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陛下当年在《皇明祖训》中确有明示:朝有奸佞,亲王可奉密诏讨逆。”

“咱是说过这话,可老四这是断章取义!”朱元璋气得直拍案几。

这部由他亲自主持编纂的祖训,本是用来约束后世子孙的治国宝典。

“起兵之初燕王仅有八百亲卫,但旬日间便收编北平守军,聚众十万之师。”

朱元璋摇头:”十万兵马仍不足撼动江山。”

“燕王又向宁王借得精锐。初期朝廷坐拥三倍兵力,掌控天下财赋, ** ** 李芳远亦声援建文帝。”

“然燕王善战,将士用命。反观朝廷指挥失当,渐露颓势,诸多将领相继归降。”

“建文四年五月,燕师兵临龙江驿。建文帝遣使议和,愿割地休战,终遭拒绝。”

朱元璋怒不可遏,狠狠拍案道:”这等战事竟会落败!实在令咱恼火!老四这混账,分明就是觊觎皇位!”

萧然默然颔首,此刻的燕王朱棣,确实已存夺位之心。

“父皇息怒。”太子朱标连忙劝慰。

“来人!”朱元璋霍然起身厉喝。

二虎率领锦衣卫疾步而入:”臣在!”

“速去坤宁宫将老四押来,给咱吊起来重责!”朱元璋越想越怒,朱棣起兵谋逆之事令他怒火中烧。

不远处,年迈的朱棣与王景宏也听到了皇帝的怒吼。

此刻的永乐大帝顿时明白萧然为何要等小朱棣在场才敢前来——若没有年幼的燕王在此,恐怕这顿责罚就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坤宁宫内,刚敷好药的小朱棣见到二虎带着锦衣卫闯入,顿时心头一紧。

锦衣卫地位特殊,只听命于天子一人。

二虎向马皇后行礼:”奉旨押燕王殿下回宫受杖!”

小朱棣险些吐血:”不是已经责罚过了吗?”

“皇上这是为何?”马皇后也觉诧异。

“娘娘恕罪,臣不敢多言。”未经朱元璋允许,二虎决计不敢透露萧然之事。

马皇后素来不涉朝政,只得默许。

待锦衣卫押走小朱棣后,徐妙云扑通跪地:”求母后救救燕王殿下!”

“快起来。”马皇后隐约猜到了缘由,想必与萧然有关。

“你且在此等候,本宫去看看情形。”马皇后不确定此事是否适合徐妙云参与,决定独自前往御书房。

目睹朱元璋这般操作,萧然不禁莞尔。

这小朱棣实在冤枉——永乐大帝的功业载入史册,挨揍的却是年幼的燕王!

若小朱棣有知,怕是要喊冤:永乐大帝谋逆,与我燕王何干!

“萧然,继续讲!”朱元璋沉声道。

萧然点头:”和谈破裂后,建文帝颁布勤王诏书,但各地藩王见燕王势大,皆作壁上观。”

“六月十三日,燕军兵临金川门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城投降。皇宫突发大火,待扑灭后发现数具焦尸,宦官指认为帝后及其长子。燕王登基后,清算建文旧臣,史称’壬午殉难’。”

“至此,靖难之役终告落幕。”

“老四简直无法无天!竟害死了允炆!”朱元璋勃然大怒。

此时年幼的朱棣也被带了上来。

“给咱吊起来打!”朱元璋指着小朱棣喝道。

“父皇!儿臣冤枉啊!这些事与儿臣无关!”小朱棣慌忙辩解。

锦衣卫哪敢违抗圣命,当即按旨行事。

转眼间小朱棣又被悬在了半空。

年迈的朱棣见状不禁苦笑。

心中颇感愧疚,这确实冤枉了少年时的自己。

他上前说道:“父皇,是儿臣的过错,与这孩子无关。”

萧然起身劝道:“老爷子,您这身子骨经不起动怒。”

“重八!快住手!”马皇后匆匆赶来。

太子朱标也劝道:“父皇,眼下责罚四弟于事无补,他确实无辜。”

马皇后走到近前:“事情尚未查明,你急什么?快把老四放下来!”

见皇后发话,朱元璋这才点头。

未等侍卫动手,朱棣已上前解开了绳索。

小朱棣望着年老的自己,一时无言。

虽是初见,但早见过画像。

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未来的自己。

“连累你了。”朱棣叹息道。

“唉…罢了!”小朱棣只能无奈接受。

想到靖难之役和建文帝的昏招,朱元璋怒火中烧。

他万万没想到,朱允炆竟会将大好局面葬送。

众人重新落座。

朱元璋原本期盼萧然到来,此刻却气得血压飙升。

“萧然,你且说说,允炆除了兵事失利,治国理政可还妥当?”

朱元璋之所以震怒,皆因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如此不堪。

这何尝不是对他眼光的否定?

如今只能拿小朱棣出气。

“建文帝举措颇多,先是削藩…”

朱元璋摆手打断:“这个不必再说!”

“随后恢复井田古制,更改官制宫名,效法周礼, ** …”

朱元璋扶额长叹:“够了!不必再说!”

他对朱允炆的最后一丝期待也破灭了。

原以为只是军事失利,谁知治国同样昏庸。

曾经寄予厚望的皇孙,如今已不值得期待。

“允炆不是当皇帝的料。”朱元璋终于认清了当初的错误选择。

“难道他真的一无是处?”马皇后难以置信,朱元璋钦定的人选竟如此不堪。

“朱允炆在位时优待文人,减轻刑罚,减免赋税,精简官 ** 构,缓和了洪武年间的严苛政策,史称建文新政。”

“这些举措…杯水车薪!”朱标叹息道,内心充满对父亲的愧疚。

儿子难堪大任,辜负了朱元璋的殷切期望。

这些所谓的优点,对 ** 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并无过人之处。

“建文新政过于崇尚古制,充满空想色彩,更改官名殿名纯属徒劳,反而添乱。”萧然补充道。

“这次是咱看走眼了!”朱元璋不得不面对现实。

此刻朱元璋对朱棣的怨气也消减不少,朱允炆确实难担大任。

“父皇,是儿臣教子无方!”朱标连忙请罪。

朱元璋摆摆手,“老大,不怪你。老四后来做得如何,萧然你给咱讲讲。”

提到永乐大帝的功业,萧然顿时来了精神,他可是朱棣的忠实拥趸。

朱棣和小朱棣都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板。

能否扬眉吐气,全看接下来的评价了。

马皇后和朱标也期待着听到朱棣的政绩。

“建文四年,老爷子攻破南京登基后,政治上延续削藩政策,强化 ** 集权,改革官制设立内阁和东厂,为巩固北方统治,将都城迁至北平。”

朱元璋和朱标微微颔首,比起朱允炆的花拳绣腿,朱棣这些才是治国实策。

作为勤政的皇帝和监国太子,他们深谙这些举措的分量。

朱元璋早有迁都之意,只因朱标猝然离世而搁置。

迁都工程浩大,晚年朱元璋为朱允炆铺路已耗尽精力,无暇顾及。

“接着说!”朱元璋催促道。

“军事上,五次御驾亲征蒙古,收复安南,经略边疆,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置哈密卫,西南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经略南海,对 ** 实行“永乐八年二月,老爷子首次挥师北伐,亲率五十万雄师直捣漠北,讨伐鞑靼。五月,明军在斡难河畔大败本雅失里部,本雅失里仅率七骑仓皇逃窜。”

“随后,大明铁骑在兴安岭击溃阿鲁台部,阿鲁台部众四散溃逃,他本人携家眷远遁。此战明军大捷,后来阿鲁台归降,老爷子册封他为和宁王。”

“此前,老爷子已册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此战重创鞑靼主力,将阿鲁台部纳入朝贡体系,极大巩固了大明北疆安宁。”

“好!打得好!果然是老四这混小子能干出来的事!”朱元璋对第一次北伐的战果极为满意。

萧然继续道:“老爷子乘胜追击至狼居胥山,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刻石记功,凯旋回朝。老爷子是华夏史上唯一一位封狼居胥的 ** !”

听闻“封狼居胥”四字,小朱棣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提枪上阵。

这是武将至高荣耀,尚武的小朱棣已按捺不住心中激荡。

朱元璋深知朱棣的军事才能,毕竟他的岳父正是大明长城——徐达。

得知这一战绩,小朱棣虽非此世之己,仍倍感自豪。

“好小子!哈哈哈!封狼居胥!”朱元璋开怀大笑。

朱棣亦觉骄傲,五百年来,能远征至此的 ** ,唯他一人。

朱元璋满意地看了看朱棣,又瞥向小朱棣,吩咐道:“传太医,给老四瞧瞧伤势!”

“遵旨!”王景宏领命退下。

“萧然,再给咱讲讲其他几次北伐。”朱元璋兴致勃勃。

“永乐十二年二月,老爷子再度亲征瓦剌。六月,明军与瓦剌会战于忽兰忽失温,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王率三万骑兵分据山头,每人备三四匹从马。”

“明军主动挑战,马哈木派骑兵冲锋,却被神机铳炮击退,只得退守山顶。双方激战整日,死伤相当。”

“黄昏时分,老爷子亲率数百精骑突袭,火铳齐发,骑兵趁势掩杀。瓦剌大败,王子等十余人战死,数千士卒殒命,答里巴、马哈木等人逃往土剌河。”

“此战后,阿鲁台闻讯遣使朝贡。次年,瓦剌谢罪请和,恢复朝贡。此战重创瓦剌主力,极大削弱马哈木部。”

“哈哈哈!打得好!扬我大明国威!”朱元璋拍案叫绝。

此刻的大明正受北元残部侵扰,此战令他畅快不已。

朱标望向两位朱棣,赞许地点头:“打得好!”

见朱元璋与朱标欣喜,马皇后亦展露笑颜。

“二虎,催太医速来为老四治伤!”朱元璋心情甚佳。

“父皇,儿臣伤势无碍,不必着急。”小朱棣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挪近萧然:“继续讲!”

“永乐二十年三月,朱棣第三次率军征讨鞑靼部。当明军主力抵达宣府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得知消息后连夜撤离兴和,避开了与明军的正面交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