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完,宋立夏带着立秋和周小雪打水洗碗。
周向西兄弟领着宋长杨去河边挑水。
周大山兄弟则跟着周婉母女去了陈里正家。
农忙时节晚饭普遍吃的晚,陈里正家也刚吃完饭收拾完,这会一家人正坐在院中的大桃树下纳凉。
“里正叔,我们来买房子。”
陈里正家不在村中心这条路上,但也听其他村民说了周家兄弟来给周氏帮忙,宋立春买了不少东西回来的事。
“进来吧。”把几人请进屋,陈里正叫老婆子点了灯:“手里要是缺钱,那房子你们先住着也没什么的,村里不会有人说什么。”
村里是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房子不买到手宋立春也不敢把石头堆弄掉,她是不害怕,但那风吹过的呜咽声听着渗人的很。
宋立春苦笑一声:“总归还是自己家的房子住着安心些。”
里正媳妇十分认同这个话:“是啊,都说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可不就是这样么。”
陈里正拿出纸笔开始写契书:“这房子落在谁的名下?”
周婉道:“就落在立春名下,户籍书上立春也是户主。”
大周朝开国皇帝是二圣临朝,之后三任皇帝虽是男子,但第四位皇帝只生了三个女儿,最后继位的是大公主,庙号仁宗。
仁宗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最为人称道的便是改了户籍制度,无论男女都可为户主,并且支持女子和离,鼓励寡妇再嫁。
这项改革当时掀起了惊涛骇浪,但都被仁宗以铁血手段给压制了下去。
但像滩头村这种乡下小地方,在有儿子的情况下让女儿做户主还从未有过。
陈里正皱了皱眉,抬头在人群里扫视一圈发现宋长杨甚至来都没来。
罢了罢了,既然周氏这个当娘的都同意,他一个无亲无故的里正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两份契书很快就写好。
“户籍书要去县城办,要缴纳三十文,这房契要过红契的话,还需缴税,一两银子需缴纳二十文。”
宋立春把老旧的钱袋子放在了桌上:“那就麻烦里正爷爷了。”
陈里正笑道:“这有什么麻烦的,明日一早我就去县城把你们这事给办了。”
宋立春几人走后,陈里正就想把钱收起来,但钱袋子一到手他就发现了不对。
这个重量绝不可能是五十文。
解开系带一看,果然……
“发啥呆呢?”
里正媳妇看自家老头盯着钱袋子看,一把扯过钱袋把里面的钱倒了出来。
“这……远不止五十文吧?”
说着就数了起来。
“一共一百文……我把这多的钱还她们去。”
“算了。”陈里正道:“我看宋立春这丫头心里是个有成算的,昨天栓子媳妇和二毛媳妇给她们送了些米面,转头那立春丫头捡到野鸡就叫人给那两家都送了点,搁一般人家可不会这么大方。”
那可是野鸡啊!香喷喷的肉!一家人被断亲赶出来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情况下,居然还舍得送人,宋立春这个从府城回来的小丫头确实不一般。
里正媳妇深有同感:“确实,昨天我就说送点米面过去,你非不让,说昨天肯定有其他人送,咱们过几天再送,要不然昨天那鸡肉肯定也有咱家的份。”
里正笑了:“馋肉了?家里也确实有几天没见荤了,明天我从县里回来称一斤肉带回来。”
别的里正去县衙办事多少都会被刁难,有的书吏故意卡着事情不给办想吃贿赂,但陈里正的堂弟在县衙任典史,虽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员,却也是手握实权的,陈里正去县衙办事从来不会被刁难。
他给村里人进城办事多多少少都能收些好处,再加上大儿子一家在镇上开铺子,家里的日子过的比寻常乡户好上不少,即便不能顿顿大鱼大肉,那也是三天两头就称肉打牙祭的。
里正媳妇白了老头子一眼:“谁馋肉了,我这不是听栓子他娘说昨天立夏送去那碗肉菜好吃的能把人舌头鲜掉么。”
她说着顿了一下,忽然想起来一件事:“过几天咱家大郎讨媳妇,大厨原本订的是山南村的徐厨娘,今天她来家说镇上赵家出了五两请她,跟咱家三郎是一天,她说了实情又按规矩赔了双倍定金,我也不好揪着不放断人财路。”
像他们这些乡野人家家里有个什么红事白事的要办席,大多都是自家几个人就给办了,请厨子回来办席的很少。
这次长孙娶的媳妇是镇上屠户家的闺女,人家陪嫁就有二十两,他们家也要给长孙做面子,这才决定请人来办席面。
陈里正疑惑道:“赵家?哪个赵家?”
里正媳妇撇了撇嘴:“还能是哪个,就是前天钱婆子要给立春配冥婚那家,不说这晦气的了,我寻思立春丫头要是烧饭手艺真的不错,明天叫她来试菜,行的话就叫她来掌厨吧,请谁不是请。”
“我看行,延江这一房你以后多看顾着点吧,现在周氏带着几个孩子断亲出来了,那钱婆子又不是个省心的,别让她把人给逼死了。”
……
从里正家出来,众人就没再说话,一直到走出村子走上通往新家的小路,周小山才开了口。
“立春这事办的就很好,跟陈里正打好关系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周婉一脸茫然:“立春做啥了?”
刚才她确实全程都在啊,在她眼皮子底下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吗?
周大山爽朗一笑:“立春,那钱袋子里装的可不止五十文钱吧?”
宋立春点点头,朝周大山笑道:“里面共有一百文,从村里到县城来回近一百里路,总不能让陈里正走着去,他是个好人可怜咱们家孤儿寡母的,但咱们不能当做不知道。”
人辛辛苦苦跑这一趟,总不能还要人往里贴路费和伙食费。
她们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想必陈里正也是很清楚的,五十文不算多,却也是她们一家的一点心意。
周小山感慨道:“立春年纪不大办事却十分老练,这要是换了向西和向北两个,脑子可就没这么灵光了。”
“何止是这小哥俩,就是向东来了估计也做不到这样。”
周大山同样很感慨。
人情往来是门学问。
像他们这些乡户人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一家之主做决定,底下小辈们很难有机会接触这些事。
宋立春却能不露声色的把五十文放在钱袋子里一起给过去。
周大山兄弟俩原本对于宋立春当家还有些不放心的,现在是彻底放下心来了。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