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奶奶告诉王冬青,她母亲很难的,一个人怀孕生娃,把她带到一岁才走。
若是以后亲妈想来看她,让她一定要有礼貌,不要不和亲妈说话,要爱妈妈。
上辈子她对于母亲几乎没有记忆,只有爷爷奶奶把她抱到怀里。
王冬青在十几岁的时候听村里人说起过,她的亲妈后来又嫁了一户人家,那家人穷,找了二婚的她结婚,但是对她很好,后来生了一儿一女。
亲妈从来没有看过她,一岁离开这个家以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王冬青心想应该是不想还和自己的亲爸这边儿有任何联系,而且嫁的很远呢。
可是在这个世界里,她居然是有一双对自己很温柔的父母。
娘给她穿鞋,然后给她梳了小辫儿,带着她出来背上背篓往外走。
其实冬青娘也很想和家里的妯娌以及婆婆说说,她的女儿会说话了,但想想还是算了。
她记得自己的孩子一岁半的时候,不说话也不试着走,当时婆婆就说奇怪,他们家的孩子都是这个时候能说会走了,怎么到他这儿快两岁还不开口。
最后她在睡觉前教了女儿很多遍,孩子终于会喊爹娘了,第二天兴高采烈的向长辈说起来。
婆婆冷笑道:“就只叫了爹娘呗,那爷奶都不会呗!”
“人家两岁多,家里的长辈叫个遍,你家这个半年就学了两个字哦。”
随后冬青娘就再也不说了,之后她再怎么教孩子,孩子也只会说爹娘爷奶吃拉这个那个,多数用手指。
她和男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只不过不会说罢了,又加上村子里面有人宽慰他们说贵人语迟。
两口子就一直觉得可能是孩子不一般,就这样安慰自己,直到今天孩子突然说了一句话,可把当娘的开心坏了。
以后孩子应该就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了吧?想着冬青娘嘴角就翘起来了。
三岁的孩子也不太会做什么,甚至出来太早,猪草上面还沾的有露水,打湿了她的衣裳。
小孩子身上沾有露水,但是没办法,她娘如果不带着孩子出来她不放心。
小孩子在家里,要么在炕上睡觉,要么在院子里玩耍,无论是哪个她都不放心。
成亲八个年头,就这么一个女儿。
在冬青满一岁的时候,她出去和丈夫做事,婆婆让她把孩子放炕上睡觉,她不放心说孩子会滚。
婆婆说把孩子抱到她屋里的炕上去,她看着,冬青娘这才放心。
谁知道她婆婆倒是心大,把孩子就放上去,自己就去做活了,平日大家出去没人看孩子,好歹还给炕围个边挡一挡。
她婆婆也不弄个被子枕头拦一栏,结果就是孩子睡着睡着从炕上掉下来。
可巧当时她和丈夫从田里回来,只听到哇的一声,两口子冲进屋里,孩子在地上哇哇大哭。
脑袋刚好砸在炕下的矮凳子上,肿了老大一个包。
这个包一个月才消,这可把夫妻俩儿心疼坏了,但也是敢怒不敢言。
从今往后丈夫就嘱咐她,让她把丫头照顾好,不要让别人看孩子。
等王冬青再大一点的时候,出门要不就是背在背上,要不就是栓个绳儿放在篮子里睡觉。
到了三岁她走的很稳当,就跟着自己娘,娘去哪儿孩子就跟到哪儿,反正三岁的孩子家里也指望不了她去做什么。
由于不太爱说话,王冬青甚至跟村子里面的同龄小孩儿也不太混在一起,性子比较孤僻。
现在小孩儿会说长句子了,那以后可能会在这个村子里面有小姐妹吧。
冬青娘因为遇上喜事精神爽,打猪草的动作都麻利了许多,甚至还哼着小调儿了。
坐在一旁的王冬青用柳枝刷牙,眼睛分辨猪草的植株形状。
啊,这种是猪常吃的。
等自己长大了,也要跟亲娘这样打猪草吗?
王冬青想了一下上辈子对古代生活的印象,天呐!不要这样吧。
在古代的乡村生活,除非她家突然成了财主,不然是过不上什么好日子的。
好想知道这个时代,皇城的小康人家都过的什么日子。
很快亲娘就打足了一大捆猪草背在背上,手里还提了一提,然后柔声和王冬青说:“丫头,跟娘回去吧,回去吃早饭了。”
乡村生活就是天黑睡觉,天亮起来干活,因此在吃早饭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在干活。
家里的几位男性长辈应该都在田里,家里几位女性长辈,要么在田里,要么做饭洗衣,又或者纺线织布。
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在家看小孩儿,又或者是帮着摘棉籽跑腿打杂。
在回去的路上亲爹遇上亲娘,爹帮娘把草背着。
亲娘刚松口气,然后高兴的告诉丈夫:“今天早上我问丫头要不要起来,她说了好长一句话,她会说话了。”
亲爹看王冬青,很惊讶问:“真的吗?丫头你再说一句,你早上跟你娘说什么啦?”
“娘问我要不要早上去跟她一起打猪草,我说要和娘一起去。”王冬青在想,自己这句话够不够长。
亲爹很高兴:“哎呦,哎呦!会说了,会说了!好好好!”
她爹嗓门儿大,前面的几个男人停下来回头看动静儿,问:“怎么了?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于是亲爹立刻宣扬说:“丫头,丫头会说话了,不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是一句话。”
他拼命的解释,孩子爷爷转头问王冬青:“丫头,你会说些什么?”
“爷爷,恭喜发财,长命百岁!”王冬青作答。
“哎呦。”爷爷果然是惊讶的,过来伸手拍了拍她的脸蛋儿,“怪不得你爹高兴,真是稀奇哈。
之前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平时不爱说话,现在开口就吉祥话,看来是个聪明孩子哈。”
他身边的小儿子附和:“对,是个聪明孩子。她之前不说,只是在记住大人说什么,都在脑袋瓜里呢。”
“刚刚那两句,不就是过年大家说的嘛。”
一家人因为这个小孩儿,觉得有趣的很,在路上被大伯小叔挨个儿的问,她该叫自己叫什么。
其实王冬青被父母教过很多次,看到人父母就教她喊人,她都认识的,只不过之前不会说而已,脑子里面雾蒙蒙的。
现在一整个人清醒了,就挨个的叫人,几个大人热热闹闹的回家。
大伯母站在厨房门口问:“老远就听到你们说说笑笑的,笑什么呢?”
大伯指了指边上的小丫头:“丫头会说话了,把我们挨个都叫了一遍,还祝他爷爷长命百岁呢。”
“是吗?”
然后家里面的其他人都将信将疑,看到王冬青就指自己,问:“丫头该叫我什么呀?”
这一早上,王冬青把家里面的人都叫了好几遍,大家才开始吃早饭。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