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一边运起轻身步法一边铺开神识找着,不到一刻钟就找到了来的时候骑的那匹马。
俞知瑶现出身影往马儿身边走着,马儿忽然忽闪了一下耳朵侧耳听了起来,听了一会儿马儿叫了一声往俞知瑶这边跑了过来。
不一会儿,马儿就到了俞知瑶身边试图用脑袋拱俞知瑶。
俞知瑶抱着马脑袋拍了拍,带着马下了山,骑着马往都城去。
俞知瑶不由得觉得自己睡前脑子糊涂了,还想着回去买马车。
得到空间太激动了,竟然把来时骑的马都忘了。幸亏睡醒脑子清醒了。
俞知瑶边骑马边想。
走着走着,马儿逐渐慢了下来喘着粗气,看得出来它有些累了。
俞知瑶把马儿收到空间,把拔下来的草放到马身边,让它休息了起来。
归家心切,俞知瑶用轻身步法继续往前走。
就这样往前走着,不知不觉天蒙蒙亮了,远远的看见城门已经打开。
有一些拖着板车的人,挑着担子的人,背着包袱的人,坐着马车的人等等正在往城门口走准备进城。
俞知瑶拍了拍胯下的马,拉了拉缰绳,马儿往旁边的树林里走去。
进到树林里,俞知瑶神识看了看周围没人,进入到空间里准备摘一些菜。
拿出出门时背的竹篓,俞知瑶在菜地里采了起来。
水嫩的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土豆可以多采点,到时候就说卖菜人保存的好。
西红柿、青椒、黄瓜、豆角、茄子、嫩嫩的小青菜也采上一点把篓子放的快满。
在树林里找到的一些菌菇挖的野菜以及两把嫩嫩的香椿芽放在篓子上面。
以前俞知瑶也吃过野菜,在吃不起灵食的时候,就到灵气充足的地方采一些野菜,滋味也是比不含灵气的饭菜好的多。
弄好一篓子菜放在马身上,又拿出什么东西在脸上抹了一番后,俞知瑶牵着马往城门走去。
进城门的时候一个队长模样的人用手里的剑翻了翻篓子问道:“我看你好像刚刚去了树林一趟?”
俞知瑶没想到城门的守卫还挺严格的,连忙点了点头回道:“小女子第一次进城给酒楼送菜,怕进了城去净房不方便……”
说到一半脸红着不好意思看了守卫一眼。
守卫了然的点了点头道:“进去吧。”
俞知瑶连忙道了声谢牵着马进城去了。
走在都城的路上,人们的状态跟在别的城有有所不同。
相同的是他们做的事都一样,人头攒动,讨价还价。
不同的是都城的街道更为宽阔,地面更为平整,来去的人更为匆匆忙忙。
大多数人都脚步匆匆的奔赴目的地,巡逻的差人相比较而言更沉默更严肃一点。
俞知瑶一边牵着马往家的方向走,一边很有兴致的看着街道上的人,看起来过于闲适了一点,也更像——乡巴佬。
起码经过布庄的时候老板娘就只是用余光瞟了一眼,没有热情的招呼她给她介绍店里精心制成的衣服。
如果俞知瑶现在是一副尚书家小姐的装扮,头戴珠翠身着华丽的衣服,带着丫鬟的话。
那经过店门口饶有兴致的打量店里一眼,店主可能会热情的请她进去,即使她只是逛逛不买衣服。
这些老板的眼睛都是很毒辣老练的,常年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什么样的人会买衣服他们一眼过去就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所以当俞知瑶即使身穿头一天才新买的崭新成衣看了一眼老板娘店里的花布时,老板娘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继续绣着手里的布。
对俞知瑶牵着马经过的举动只是抬起手指轻触了一下鼻子,似捂非捂,很得体没有面露一丝嫌弃,但又似乎有一点嫌弃。
俞知瑶边走边把遇见的两个老板娘做着对比,她现在对观察芸芸众生有着很大的兴趣。
路再远总有走到的时候,在大太阳的照射下俞知瑶不知不觉的到家门口了。
只见自家朱红色的大门还是走的时候那样,崭新的漆面没有丝毫变化。
最大的两扇门关着,旁边一侧的小门开着,门内似乎有人在那里发出动静。
俞知瑶深呼一口气抬步往开着的门口走去,刚走上台阶,就见门内现出人影来。
门内的人刚想问来者何人,就看见了自家二小姐,二小姐什么时候出去的?
好久没见二小姐出门了?
守门的很疑惑但顾不上疑惑,只见他走上前来接过自家小姐手里的缰绳,一边嘴里说道:
“二小姐,马交给小的就好,马上的东西送您院子里吗?”
俞知瑶把马缰交给他道:“篓子里的东西送往厨房。”
守卫连忙应下,着旁边两个人一个去把马送回马房,一个提着菜快步往厨房走去。
把马交给下人后俞知瑶连忙去到自家姐姐院子里,俞知微看到妹妹后一阵惊喜,但什么都没说只关心自家妹妹:
“刚回来吗?可曾用饭了?”
俞知瑶点头又摇头道:“刚到家,还没吃饭,先来看姐姐。
对不起,姐姐。”
俞知微道:“说什么傻话,跟姐姐还有什么对不起的。”
说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自家妹妹的脑袋:
“走,先去你院子里洗漱一番,跟姐姐一块去母亲院子里用饭。”
说着就打算招呼丫鬟去吩咐厨房做饭,俞知瑶连忙道:
“我进城前看到有人来城内卖鲜菜就买了回来让下人送厨房了。”
俞知微微笑道:“出门一趟似乎长大了。”
一边吩咐丫鬟:“秋霜去吩咐厨房准备一些早饭送到母亲院内,就用二小姐带回来的菜。”
说完拉着妹妹的手往她自己院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