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敏之离婚这件事的结束,云舒也到了该返回广州的时候。
听说外婆要走,苏念念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眼圈红红的,显然是强忍着眼泪。她紧紧抱着云舒的胳膊,小脑袋埋在外婆的怀里,闷闷地说:“外婆,我不想让你走。”
云舒心疼地摸摸外孙女的小脑袋,柔声安慰道:“念念乖,外婆也舍不得你。不过没关系,等你放寒假了,早点来广州找外婆好不好?”
她停顿了一下,想起了什么,“让你小舅舅从南京回家的时候,顺路来上海接你,你们一起坐火车到广州。”
云舒口中的小舅舅,是苏敏之的小弟弟苏敏言,目前在南京的东南大学读大四,学的是建筑学专业。
苏念念想到寒假,心情总算好了一些,乖巧地点了点头:“嗯,我会想外婆的。”
学校里,数学课的铃声刚落,老师便抱着一摞批改好的试卷走进了教室,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满意笑容。
她没有立刻发卷,而是先表扬了整个班级在这次单元测验中的进步,然后特意提高了音量,宣布道:“这次考试,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们班有两个同学考了满分!”
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嗡嗡的议论声,大家都在猜测是谁。
“第一个满分,是李远宸同学。”这个名字大家并不意外,他一直是班里的数学尖子。
陈老师微笑着,目光投向另一个方向,清晰地说道:“第二个满分是——苏念念同学!”
掌声再次响起,许多同学惊讶地转过头看向苏念念。李远宸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到这个名字时,心情却有些异样的复杂。
他考满分是家常便饭,毕竟他课余时间几乎都扑在了奥数习题上,啃了大量的难题、怪题。
可是他的同桌苏念念呢?她对奥数毫无兴趣,每次邀请她都摇头。
平时上课,她经常一手托着腮,眼神飘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下课后,她也从不讨论习题,总是迫不及待地掏出各种连环画,看得津津有味。
之前她看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现在又换成了《武松打虎》,每当看到精彩激烈的打斗画面,她的眼睛就会瞪得圆圆的,小拳头不自觉握紧,完全沉浸在连环画的世界里。
更让李远宸感到不解的是,她现在不仅喜欢看,有时候还会拿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
李远宸曾偷偷歪头瞥过几眼,发现她画的好像是《西游记》里的哪吒三太子,但似乎又不太一样——她笔下的哪吒,头上扎着两个不对称的小揪揪,眼睛大得占了半张脸,一副又拽又萌的样子。
“难不成她真的是天才中的天才?上课发呆、下课看小人书也能考满分?”李远宸在心里嘀咕着,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和好奇感交织在一起。
他自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努力,才稳坐第一的宝座,可现在居然有人能如此轻松地和他并列第一,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那天回到家,李远宸坐在书桌前准备做作业,脑子里却还在反复琢磨这件事。
他看了看书架上那排厚厚的、令他有些自豪的《华罗庚数学竞赛教程》、《奥数精讲与测试》,又想想苏念念桌肚里那些边角都卷起来的《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连环画,一个大胆又荒诞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难不成……看连环画能开发智力,让人变聪明?要不……我也去买几本连环画看一下?”他被自己这个想法惊了一下,甚至有点想笑。
而此时的苏念念,正把那张满分的试卷仔细折好放进书包,心里盘算着晚上怎么跟妈妈报告这个好消息,再顺便讨要一本新的连环画。
她脚步轻快,哼着不成调的歌往家走,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她那位学霸同桌的心中,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苏敏之在苏念念的教育问题上,一直都非常尊重女儿的意愿和兴趣。
因此,当她发现女儿对连环画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并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以“影响学习”为由简单禁止,反而把这件事看作培养孩子阅读与审美能力的契机。
她会仔细地在书店里挑选,从画面风格到文字脚本,都认真考量。她选的有经典文学改编的《红楼梦》《三国演义》,也有《铁道游击队》《红岩》这样革命题材的作品,她还特意找来《基督山伯爵》等外国名著的连环画版本,让念念透过另一种文化视角看世界。
苏敏之认为,这些连环画虽然形式简单,但内容丰富,既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她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然而,当她某天整理房间,无意间在女儿书桌上发现一叠亲手绘制的连环画手稿时,她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最让她惊讶的是,这些画稿不是随意涂鸦,而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每一幅画下面还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
“念念,这些画是你画的?”苏敏之拿着画稿,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苏念念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小脸微红:“我觉得那些连环画特别有意思,就想自己也试着画一画。”
苏敏之仔细地翻看着这些手稿,每一页都让她更加惊讶。女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苏念念随后又从抽屉里取出另一沓更厚、完成度更高的画稿,认真地说:“这个连环画的故事叫《哪吒传奇》,我准备把它投稿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苏敏之接过这几张画稿,更加仔细地观看起来。这个故事虽然取材于传统神话,但念念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如果上海人民美术通过了我的稿子,”念念的声音充满了期待和兴奋,“我准备先画一百幅左右,做成一个完整的连环画册。”
苏敏之蹲下身来,与女儿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认真地看着念念的眼睛。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有着超越年龄的专注和热忱,让她既感动又自豪。
她伸出手,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声音温柔而坚定:“妈妈支持你。”
这简单的五个字,却包含着一个母亲对女儿梦想的全力支持。
苏敏之知道,也许女儿的投稿不会成功,也许这只是孩子一时的兴趣,但她愿意陪伴女儿去尝试,去追求,去经历成长路上的每一次探索。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