的纸张在教室里传递,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周明宇紧紧攥着手里的数学竞赛通知,指节都泛白了;赵磊把物理竞赛的通知平铺在桌上,用尺子仔细地划着重点;林溪溪和同桌头挨着头,小声讨论着化学实验的步骤;张萌萌则在生物竞赛通知的 “生态系统” 部分画了个大大的五角星。

阳光依旧在课桌上流淌,只是此刻,那片格子状的光斑里,似乎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 那是少年人眼里燃起的光,是对未知的渴望,是对未来的期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小的身影里,真的会有人站上国际竞赛的舞台,让世界看到他们的光芒。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