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清晨的第一缕微光尚未穿透恒基大厦的冰雾,二十层庇护所的阳台已经传来细碎的声响。查伟欣蹲在 “小菜园” 前,手里捏着一把竹制小耙子,正小心翼翼地给白菜苗松土。经过十二天的培育,白菜苗已经长到二十五厘米高,墨绿色的叶片舒展如伞,边缘的锯齿在暖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萝卜苗也冒出了四五片真叶,白根在湿润的土壤里扎得更深,土壤表面的裂纹又多了几条 —— 那是根系在努力汲取养分的痕迹,再过几天,就能拔出小萝卜了。

“查姐姐,今天白菜能再摘点吗?昨天的饺子太好吃了,我还想再吃!” 妞妞捧着一个小竹篮,踮着脚往花盆里看,小脸上满是期待。昨天的白菜猪肉馅饺子让她回味无穷,早上天不亮就爬起来催着看菜苗,连最喜欢的巧克力都忘了揣在口袋里。

张老师拄着木棍走过来,笑着摸了摸妞妞的头:“再摘两片最外面的老叶就行,剩下的还要长。等周末,让李娟阿姨给你做白菜丸子汤,比饺子还香。” 他转头看向客厅,王声辉正和仇贤斌、周明围在餐桌旁,手里拿着一张 11 层的布局图,显然是在商量今天的行动。

客厅里,仇贤斌用红笔在布局图上圈出 11 层的核心区域:“根据刘芳和赵刚提供的信息,11 层是‘装修建材层’,有三家装修公司的仓库,里面肯定有木板、水泥、瓷砖这些加固材料 —— 我们 19 层的物资储备间还缺最后一批货架支撑梁,找到这些材料就能彻底完工。另外,11 层还有两户住家,都是老工匠,一户是木工,一户是电工,要是能找到他们,对我们加固庇护所、维修设备都大有帮助。”

周明凑过来,指着图上的 1106 室:“我昨天修 18 层备用发电机时,发现缺了几根铜芯线,装修公司的仓库里大概率有。而且 11 层的楼道有个应急物资柜,物业之前说过里面放着灭火器和急救毯,现在极寒天气,急救毯能当额外的保暖层用。”

吴磊也跟着点头,他昨天彻底修好了地下二层的制冷管道,脸上恢复了血色:“冷链仓库的温度已经稳定在 – 18℃,但我发现通风口有点堵,需要长点的铁丝疏通,装修公司的仓库里肯定有。另外,11 层要是有电工,还能帮着检查 22 层的电路,我们计划把 22 层也改成备用庇护所。”

“那就定了!今天去 11 层!” 王声辉拍板,眼神扫过众人,快速分配任务,“行动队还是老配置:我、马敬轩、宋智文、王兴波,再加刘芳、赵刚和孙强 —— 刘芳、赵刚懂装修,能辨认有用的建材,还能帮忙撬门搬东西;孙强熟 11 层地形,负责带路和警戒;马敬轩带消防斧、撬棍和对讲机,负责破拆和战斗;宋智文、王兴波负责搬物资、救幸存者;我带棒球棍和急救箱,负责指挥和临时医疗。”

“留守队还是我们来!” 查伟欣立刻接话,手里拿着刚写好的物资清单,“我会照看老人孩子和菜苗,顺便整理昨天从 13 层带回的五金配件,按型号分类放好;李娟和林梅负责做早饭,今天蒸点包子、煮点小米粥,装在保温杯里给你们当干粮;张强、赵磊跟着仇贤斌、吴磊,继续加固 19 层的物资架,顺便检查 22 层的电路,为后续改造做准备。”

刘芳和赵刚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激动。赵刚往前站了一步,胸膛挺得笔直:“声辉哥放心!我们做了十年装修,什么建材有用、怎么搬省力气,我们门儿清!遇到危险我们也不怕,我包里还带着装修用的羊角锤,能当武器!” 刘芳也跟着点头:“我还会点简单的包扎,要是有人轻伤,我能帮忙处理。”

出发前,李娟把刚蒸好的猪肉白菜馅包子装进保温袋,塞进每个人的背包:“热包子抗饿,路上吃一个能顶半天,里面我还放了两袋榨菜,配着吃更开胃。小米粥装在保温杯里,小心别洒了。” 查伟欣则给每个人贴了四片暖宝宝 —— 两片贴腰上,两片贴膝盖后面,“11 层温度估计得 – 88℃,比昨天还冷,暖宝宝能护住关键部位,别冻着关节。急救箱里我加了冻伤膏和云南白药,万一受伤能及时处理。”

众人裹紧加厚羽绒服,戴上毛线帽和加绒手套,背着装备往楼梯间走。楼道里的冰层比昨日更厚了,台阶上的冰面泛着冷光,每走一步都要把脚从冰里拔出来,发出 “咯吱咯吱” 的脆响,像是冰面在发出痛苦的呻吟。宋智文走在最前面,手里握着一根三米长的铁棍(从 13 层五金店找到的),时不时往前面的冰面戳一下,确认承重:“前面 14 层的管道裂得更厉害了,冰棱掉得跟下雨似的,大家跟紧我,踩着我的脚印走!”

果然,走到 14 层时,头顶的水管裂缝已经宽到能塞进手掌,脸盆大的冰棱正不断往下砸,落在台阶上碎成满地冰渣,有的冰渣甚至溅到了宋智文的肩膀上,发出 “啪” 的一声脆响。马敬轩立刻从背包里掏出防水布,和孙强、赵刚一起撑开,形成一个更大的 “保护伞”:“快过!别停!这冰棱砸到头能把人砸晕!”

王声辉拉着刘芳,宋智文护着王兴波,七人踩着冰面快速穿过。刘芳虽然是第一次在这么危险的楼道里行走,但有王声辉扶着,走得很稳,偶尔差点滑倒,都被及时拉住。“谢谢声辉哥。” 她小声说,语气里带着感激 —— 若不是团队救了他们,她和赵刚现在恐怕还在 13 层的五金店冻得瑟瑟发抖。

“客气啥!” 王声辉笑了笑,“以后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往下走了三层,就到了 11 层的楼道口。眼前的景象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11 层的楼道里堆着近一米厚的冰,像是一座小型冰山,冰面还在不断往上堆积,显然是管道长期漏水冻结形成的。更危险的是,冰山中间有一道明显的裂缝,隐约能看到下面黑漆漆的空洞,显然承重力已经到了极限,稍微用力就会塌。

“不能硬走,冰面肯定会塌。” 王声辉蹲下身,用手指敲了敲冰面,冰面发出空洞的声响,“赵刚,你和刘芳去 10 层找几块装修用的厚木板,越厚越好;马敬轩、宋智文,你们用消防斧在冰山上凿几个固定槽,防止木板滑;孙强,你扶着王兴波,别让他靠近裂缝,他腿刚好,可不能再受伤。”

“好!” 赵刚和刘芳立刻往 10 层跑,他们对装修材料熟,没过五分钟就扛着三块三厘米厚的实木木板回来 —— 是从 10 层一间装修公司的样品间里拆下来的,足够承重。马敬轩和宋智文则用消防斧在冰山上凿出几个深槽,将木板的一端嵌进去,另一端搭在对面的台阶上,形成一座稳固的木桥。

“我先试!” 赵刚第一个踩上去,他体重不轻,但木板只微微弯曲,没有丝毫断裂的迹象。他走了个来回,拍了拍木板:“没问题!这木板是实木的,承重力强,大家放心过!”

王兴波扶着孙强先走,两人踩着木板稳步通过;刘芳和宋智文跟着过去,手里还拎着背包;最后是王声辉和马敬轩,两人走在后面,用撬棍顶着木板,确保不会松动。等所有人都安全通过,赵刚才把木板收起来 —— 这木板太结实了,以后加固货架还能用。

“前面就是第一家装修公司的仓库!” 孙强指着不远处的一扇铁门,门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冰壳至少有十五厘米厚,上面 “诚信装修” 的招牌被冻得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几个大字。马敬轩走上前,用消防斧敲了敲铁门,发出沉闷的 “咚咚” 声:“门是实心钢的,冻得很结实,得用液压钳先剪锁,再用撬棍撬。”

宋智文立刻拿出液压钳,将钳口对准门上的大锁,双手用力往下压。“咯吱 ——” 金属摩擦的声响刺耳,锁芯上的冰慢慢融化成水,又很快结成冰碴。马敬轩趁机用撬棍塞进锁芯缝隙,用力一撬,“哗啦” 一声,锁芯被撬断,铁门往里面倒了下去,一股带着木屑味的冷气瞬间涌出来,吹得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王声辉第一个钻进去,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仓库内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左手边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建材 —— 实木方、水泥袋、瓷砖,还有未开封的铁丝和铜芯线;右手边的货架上放着装修工具 —— 电钻、电锯、羊角锤,甚至还有几卷防水胶带;最里面的角落堆着几捆急救毯,蓝色的包装在黑暗中格外显眼。

“太好了!这么多建材和工具!” 赵刚激动地跑向建材区,拿起一根实木方,“这根方料刚好能当物资架的支撑梁!有了它,19 层的货架就能承重更多物资!”

刘芳则冲向急救毯,抱了几捆过来:“这些急救毯是反光材质的,裹在身上能反射体温,晚上睡觉盖在睡袋外面,能多挡不少寒气!”

就在众人忙着整理建材和工具的时候,仓库深处突然传来一阵粗暴的呵斥声,夹杂着女人的哭泣:“快点搬!别磨磨蹭蹭的!这些木板都是老子的,谁敢私藏就打断谁的手!”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仓库最里面的角落,四个男人正围着一对老夫妻,手里拿着铁棍和电锯,逼着老夫妻搬木板。老伯伯手里握着一把木工刨,脸色涨得通红,却不敢反抗;老婆婆则抱着一个木盒,哭得浑身发抖。

“住手!” 马敬轩大喝一声,举着消防斧冲了过去。为首的男人回头看到他们,愣了一下,随即冷笑:“又来多管闲事的?我看你们是活腻了!兄弟们,给我上!把他们打出去,这些建材都是我们的!”

旁边的三个男人立刻冲了上来,铁棍和电锯朝着宋智文砸去。宋智文早有准备,侧身躲开铁棍,手里的铁棍顺势砸在男人的胳膊上 ——“咔嚓” 一声,男人疼得惨叫起来,铁棍掉在地上。孙强趁机冲上去,一把抓住男人的手腕,用力一拧,男人疼得跪在地上,再也起不来。

另一个拿电锯的男人朝着马敬轩扑去,马敬轩眼神一冷,消防斧横劈过去,“当” 的一声,电锯被劈飞,斧柄重重砸在男人的胸口,男人踉跄着往后退,王兴波趁机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男人倒在地上,捂着肚子直哼哼。

剩下的两个男人见状,想转身跑,却被赵刚和刘芳拦住。赵刚手里的羊角锤猛地砸在一个男人的背上,男人踉跄着倒在地上;刘芳则抓住另一个男人的胳膊,将他按在墙上 —— 她虽然是女人,但常年干装修活,力气不比男人小。

四个男人很快就被制服,躺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嚣张。王声辉走到为首的男人面前,用棒球棍指着他:“说,你们在这里多久了?为什么欺负老人?”

男人脸色惨白,哆哆嗦嗦地说:“我们…… 我们是这栋楼的无业游民,极寒开始后就躲在这里,靠抢来的物资活到现在…… 这对老夫妻有木工工具,我们想让他们给我们做取暖的木柴,他们不愿意,我们才……”

“木柴?仓库里这么多木板,你们不会自己劈?非要欺负老人?” 王兴波气得踹了男人一脚,“声辉哥,别跟他们废话,把他们绑起来,留两天的食物,让他们自己反省!”

马敬轩和孙强立刻上前,用从仓库找到的铁丝,把四个男人绑在货架上,又给他们留下半包饼干和一瓶水。“以后别再欺负人,不然下次就不是绑起来这么简单了!” 孙强警告道,四个男人赶紧点头,再也不敢嚣张。

解决完恶徒,王声辉赶紧走到老夫妻身边,扶着老伯伯:“伯伯,您没事吧?我们是二十层的幸存者团队,来救你们的。”

老伯伯放下木工刨,叹了口气:“谢谢你们…… 我叫张建国,是个木工,这是我老伴李秀兰。极寒开始后,我们就躲在这个仓库里,靠之前准备的干粮活到现在,昨天这伙人闯进来,抢了我们的食物,还逼着我们劈柴,幸好你们来了。”

李秀兰打开手里的木盒,里面装着几样精致的木工工具:“这是老张吃饭的家伙,他做了一辈子木工,什么家具都能做,要是你们不嫌弃,他能帮你们修东西、做家具。”

“太好了!” 王声辉高兴地说,“我们正需要木工!19 层的物资架还需要加固,20 层的阳台想做个花架放菜苗,您要是愿意跟我们回庇护所,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张建国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愿意!当然愿意!只要能有个安稳的地方住,有口热乎饭吃,我什么都愿意做!”

就在这时,仓库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电工服的男人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万用表,脸色慌张:“张叔!李姨!你们没事吧?我刚才听到里面有动静,担心你们出事……”

张建国看到男人,松了口气:“小周,我们没事,多亏了这些年轻人救了我们。” 男人叫周电工,是 1103 室的住户,和张建国是老邻居,极寒开始后一直躲在自己家里,今天听到仓库有动静,才敢出来看看。

“电工?” 仇贤斌不在,周明立刻凑过去,“我们 18 层的备用发电机缺几根铜芯线,22 层的电路需要检查,你能帮忙吗?”

周电工点点头:“没问题!我做了十五年电工,电路维修、布线都熟。刚才我在自己家里找到几卷铜芯线,还有几个新的插座,正好能用上。”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众人开始全力整理仓库的物资。宋智文、王兴波、孙强负责搬实木方、水泥袋和铜芯线,装了满满五个编织袋;赵刚、刘芳负责整理装修工具,将电钻、电锯、羊角锤装进背包;张建国和周电工则领着王声辉,去 1103 室和 1105 室(张建国的家)搬运工具和物资 —— 张建国的木工工具、周电工的电工配件,还有几袋未开封的面粉,足够庇护所的人吃几天了。

“对了!我在 1103 室的抽屉里找到一个老式电台!” 周电工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黑色的电台,“虽然有点旧,但我检查过,线路没坏,只要找到电池,说不定能收到外面的信号!”

王声辉眼睛一亮,接过电台 —— 这可是关键!自从极寒开始,团队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要是能通过电台收到外界的信号,就能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甚至能联系到救援!“太好了!我们回去就找电池试试,说不定能收到重要消息!”

众人收拾好东西,往二十层走。这次有张建国和周电工帮忙搬东西,轻松了不少。张建国走在中间,手里拿着木工刨,脸上满是期待:“我早就想做个花架了,你们的菜苗长得这么好,放在花架上肯定更整齐,还能多放几盆。”

周电工也很兴奋:“我回去就帮你们检查 22 层的电路,要是没问题,就能把 22 层改成备用庇护所,以后来了新的幸存者,也有地方住。”

回到二十层庇护所的时候,查伟欣等人早就等在门口了。看到众人平安回来,还带回了满满当当的建材、工具,以及张建国、周电工,所有人都激动地围了上来。“木工!电工!我们现在什么人才都有了!” 仇贤斌高兴地说,赶紧接过周电工手里的铜芯线,“有了这些线,18 层的备用发电机就能彻底修好,以后电力更稳定了!”

查伟欣则赶紧接过张建国和周电工,给他们测了测体温:“体温都正常,太好了。赶紧去洗洗手,准备吃午饭,李娟阿姨做了红烧肉和白菜豆腐汤。”

李娟和林梅已经把午饭做好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红烧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客厅。众人围坐在餐桌旁,大口吃着饭,聊着今天的收获,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妞妞和乐乐拿着小碗,小口小口地吃着,时不时还会跑到阳台看菜苗,小脸上满是欢乐。

张建国和周电工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激。张建国放下碗,对王声辉说:“声辉哥,谢谢你们救了我们,还让我们吃这么好吃的饭菜。以后我肯定好好干活,给你们做家具、加固货架,绝不给团队添麻烦。”

王声辉笑了笑,给他夹了一块红烧肉:“以后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好好干活,大家一起活下去。”

饭后,周电工立刻开始检查那个老式电台。他找了几节五号电池装进去,按下开关,电台 “滋滋” 地响了起来,过了几分钟,居然真的收到了一个微弱的信号 ——“这里是江城应急救援中心…… 重复…… 这里是江城应急救援中心…… 恒基大厦附近的幸存者请注意…… 我们将在三天后…… 前往恒基大厦…… 进行物资投放和人员转移…… 请做好准备……”

“是救援信号!真的是救援信号!” 周电工激动地喊起来,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眼睛里满是希望。

王声辉握紧拳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 从一个人在家发烧,到现在有近四十人的团队,有稳定的电力、充足的物资,还有了救援的消息,他们一步一步,在这极寒末日里,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夜色渐深,周电工还在调试电台,试图收到更清晰的信号;张建国则在客厅里画花架的图纸,准备明天就动手制作;仇贤斌、周明、吴磊则在检查发电机,确保三天后的救援到来时,电力不会出问题。

王声辉站在阳台,看着外面的冰雾。-88℃的低温让玻璃上的冰壳厚得像块实心冰砖,可庇护所里的温暖却丝毫不受影响 —— 电暖器的热气在空气中盘旋,孩子们的笑声在客厅里回荡,三台发电机的 “嗡嗡” 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安心的背景音。

他知道,救援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身边有一群生死与共的同伴 —— 勇猛的马敬轩、力大无穷的宋智文、可靠的王兴波、聪明的仇贤斌、细心的查伟欣、懂机械的周明、会制冷的吴磊、能木工的张建国、通电路的周电工,还有越来越多融入这个大家庭的幸存者。

极寒可以冻结城市,却冻结不了人心的温暖;末日可以摧毁文明,却摧毁不了生存的希望。王声辉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所有人,安全地等到救援到来,一起走出恒基大厦,迎接冰雪消融、阳光普照的那一天。而三天后的救援,将是他们这场极寒求生之旅中,最关键的一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