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透过鼎盛财务室的百叶窗,李薇就抱着一摞账本坐在了林砚对面。桌上的咖啡还冒着热气,她却没心思喝——摊开的报销单上,“招待费500元,无明细”“办公用品采购2000元,缺验收单”的记录密密麻麻,红色批注画得像一张张警示符。
“林总,上个月非必要开支比预算多了8.3万,光模糊报销就占了4万。”李薇的指尖划过报销单,语气里带着焦虑,“行政部张姐说‘都是为了公司办事,没必要太较真’,但照这么下去,咱们刚靠囤钢省下来的成本,早晚得被这些‘糊涂账’耗光。”
林砚拿起一张报销单,上面“客户招待费300元”的字迹潦草,附件只有一张没抬头的收据。他指尖在纸上轻轻敲了敲,想起《论语》里“言必信,行必果”的话:“不是较真,是没规矩不成方圆。你先拟份《财务报销新规》,核心就三条——所有报销必须附明细(招待费要写客户姓名、事由,采购要附验收单)、超过2000元需部门负责人和财务双签字、每月5号公开上月开支明细,让全公司监督。”
“公开明细?会不会太得罪人?”李薇有些犹豫,毕竟之前财务室总被说“管得太严,不近人情”。
“《管子》里说‘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省钱不是小气,是为公司留底气。”林砚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报销单,“你看,我上周去见王总,来回打车费68元,都附了发票和行程记录,连买瓶水的2元都写得清清楚楚。我先带头按规矩来,其他人自然没话说。”
当天下午,《财务报销新规》就贴在了公司公告栏上。张姐路过时停下脚步,看着“公开开支明细”的条款,忍不住跟旁边的周明嘀咕:“这以后想报点零碎开支都难了。”周明却笑着摇头:“我觉得挺好,之前总有人借着‘为公司办事’乱花钱,现在有了规矩,反而公平。”
新规执行的第一周,李薇就退回去12份不合格的报销单。有个员工抱怨“买包打印纸还要写验收单,太麻烦”,李薇直接把公告栏上林砚的报销单指给他看:“林总出差打车都附行程记录,咱们买打印纸写个验收单,不算过分吧?”员工看着林砚那页整齐的记录,脸涨得通红,乖乖回去补了明细。
到了月底,财务室公开上月开支明细时,公告栏前围满了人。大家看着“非必要开支比上月减少5.2万”的数字,都忍不住议论:“原来之前浪费了这么多钱,现在有了规矩,省下来的钱说不定能给咱们涨工资。”李薇站在旁边,听着这些话,心里踏实了不少——她终于明白,林砚说的“规矩立心”,不是让人怕,是让人服。
与此同时,车间里的刘强正对着一台老车床发愁。这台车床用了八年,精度越来越差,加工出来的零件总有细微误差,智慧园区的订单要求高,好几次都得返工,耽误了不少时间。他跟林砚提了好几次换设备,可新车床要20万,公司刚缓过劲,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刘哥,要不咱们跟林总再说说,先凑钱买台新的?”旁边的王师傅擦着手里的扳手,语气里带着期待,“这老车床再用下去,早晚得出大问题。”
刘强叹了口气:“我跟林总提过三次了,他说‘再等等,想想别的办法’,可除了换设备,还能有什么办法?”
正说着,林砚走了进来。他看着老车床旁堆着的返工零件,弯腰拿起一个,指尖划过上面的误差痕迹:“《孙子兵法》里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一定非要换设备,咱们能不能‘改旧利废’?”
刘强愣了愣:“改旧利废?这老车床精度都不行了,怎么改?”
林砚没直接回答,而是拉着刘强去了技术部。技术部的小王正在摆弄一个二手的数控定位器,看到林砚进来,赶紧站起来:“林总,您让我找的数控定位器,我找到了,只要1.2万,比新的便宜80%。”
“就是它。”林砚指着定位器,对刘强说,“咱们给老车床加个数控定位器,再换个新的刀具,精度应该能提上来。你算算,1.2万加5000元刀具,总共1.7万,比买新设备省18.3万,还能让老车床再用三年。”
刘强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可这定位器能不能跟老车床匹配?要是装上去用不了,不是白花钱?”
“所以要先试。”林砚让小王把定位器搬到车间,“今天下午先装上去试试,加工几个零件看看精度。要是行,咱们就把另外两台老车床也改了;要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下午的车间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老车床和数控定位器上。小王和刘强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接线、调试,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王师傅和几个工人围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他们太希望这次改造能成功了。
“好了,试试吧。”小王擦了擦汗,按下了启动按钮。老车床发出“嗡嗡”的声响,比平时平稳了不少。刀具在零件上划过,留下整齐的纹路。半小时后,第一个零件加工完成,小王拿着卡尺量了量,激动地喊:“精度达标了!比之前提高了30%!”
车间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王师傅拿着零件,反复看了好几遍,笑着对林砚说:“林总,您这招太妙了!花小钱办大事,比换设备强多了!”
林砚看着兴奋的工人们,心里也很高兴:“《道德经》里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遇到难题别先想着‘换’,先想想‘改’,很多时候,办法就在眼前。”
当天晚上,刘强拿着改造后的零件,去了李薇的办公室。他把零件放在桌上,又拿出一张成本核算表:“李姐,你看,改造后的车床加工效率提高了25%,返工率从15%降到了3%,每月能省近2万的材料浪费和返工成本。”
李薇拿起零件,又看了看成本表,笑着说:“这真是‘双喜临门’!财务这边省了开支,车间这边提了效率,照这样下去,咱们公司很快就能翻身了。”
林砚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亮着灯的车间和财务室,心里格外平静。他知道,财务梳流和设备改造只是“练内功”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拓展市场、稳定客户,还有赵坤这个对手在虎视眈眈。但他不慌——就像《孙子兵法》里说的“先胜而后求战”,只要把内部的根基打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稳稳地扛过去。
这时,老鬼发来一条消息:“头,赵坤今天去了趟高利贷公司,好像在谈借钱的事,还提到了‘要让鼎盛好看’。”
林砚看着消息,眼神沉了沉。他回复老鬼:“继续盯着,有情况随时告诉我。”放下手机,他拿起桌上的《道德经》,翻到“以柔克刚”那一页——赵坤想靠借钱来硬拼,他就用“稳”来应对,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