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肆美脸色讪讪的解释:
“在家里,都是大人从手里撕下一小块给她,她从来没单独吃过这么一整个大馒头。”
夫妻俩心里一阵揪痛,差点又落下泪来。
长这么大,连一个完整的馒头都没吃过。
虽然这么点孩子可能吃不完一整个馒头,可是,也不至于从来没拿过一整个馒头。
可以想象李家是怎么苛待他们家的宝贝孙女、怎么苛待她们母女俩了。
“小宝乖,等回家,家里的馒头都让你先吃!”
小丫头捧着馒头,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爷爷奶奶,终于对他们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而后,张开大嘴,生平第一次,对着一个完整的大馒头开啃。
嗷呜一口。
在馒头边上啃出一个小小的豁口。
看着自己啃出的豁口,小丫头又笑弯了眼。
紧接着又啃了一口。
徐肆美夹了一根豆角放到豁口上:
“乖宝,吃点菜。”
小丫头又撅着小嘴,把豆角一截一截的续进嘴里,给什么,吃什么,一点不挑,特别好养活的样子。
老两口看的心里百感交集。
“肆美,你也快吃吧。”
“好。”
徐肆美没客气,抄起筷子,直奔红烧肉。
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进嘴里,舌头一抿就化了,肥厚的肉香在嘴里化开,香的她忍不住眯起了眼。
香,太香了!
直达上颚!
徐肆美顾不得矜持,一口馒头一口肉,给极度匮乏的身体补充了许多碳水和蛋白质,还有脂肪。
母女俩吃的愉快,坐在对面的周培沣、陈洁英夫妻俩却难受的吃不下,两人只顾着帮小孙女夹菜。
夫妻俩亲眼看见,一个不大的小人儿,把一整个馒头送进肚里。
掉在桌上的一点馒头碎渣,都被小丫头捏起来放进嘴里。
一点都没浪费。
小丫头生平第一次吃的这么饱!
有菜,有肉,还有一整个大馒头。
再不是剩汤剩菜。
吃的好香好香!
小丫头幸福的拍着自己圆滚滚的小肚肚:
“妈妈我吃饱啦。”
徐肆美笑道:
“妈妈也吃饱啦!”
一顿舒服的饱饭吃下去,母女俩枯黄的小脸,都有了些血色。
这时候,陈洁英才发现,母女俩虽然面黄肌瘦,但是其实长的很漂亮。
五官眉眼都很周正。
尤其母女俩一脉相承的杏眼,吃饱饭后,清澈明亮,很有神。
吃完饭,警卫员去付了饭钱和粮票肉票。
饭店的大厨过来暗戳戳打听,那母女俩跟两位首长啥关系啊,不仅一桌吃饭,还一直帮着夹菜。
警卫员口都没开,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去,大厨立马闭嘴溜了。
捧着吃撑的肚子走出国营饭店,陈洁英望着母女俩破烂的衣服、赤着的双脚:
“走,带你们去供销社,给你们买衣服鞋子。”
不然,走到哪,母女俩都会被人另眼看待。
陈洁英不想让自己儿媳妇和小孙女遭人冷眼。
儿媳妇那声“妈”,不能白叫!
徐肆美也没推辞,人穷志短啊。
身上分币没有,骨气什么的,也是没有的,现在只能靠有钱的婆婆养活了。
来到供销社,这里卖的都是布料,没有成品衣。
本地人都是自己买布、自己动手做衣服,就这样,一年也做不到一身新衣服。
而那些高档成品衣,虽然有些不要布票,但是一件要大几块、甚至十几块钱,卖的都是高价。
这时候城里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三十几块。
公社周围都是挣工分的农村人,谁家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不一定合身的成品衣?
烧的慌!
所以,公社的供销社没有现成的衣服。
不过,这没有难倒陈洁英。
公社没有成品衣,那就去县城!
总之,无论如何,今天要给媳妇和孙女换一身像样的行头!
陈洁英当下吩咐司机,开车去县城。
于是,为了给母女俩买衣服,吉普车又特地去了县城。
来到县城百货大楼,徐肆美母女俩光着脚、衣衫褴褛的进了百货大楼。
一进去,靠近门口的售货员抬头看见她们,赶忙指着徐肆美大声道:
“喂,叫花子,出去出去,要饭去别的地方,这里不是要饭的地儿!”
徐肆美:“……”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不等徐肆美做出反应,向来很有涵养的陈洁英忍不住发飙了:
“什么叫花子,这是我儿媳妇!”
腰里别着枪、浑身威严的周培沣也道:
“我们今天带儿媳妇和孙女过来买衣服,怎么,难道这里不是卖衣服的地方?”
“……”
一时间,整个百货大楼一层鸦雀无声。
唰唰唰——
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几十道目光从四面八方朝徐肆美四个人身上射过来。
啥玩意儿?
这叫花子一样光着脚的母女俩,居然是——这两个军干部的儿媳妇和孙女?!
短暂的寂静后,众人面面相觑,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
但是看看彼此脸上都是震惊的表情,才知道,不是幻觉。
那两个军装笔挺的中年人,真的一左一右的护着中间那对叫花子母女俩。
还有身后,另一个腰里别枪、像是警卫员的年轻军人,一手放在枪套上,两只眼滴溜溜扫视整层百货大楼。
似乎只要有谁出头,就一枪崩了谁。
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敢动弹了。
好家伙!
好了个大家伙!
这么离谱的事真的存在吗?
部队首长的儿媳妇,怎么会是叫花子打扮?
没人敢动弹。
陈洁英泰然的挽着徐肆美的胳膊:
“走,肆美,咱们去挑衣服。”
陈洁英领着徐肆美,径直朝挂着成品衣的柜台走。
他们一动,其他人才敢动弹,互相交头接耳的分享自己内心的震撼。
这场面,回去后跟人说,估计人都不带信的。
来到卖衣服的柜台,柜台后面的售货员终于回过神来,一脸恭敬的道:
“你好,同志,要什么样的衣服?”
陈洁英也不去询问徐肆美,因为没什么可选的,总共就挂了没几件,陈洁英抬手,挨个指过去:
“这套灰色工装,这件蓝色条纹海魂衫,还有这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还有这个藏青色的半身裙,还有旁边这件花格春秋衫和黑色裤子,全给我拿下来。”
售货员张大了嘴,说不出话。
一楼再度陷入震耳欲聋的安静。
“怎么,不卖吗?”陈洁英问。
售货员瞟了眼三个穿军装的,其中两个腰里别枪,讷讷点头:
“卖!卖!”
因为有些高档成品衣不要布票,所以一件衣服卖的很贵,有的要卖到二三十块,一次能买得起两件的,都算是大户,都是爱美的年轻人来买。
真的,从来没碰上这样数鸭子一样买衣服的。
售货员依次取下挂着的衣服,上衣加裤子裙子,总共七件!
拿下来放到玻璃柜台上,不但把整个一楼给震惊了,当事人徐肆美也给惊呆了。
这什么神仙婆婆?!!
还没买完——
【作者注】:
六十年代,国家有一段时间实行“两条腿走路”政策,有些商品实行凭证分配,有些商品是只要有钱就能买,但是卖的是高价,目的是回笼资金。
最初卖高价的是高价糖果和高价糕点,后来延伸到饭店,京城几家高档饭店,比如东来顺,当时也不收粮票,但是价格很贵。再后来又在各地对茶叶、自行车、酒、手表、针织品等实行过一段时间高价政策,所以,不要布票、花高价买成品衣是有可能的。
自行车也是,有票的话,大概一百六十块钱一辆。不用票的高价自行车,有记录最高卖过五六百。(作者被杠怕了,这里多嘴解释一下,勿喷。当然,后面的内容,为了剧情,有的地方可能会夸张一点,跪求大家多多包容!本文主打轻松搞笑,大家看个乐子就好,感谢!)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