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住宿舍,姚芳华便打算先去买自行车。还要买一个暖壶,洗手盆等放办公室用。
年后的商场比年前萧条不少,姚芳华将女士自行车看了个遍也没一个看上的。她看过华侨商店的自行车,两相一对比,觉得还是华侨商店的自行车好看些,价格自然也贵。
心里想着不能太高调,可让她把钱花这些自行车上,她又不甘,真的是宁愿多花钱也想买好的。最后还是叹口气,算了,钱还是留着用来买房子,比买车子重要。
得知姚芳华继续在家住,姚芳媛喜忧参半,喜的自然是又有机会挣外快了,忧的自然是还要继续分享房间。
待看见姚芳华新买的自行车,她就顾不上忧了,兴奋的在院子里骑了一圈,“姐,周末我能骑它出去找同学玩吗?”
姚芳华:“新车子,不外借。看在同一屋檐下的份上,你骑一回两块钱。”
姚芳媛闻言哀嚎,“这周咱们屋子打扫卫生的活我包了。姐,我就骑一回,保管给你保管好了。”她就想骑车子去显摆,班上好几个同学都有自行车了。
“周末我要是不用再说。”姚芳华回屋就开始收拾水杯,茶叶,书,笔记本,小块木头,碎玉,雕刻工具这些,今天一点没准备,干坐一天,明天可不能干坐了,李莲打毛衣,她看书或者雕刻,不过分吧。就是总来串门那些人,姚芳华皱眉,不搭理这些人,肯定会把人得罪,可跟这些人家长里短岂不浪费自己时间?最好能把门关上杜绝这些人。
第二天,姚芳华照例去车间转了一圈,这次她没让李莲陪同,挺那么大的肚子,她在边上看着也提心吊胆的。
这个工厂照老师带她参观的工厂差的远,对各个工序了然于心后,她还去仓库看了看,库房几乎堆满,也不知滞销了多久的产品。
养这么多人,管理松散,生产低效,运营成本只高不低。
成本高自然价格高,款式又不新颖,滞销很正常,除非赔钱卖。为了营造红火假象,赔钱经营的国企还真不是没有。
姚芳华拿着笔和笔记本回了办公室,然后让李莲把这两年的质量报表拿给她看。
李大姐和另外两个大姐见状终于起身,回了各自办公室。
李莲悄悄松了口气,这次这个李大姐终于没有单独留下来跟她讲那些糟心的乱七八糟的了。
这办公室时常她一人,这些大姐总是围上来,把这里当成据点似的,有答对她们那功夫真不如织毛衣。况且还有个李大姐很是招人厌烦。
见人都走了,姚芳华随便翻了翻报表便放到了一旁。自顾自看起书来。
李莲见状放下心来,新领导不是个激情满满的就好,于是中午吃了饭,李莲就请假了。
姚芳华:“路上注意安全,看见张处,我会跟他说。”
办公室只余了姚芳华一人,中午休息期间,姚芳华便关上了办公室的门。鼓捣碎玉。眼累手累了便接着看书。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一室安静。
姚芳华这么岁月静好,上头的领导却为转型的事伤透了脑筋,去年后半年,于厂长带着几个心腹去南方不少工厂参观,相较于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他更倾向于空调。毕竟空调相当于风扇的升级,做空调才象征着他们厂的升华。实在不行,电暖气也行。
可惜老赵对空调这些没信心,总打退堂鼓。老赵上头有人,不好动,他只能委婉的说要请专家指导。要他说,其他位置,像综合人事党群工会,哪怕销售采购生产这些部门放关系户也就放了,毕竟大家都是人,人精子是稀缺动物,到底少,大家水平大差不大,没啥技术含量的学学就会,谁上不是上。但,技术处还是要有真才实干的才行,你看,这平时不显,关键时候就现形了。
像采购的耿处,就比较精,当初来时就说啥也不去干质检和技术,就冲着采购或销售来的。
于厂长抽了一根又一根,为了脸上光彩,也为了业绩,顶着压力还是一心想搞空调。可惜生产和技术沆瀣一气都不支持。若孤掷一注搞空调,怕是将来责任都得担了,而且技术生产不配合,不好搞。难道真要改生产洗衣机?就是生产洗衣机,以老赵的能力,呵呵,也不一定能成。
还是要在让大家再争吵一段时间才行,下次开会最好再激烈些,这样才能让大家印象深刻,到底是谁一力主张生产洗衣机。他最后也是无奈同意生产洗衣机,就让生产和技术去担这个责吧。他们要是真有本事鼓捣出来,他也不贪这个功!人人都往企业跑,觉得工资高待遇好,他却是更倾向于机关,有机会还是要调走。
于厂长理好思路,便闭目养神。很快他办公室的门便被敲响。先是两个副厂长进来,接着是个处长进来,接着又是一个处长,很快厂长办公室挤满了人,有的甚至自带茶杯凳子。这也不是正经开会,但跟正式开会来的一样全。谁也不甘示弱,见一个进来,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便都挤进来。
时间过得飞快,姚芳华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这工资拿的略不安,如果一直这样,她要未雨绸缪想好退路才好。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