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六月份的大唐,朝堂是是繁忙的,民间是嘈杂的,关中和齐鲁大地是干旱的!

随着昭告天下禁止五服之内通婚和晚婚晚育的圣旨一下发之后,整个大唐的勋爵官员百姓的家里都陷入了恐慌中。

一些小小年龄已经通婚并且已经生育出傻痴儿的家庭痛哭着悲伤着。

还有已经定亲,准备亲上加亲的家庭则紧急叫停了下来。这不仅百姓之间自发的叫停,还有县一级机构的强制性叫停。一个个现实中身边的例子让人们都怕了,怕子孙后代中出现傻痴儿。尤其是在官员和勋贵们的带头作用下,近亲结婚的潮流直接戛然而止。

至于晚婚晚育的政策同样被人们接受了,一组组真实的数据摆在那里,让人们不得不相信,早婚早育以及太多的生育子女对妇人的身体有着不可弥补的伤害。所以男子十八岁,女子十六岁以上的才可以成婚,的法规被彻底定了下来。当然还有一份倡议书,是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八岁身体长成了再生育……。

第二件事情则是,所有蒙荫子弟到下县做满三年,或者在边防待满三年并且经过考核成绩优异者才能升迁的圣旨。并且今年取消科举,明年秋季进行新的科举,所有的世家子弟,蒙荫子弟以及考上的学子一视同仁的分配,更是轰动了整个大唐。

相对于老百姓和有志于科举考试的学子而言这两道圣旨是受益者。但对于最大损失者世家而言,则是晴天霹雳的。

这一刻聚集在博陵崔家的五姓七望话事人们都陷入了沉思。

崔氏崔家家主崔璋开口道:“对于后生们到下县的事情就没有回旋余地了?”

“这是阳谋无解啊!”太原王氏家主叹了口气说道,“李世民连他起家资本,那些勋贵家的子弟都给扔到边军去了,咱们又能有什么借口啊!”

“李世民嘴上说得好,让那些武勋子弟去边军三年,实际上那些武将家里哪个没有几十个家将护卫安全,到时候他们同僚再打声招呼照顾一下,顶多混三年,资历就有了。”范阳卢氏家主吐槽道,“大唐周边除了北面的大梁和突厥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他们还能让那些勋贵子弟去北面?”

“让他们去北面也不是不可以,但同样的让各位家里的后生去北面,就看大家舍不舍得了。”博陵崔氏家主笑眯眯的说道,“我认为后生们去北面是一件好事,不仅没有生命危险,还可以增加履历。那帮勋贵家的孩子可是在一线边军,相信那些武将会去操心的……”

“是啊!他们的孩子可是直接面对突厥人,咱们的后生在城里相对于更安全一些。到时候咱们各个家族稍微出一些资源,帮他们把政绩做的漂亮点儿,然后过两年给运作到好一些的州府就可以了……”

最后博陵崔氏家主拍板决定,这件事算过了。

“那再议一下五服之内不得通婚的事情吧!”赵郡李氏家主说道,“事实摆在眼前,怎么解?”

“我这边让人调查了一下,五服之内血缘越近,出现傻痴儿的概率越大。出了五服,但同姓的基本上没发现!”琅琊王氏的家主说道。

“现在主要的是咱们几家要避免继续内部通婚了,能避免就避免了吧……”博陵崔氏家主摇了摇头,然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不联姻,以后的情分就会慢慢的淡了,大家还是想想怎么保持咱们意见上的一致和利益关系吧……”

“都回家查一查族谱,以后就主支上联姻,其他支脉让他们自己考虑吧。”清河崔氏家主说道,“还有就是咱们要继续把持住文化制高点和朝堂上的一些话语权,不能像这次似的阳谋无解啊……!”

“朝堂话语权的话,肯定还是要相互帮衬着。但我们也要主动出击一下,让李世民以及那些关陇世家们知道一下我们的厉害。”荥阳郑氏家主回道。

“首先是针对一下李世民的皇家商队,他们是与民争利……”

“还有旱灾……?”

“旱灾不成了,现在河南道虽滴水未降,但由于有水车的原因,没有怎么影响到粮食收成,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琅琊王氏回道。

“那就针对一下那个小孩子李沐凡吧!”太原王氏家主说道,“根据传回来的消息,这个小孩子是李世民的女婿,虽然没有昭告天下,但最近发生的事情都是与这个孩子有一些关联,尤其是二人经常私下里奏对……”

“对!不管怎么样,必须给扼杀了……”

……

在五姓七望的人研究怎么针对李世民李沐凡翁婿二人的时候,龙首原靠近河流的的军营里,左千牛卫众人正顶着太阳汗流浃背的喊着号子。

“兄弟们呐……吼嘿!”

“加把劲儿……吼嘿!”

“抬起夯把嘛……吼嘿!”

“狠狠的砸嘛……吼嘿!”

一群半大小子,穿着大裤衩光着膀子喊着号子,齐心协力的砸夯着军营的地面。

骑马站在远处的中郎将和军司马对视了一眼,然后笑眯眯的离开了。

这个军营被批准后,起初是服劳役的给平整杂草和大块土石的,等到差不多的时候李沐凡就把那帮人给撵走,然后领着一帮勋贵家的子弟们一起建起了军营,没有什么比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更让人珍惜的了!

李沐凡跟着砸了一会夯之后就领着尉迟宝林程处默李崇义等十个最能打的人捡了一些干柴来到河边开始垒起了灶台。

李沐凡自认为穿越的必备神器开始登场了。行军大铁锅必须有,工兵铲必须有,所以当李沐凡从行囊里拿出工兵铲咔咔咔的开始挖土的时候给一旁的其他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凡子,你这个铲子把这么短就是为了挖坑?”程处默问道。

“功能不止这些呢!”李沐凡一边挖着一边说,“都学着点儿,我现在挖的是无烟灶,以后行军打仗的时候再做饭就不会被敌人轻易发现。”

“没有烟?真的假的?”

其他人都你一言我一语的问道。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烟,但要是距离太近的话也能看到,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李沐凡挖好了一个无烟灶,然后把大铁锅坐上,就拿着工兵铲咔咔咔的砍起了柴火,粗一点的就用铲子侧面的锯齿锯几下就断了,这给尉迟宝林他们羡慕坏了。一个个嚷嚷着也要这工兵铲。

当第一堆儿火被火折子点着后,众人就盯着被树脂覆盖着的烟道。

“真的没有烟啊……”

“笨蛋,烟有,只不过特别小……”

“凡子,把工兵铲借我们……”

既然这帮傻小子愿意干,何乐不为呢。于是李沐凡拿着刀一边剁着羊肉一边时不时的指点一下。

……临近午时,五百张大饼,十大锅羊汤准备好了。左千牛卫的半大小子们嘻嘻哈哈的在河里冲洗了一下,然后穿着大裤衩排着队端着一大碗羊肉和一张饼,蹲在阴凉处,呼哧呼哧的吃了起来。

等左千牛卫的小子们都打完饭之后就轮到一些工部的匠人打饭了,匠人看着大碗里的羊肉和油汪汪的大饼,一时间左看看右看看的。

“你们都是师傅,都是有手艺的,得多吃点。”李沐凡笑着又给一位木匠盛了一大块羊肉,“下午可就靠你们指挥他们建房子了,师傅们可得帮我们把房子建的牢靠一些啊……”

“李千牛放心吧……”

“驸马爷……放心……”

匠人们笑呵呵的说完也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吃了起来。

略微有些娇生惯养的李崇义摸着肚子,问道:“凡子,咱们什么时候开吃?”

“萧锐和那一班执勤的兄弟还没回来呢,等兄弟们回来一起吃。”李沐凡回道,“以后咱们兄弟们都会子承父业,成为军人,以后大家带兵的时候要懂得同甘苦共患难,因为不仅仅府兵们把身家性命交给咱们了,咱们更是把后背交给他们,只有一个锅里吃过饭的兄弟才能靠得住……”

“这事儿我知道!”程处默开口道,“我听我爹说过,领兵出去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吃什么,将军们也都吃什么,顶多凭自己的实力打个野猪什么的打打牙祭!”

李沐凡:“还有就是大家把公子哥的脾气收一收,尤其是宝林哥你,我可是听说了你经常在长安城里看谁不顺眼就踹两脚。太影响尉迟伯伯的名誉了……”

“嘿嘿,这不是和我爹学的么!”尉迟宝林挠着头说道。

“这可不行!还记得咱们和右千牛卫的约定么?宝林哥你可是咱们左千牛卫的定海神针,你要是沉不住气的话到时候咱们中军可很容易被突破啊……”

“中军?我定海神针?”尉迟宝林咧着嘴问道。

“对!宝林哥你的身材已经赶上尉迟伯伯了,到时候你身穿重甲往中军一站,然后挥舞着陌刀,你身边会有兄弟们替你举盾清除那些杂鱼,只要你中军的方阵巍然而立……”

没等李沐凡把话说完,程处默就说道:“我的身板儿也不差,宝林哥还不一定能摔的过我呢!”

“处默哥,你另有大用……”

嗒嗒……嗒嗒……哒哒哒……

众人正说着的时候十几匹马呼啸而至,萧锐率先下马来到众人面前。兄弟们帮着把马拴好,又帮着卸甲,之后众人就一人一个大碗唏哩呼噜的吃了起来。

执勤的兄弟们看到李沐凡他们一起跟着吃,就知道在等自己这一队回来,于是一边感动的一边大吃特吃,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了。

……

明德殿的早朝如约而至,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京畿道五品以上的官员们来到自己的座位便私下里各种热议了起来。

由于五姓七望中的几家下命令要给李世民一些难题和针对李沐凡下绊子,所以很多官员们都在犹豫是否要添油加醋一番还是见风使舵。

说实话李沐凡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孩子,立了些许功劳的小孩子,根本没有必要在意。再就是李沐凡是李世民默认的女婿,为难李沐凡也就是相应的打李世民的脸面,这以后如果有事情不好相与啊!

最后么!这小孩子是李靖的徒弟,虽然李靖目前是刑部尚书,但军方一脉的背景是相当强大的,所以众人都准备先看看再说!

随着李世民坐上龙椅,众人行礼完毕后,今天的早朝正式开始了。

由于上个月主持会议的是今天主持会议的是尚书房玄龄,所以这个月轮换到民部尚书长孙无忌了。

唐朝的政事,都先由中书省撰拟诏敕,再交付门下省审核,最后送达尚书省执行。

文书到尚书省后,通过六部来落实。所以今天由各部门尚书来进行上个月的工作汇报以及新的议题。

最开始上演讲台的是礼部尚书,唐检先把下旨禁止五服之内通婚事情的民间反馈说了一下。由于百姓们都比较重视事,所以政策在执行的时候得到了百姓的配合,虽然还有一些老古董或者是为了聘礼钱的父母,但是在县衙的强制性措施下,都一一解决了。

第二件事儿就是关于明年举行科举,并且所有的举子们统一分配到下县的事情同样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尤其是寒门的那些学子,更是争相呼应,准备在明年好好考试一番等等……。

接下来是工部把大唐各地的水车使用的反馈以及河道梳理的工作说了一下。当说道关中以及河南道虽然没有下雨,但由于有水车在使得农作物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并且其他地区也因为水车的存在会使今年的粮食丰收事情说了一下后,整个明德殿热闹了起来。

民以食为天,如果粮食因为干旱的问题绝收,那么肯定会引起一些动荡以及让某些心怀诡计之人有煽风点火的可能。所以整个大唐的粮食不仅不会减产还会增收,这个消息比任何事都好啊……!

明德殿的早饭过后,今天的重头戏登场了。

“陛下……臣有本奏!”鸿卢室王少卿登场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