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晚风,都带着凉气,特别舒服。
村路都是土路,更没有路灯,姜桐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轻声说:“我们慢慢走。”
双胞胎在姜桐面前很听话,平时都是跑着赶路,现在小手被妈妈牵着,愿意慢慢走。
“妈妈,我和哥哥给你挑水。”陆绍武仰着头提议。
“还要烧热水。”陆绍文补充。
姜桐笑着应:“你们还小,两个人才能挑起一个桶,还容易洒水出来。爷爷和叔叔会挑水。”
这时候不比后世有自来水。姜桐的记忆里,生产大队申请打了四口井,距离陆家最近的打谷场,走路也要三四分钟。家里承担挑水重任的,就是陆胜利和陆建军。
每天清晨和傍晚,两个男人都要装满水缸。
“那我和哥哥去河里洗澡?现在天儿热,不怕着凉。”陆绍武又想出一个主意。
姜桐立刻阻止,“这更不行,你们才四岁,又不会游泳。万一溺水”
“什么是溺水?”陆绍文忙问。
姜桐顿住,换种说法,“可能是腿抽筋,疼的不能动,就会沉下去,再也不能上岸。”
“能游水就不怕了?那我要学。”陆绍文见过人在水里游,捏紧小拳头,决定要学。
陆绍武眼睛亮晶晶的,好奇问:“爸爸会游泳吗?”
姜桐果断点头,陆北骁现在是海军了。
“当然会。他要在水上打仗,他们部队都是会游泳的。”
“哇!”双胞胎异口同声,面露崇拜,“爸爸真厉害。”
姜桐跟着笑出声,下一刻就僵住,两个孩子对陆北骁有感情,等下个月,他们就永远失去父亲了。
回到陆家,双胞胎不愿意让姜桐帮着洗澡,兄弟两个互相擦洗,姜桐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就由着他们自己洗。
换上干爽的衣服,双胞胎上床睡觉,姜桐用粗棉薄被给他们盖住肚子。
姜桐累了一天,正打算出去洗漱,刚出门就碰上赵银梅。
赵银梅两眼审视,见姜桐面色疲倦,顿时觉得是个好时机。
“姜桐,你跟俺进屋。”赵银梅率先走进堂屋。
姜桐抬脚跟上,村里人歇得早,要不去打谷场扎堆聊天,就早早回屋睡觉。今天有陆家老屋的事,陆胜利和陆建军夫妻早出去凑热闹了。
姜桐刚坐下,赵银梅就说:“俺看你这一胎怀得辛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和绍文绍武那时候不一样。那时候你在家才养得好。”
“听人说,工人怀孕,都会让人去顶班。你什么时候回家养着?工作让谁去想好了没?”
姜桐挑眉,“娘的意思是?”
“俺想着,地里活不多,就让建军帮你去船厂顶工。”
姜桐婉拒:“厂里临时工的男同志都不住宿舍,是镇上的本地人。建军不能和女同志住一块。”
赵银梅一噎,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满心想着有职工宿舍住。
姜桐继续说:“家里只有弟媳妇条件合适,可是她去了,家里活计谁干?我这胎肚子一直不舒坦,回家是要养胎,不能干活的。不然直接在厂里上班就好了。”
姜桐又堵住一条路。
其实姜桐多虑了。赵银梅从头到尾从没想过让小儿媳妇出门上班!
“你说的对。”赵银梅点点头,话锋一转,“这几年你回来的少,不知道村里有多少你的闲话。你一个女人自己在镇上,北骁又不在家,就是绍文和绍武也被人指指点点。不如就趁这个机会,把临时工的名额让出来。”
图穷匕见。
姜桐看透赵银梅的来意了。
姜桐轻笑一声,义正严辞地说:“娘。临时工是我自己考进去的,我不可能把工作让出去。”
“再说,我给师傅打下手,如果要换人,还得师傅同意才成。建军英语差,师傅不会愿意用不懂英文的助手。这个名额,我根本不能做主。”
七十年代,国营厂的工作,哪怕是临时工,也是香饽饽。姜桐当年是碰巧遇上好机会。船厂要修复美国产的船,需要会英语的人。船厂才对外招收临时工。
赵银梅听完,脸瞬间就拉下来。
姜桐这话,既否认赵银梅先前的猜测,姜桐没有靠陆北骁找工作,又贬低她心尖上的小儿子。赵银梅哪里还能有好脸色。
“你要还想当陆家的儿媳妇,就把名额让出来,乖乖在家带孩子。不然,俺就让北骁和你离婚!”
赵银梅放下狠话,站起来就走。
双胞胎抱去姜家养的事,背后嘀咕赵银梅的人多了去了。赵银梅一心想着姜桐回来,就能被她这个婆婆拿住,双胞胎也要回家干活,还能陪团结玩。
母子三人都要在她眼皮子底下过活。
姜桐看着赵银梅的背影,她根本不在乎,工作的事再拖一拖,陆北骁八成活不过她们掰扯的时间。
离婚的事就不了了之。
姜桐需要烈士军属的身份,在这个艰难的时代,能有一丝保护伞,她都要抓住。
翌日一大早,姜桐天还没亮就起床,估摸着时间是五点多,她早餐都来不及吃,就赶去村口坐牛车去镇上。
宋大田精明,来陆家送姜桐出门,在她的凝视下,赵银梅不甘不愿的将麦乳精装进姜桐的包袱里。
姜桐一上手就知道轻了,看赵银梅心虚的样子,懒得戳穿她。上车前,姜桐就嘱咐宋大田先别和孩子提起上幼儿园的事,怕小孩子说漏嘴。
宋大田答应了。这一天对双胞胎格外的好,还让两兄弟点菜,恨不得时时抱在怀里哄。弄得兄弟两个心里打鼓,半夜去爬墙偷听,结果啥也没听到。
宋大田和姜振华倒头就睡,压根没夜聊。
平安镇是中等镇,镇前面有一条大河经过,船厂就建在附近,不是在镇中心。所以,船厂反而比别的厂面积广。
姜桐回到船厂第一件事就是回宿舍放下行李。宿舍有一面镜子,姜桐看到镜中人五官明艳,尤其一双桃花眼,圆润有神,和前世一模一样,只是面色偏黄,身形清瘦。
现在普遍吃不饱,满大街都是这样的人。
梳妆台上只有一盒蛤蜊油,天冷了才擦一擦。衣柜里就两套自己的衣服,两件工衣。
姜桐真的很俭省。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