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2

一句话,石破天惊。

“让所有人见证,我陈渊究竟是草菅人命的魔鬼,还是在创造医学的奇迹。”

所有人都疯了。

直播手术?

这是把我,把整个医院,都架在火上烤!

一旦失败,万劫不复!

王大柱的妻子呆呆地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一般。

她从我的眼神里,看到了不容置疑的自信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猛地扔掉手里的笔,冲到我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陈医生,我们信你!我丈夫的命,就交给你了!”

我扶起她,点了点头。

几乎是同一时间,林有为的社交账号发布了最新动态。

标题耸人听闻:《丧心病狂!杀人医生为脱罪,竟要直播肢解病人!全网呼吁,阻止这场疯狂的屠杀!》

舆论被瞬间推向了顶点。

无数被煽动的人,开始疯狂涌向医院,

他们要来“阻止”我这场“疯狂的谋杀”。

5

医院顶着史无前例的压力,开放了最高规格的手术室。

数亿网友涌入直播间,弹幕几乎将画面卡到静止。

“来了来了,审判杀人医生的时刻到了!”

“我倒要看看他怎么直播杀人!”

手术开始前,林有为和她的父亲王振国出现在媒体镜头前。

王振国一脸沉痛:“我们呼吁,立刻停止这场荒唐的闹剧,这是对生命最大的不尊重!”

林有为对着镜头哭诉:“陈渊医生为了自保,已经疯了,他要拿王大叔的命做赌注,求求大家救救王大叔!”

直播间里的谩骂声达到了顶峰。

我换上手术服,走进手术室。

隔着玻璃,我看到了家属区王大柱妻子和孩子祈祷的眼神。

也看到了角落里,王振国那阴冷的目光。

我没有立刻开始手术。

“把那个容器推上来。”我对助手说。

助手将一个装有新鲜猪蹄的同样容器推到镜头前。

全场哗然,直播间也炸了。

“搞什么?他要拿猪蹄做实验?”

“作秀!死到临头了还在作秀!”

我对着镜头,声音平静。

“在拯救生命之前,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解答一下,关于‘尸水’的疑问。”

镜头对准了容器。

“请将保存液的各项生化指标数据,投到大屏幕上。”

我的助手立刻操作。

一行行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旁边是国际上最顶级的几种器官保存液的数据。

“大家可以看到,活性、抑制坏死因子、细胞供氧能力……每一项数据,我的保存液都全面超越。”

“这不是尸水,这是我命名为‘神农’的超活性器官保存液。”

我指着屏幕上的分子式,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

“它的核心原理,是诱导离体细胞进入‘深度休眠’状态,并通过‘控制性自噬’清除损伤,维持完美活性。”

“简单说,它不是在泡着器官,而是在滋养它,修复它。”

“这是生命之水。”

直播间的弹幕,有了一瞬间的停滞。

“不明觉厉……好像有点道理?”

“卧槽,这数据是真的吗?要是真的,那不是神药?”

“反转了?”

场外,王振国的脸色瞬间铁青。

他对着耳麦低吼:“刷屏!快找人带节奏!就说听不懂,说他是骗子!”

林有为立刻对着镜头大喊:“大家别信他!他就是个学术骗子!说的都是我们听不懂的鬼话!”

水军开始疯狂刷屏。

“听不懂+1,反正就是害人的东西!”

“我只相信林有为小英雄!”

我冷笑一声,拿起手术刀。

“理论太枯燥。”

“现在,我们来见证医学。”

“请大家看好,这只手臂的血管、神经、骨骼,将在我的手中,重获新生。”

手术,正式开始。

我的手稳如磐石。

镜头拉近,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指尖。

切开、分离、寻找……

每一个动作,都如教科书般精准。

“1.0mm血管,开始吻合。”

我的声音在寂静的手术室里响起。

在显微镜下,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被我用无损伤线完美缝合。

“打开动脉夹。”

命令下达。

当血液重新冲入断臂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那只原本苍白如纸的手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恢复了红润的色泽!

直播间的弹幕,彻底停滞了。

所有人都被这堪称神迹的一幕,震撼到失语。

只剩下无数人因为激动而疯狂刷出的“!”。

接着是神经吻合、肌腱缝合、骨骼固定……

我的每一个操作,都像是一场完美的艺术表演。

时间,在极致的专注中流逝。

6

八小时后,我放下了手中的持针器。

“手术结束。”

我对着镜头,声音有些疲惫,但无比清晰。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断臂再植成功。”

寂静的直播间,在三秒之后,彻底爆发。

“神医!这他妈是神医啊!”

“对不起!陈医生,我给你跪下道歉!”

“我瞎了狗眼,我居然骂他是杀人犯!”

“从今天起,陈渊就是我唯一的男神!”

屏幕被“神医”和“对不起”五个字彻底淹没。

我走出手术室,王大柱的妻子对我长跪不起,泣不成声。

我扶起她。

“这是医生的职责。”

说完,我走向媒体区。

我的目光,锁定了已经面如死灰的王振国和林有为。

他们想跑,却被记者和愤怒的民众围得水泄不通。

我没有说话。

只是对身后的助手点了点头。

“播放录音。”

一段清晰的对话,通过现场的音响,传遍了整个医院大厅。

是王振国指导林有为的声音。

“剪辑视频的时候,就把陈渊吼你的那句放大,做出他霸凌你的样子。”

“找几个粉丝去他家闹,把事情搞大,泼油漆,写大字报,怎么恶心怎么来!”

“泼粪那个人干得不错,我已经把钱给他了。”

“记住,你的人设就是正义的化身,是为民请命的英雄!”

所有人都用看魔鬼一样的眼神看着那对父女。

录音还在继续。

“陈渊必须死!他那个毕业课题,就是‘神农’液的雏形,当年被我拿了过来才评上主任。他不滚蛋,我这辈子都睡不安稳!”

陈年恩怨,真相大白。

林有为听到录音,当场崩溃。

她尖叫着指向自己的父亲:“不是我!是他逼我的!都是他逼我的!”

王振国浑身颤抖,指着我,面目狰狞地嘶吼。

“是你!是你毁了我!是你毁了我的一切!”

我没有理会他的狂吠。

只是拿出了另一份证据。

“这是我当年毕业课题的原始数据,和李院士的亲笔签名。”

这份铁证,彻底击碎了王振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场的记者们疯了。

闪光灯像利剑一样,疯狂刺向那对父女。

他们从“正义的化身”,瞬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骗子和罪犯。

警察拨开人群,走了进来。

冰冷的手铐,铐住了还在撒泼打滚的林有为和瘫软如泥的王振国。

他们涉嫌造谣诽谤、故意伤害、学术造假等多项罪名。

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走出手术室,迎接我的是英雄般的礼遇和数不清的闪光灯。

但我绕开了所有人。

径直走到角落里,那个一直默默等待的身影面前。

我紧紧抱住了我的妻子和女儿。

“爸爸,你是大英雄。”

女儿在我耳边,用稚嫩的声音说。

我笑了。

这是事件发生以来,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

而院长他们,只能远远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脸上混杂着喜悦、激动,以及更深沉的失落。

他们知道,这座小小的市中心医院,再也留不住我这尊真神了。

我的导师李院士走到我身边,用力拍着我的肩膀,老泪纵横。

“好样的!你没给老师丢脸,你为医学守住了尊严!”

当晚,医院董事会连夜召开会议。

全票通过。

任命我为外科主任,并即刻成立以我名字命名的“器官再生研究中心”。

而在警局里。

那个泼粪的狂徒,为了减刑,供出了一份长长的名单。

所有收钱网暴我的人员信息和转账记录,一应俱全。

7

我将完整的网暴者名单及证据,交给了全国最顶尖的律师事务所。

“一个都不要放过。”

“我要让他们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更不是造谣的挡箭牌。”

律师函雪片般飞向全国各地。

名单中,那个造谣我妻子“床上交易”的账号,信息被第一个公开。

他竟是医院IT部的一个普通员工,只因嫉妒我的成就,便躲在屏幕后释放最大的恶意。

医院HR当着全公司的面,宣布了对他的开除决定。

他双腿一软,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爬到我面前求我原谅。

我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去跟法官说。”

那些曾围堵我家、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正义群众”,在收到法院传票后,慌了。

他们纷纷在网上发布道歉视频,声泪俱下地忏悔。

但为时已晚。

我不会撤诉。

之前因舆论压力与医院解约的几个合作商,此刻纷纷回头。

他们带着更优厚的合同,请求继续合作。

“陈主任,之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滚。”

我只说了一个字。

随后,我宣布,医院将优先与那些在危机时刻依旧选择相信我们的伙伴,进行更深度的战略合作。

我的师兄,那个为我挡下污物的副主任,被我力荐为新任的普外科副主任,成了我最得力的臂助。

一切尘埃落定后,我开了一场个人直播。

回应所有人的关心。

直播间里,一个提问被顶到了最高。

“陈医生,您是医学界的天龙人吗?”

我笑了。

“我不是天龙人。”

“我只是一个比别人更爱惜手术刀,更敬畏生命的普通医生。”

“天赋和努力,让我有资格站在手术台前。”

“而良知,让我能站得稳。”

“医学的殿堂,不应该有那么多骯脏的算计,它应该纯粹一点。”

“为了这份纯粹,我今天宣布……”

我看着镜头,一字一句。

“‘神农’超活性器官保存液的所有专利,将对国内所有公立医院,永久免费授权使用。”

“我只收取一块钱的象征性技术指导费。”

这个决定,瞬间引爆全网。

我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我从一个被网暴的医生,变成了真正的“侠之大者”。

几天后,判决下来。

林有为和王振国因为造成的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数罪并罚。

一个十年,一个十五年。

他们需要支付的天价赔偿金,由我做主,全部转赠给了新成立的“罕见病医疗救助基金会”。

用他们肮脏的钱,去做最干净的事。

8

事件平息,我的生活回归正轨。

但又有了新的不同。

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外科医生,更成了医学界的标杆人物。

王大柱康复出院那天,他活动着自己失而复得的手臂,带着全家人在我办公室外,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

“陈医生,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我扶起他们,内心只有平静和欣慰。

全国各地的医院纷纷派人前来学习“神农”液技术,我的研究中心,一时间成了医学界的“圣地”。

我的导师李院士,正式宣布退休。

他将他毕生的研究笔记和心血,全部交到了我的手上。

“陈渊,老师老了,中国的医学未来,就靠你们了。”

我郑重接过,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与责任。

我女儿的幼儿园里,所有小朋友都视她为英雄的女儿。

她总是骄傲地告诉同学:“我爸爸是救人的大英雄!”

我和妻子在夕阳下散步,她靠在我肩上。

“以前,我只希望你平安。”

“现在我知道,你的战场就在手术台上,我会永远支持你。”

她的理解,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曾经那些对我指指点点的邻居,现在见到我都毕恭毕敬,甚至主动帮忙打理院子。

人性的现实,我早已看淡。

无数商业代言和综艺邀约被我一一拒绝。

我的精力,只属于手术台和实验室。

我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开始在各个平台推动“反网络暴力”和“保护吹哨人”相关法案的公众讨论。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点。

几年后,那个因嫉妒而诽谤我的IT部员工,刑满释放后来找我。

他看上去苍老了很多,说自己已经彻底悔悟。

我只是平静地告诉他:“希望你能开始新的人生。”

宽恕他,也是放过我自己。

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狱中的信。

是林有为寄来的。

信中没有一丝一毫的道歉,只有扭曲的怨恨和恶毒的诅咒。

她说她不服,说我毁了她的人生,她做鬼也不会放过我。

我看着信,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随手将它扔进了碎纸机。

那些黑暗的过去,再也无法在我心中激起一丝波澜。

9

我的研究所成立后,接连攻克了数个世界级的医学难题。

这里成了全球生物医学的圣地,无数顶尖人才不远万里,前来朝圣。

而市中心医院,因为核心人才流失和声誉暴跌,最终被上级主管部门降级处理。

院长、老主任等一众领导被集体免职,黯然收场。

我当初带出来的那批年轻医生,如今都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权威。

他们对我无比忠诚,在业内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陈渊系”。

有记者在一次专访中问我,如何看待林有为的结局。

我回答:“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她只是点燃了火药桶,而引信,是无数人的偏见、愚昧和恶意。”

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永远无法真正被原谅。

我的妻子重新回到了她热爱的讲台,她的善良和坚强,让她更受学生们的爱戴。

女儿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开朗,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一家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幸福美满。

国外一家顶级的医疗企业,开出了天价,试图挖我连同整个团队一起移民。

我当场拒绝,并公开对媒体表示:

“我的技术,生于华夏,将永远服务于华夏人民。”

此举,为我赢得了超越医学领域的、全民的尊敬。

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医生,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在一次国际医学峰会上,曾经在视频里质疑我的那位外国专家,当众向我鞠躬致敬。

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称我为“改变世界的巨人”。

我应邀回到母校演讲,面对台下那一张张充满崇拜的年轻脸庞,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最后,我告诉他们:

“手握真理时,请无比坚定。面对黑暗时,请亮出锋芒。”

“但请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手中最锋利的武器,不是手术刀,而是良知。”

演讲结束,掌声经久不息。

我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孤独、偏执,却对医学怀有无限热爱的自己。

那一刻,我与世界和解,也与我自己和解。

10

在国家不计成本的支持下,我的“保存液”技术不断迭代。

五年后,我们成功实现了人体器官的长时间离体保存和功能性复苏。

这彻底解决了全球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世纪难题。

因此,我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

我的研究所,也孵化出多家子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科技帝国。

但我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从未忘记初心。

我听说,我曾经的导师,在退休后成了一名社区医疗志愿者。

他用自己的余生,为当初的过错,进行着微不足道的“赎罪”。

我还听说,林有为出狱后,已经与社会完全脱节,无人问津。

她后来默默地在我设立的“反网暴基金”会,做了一名不留名的接线员志愿者。

我得知后,没有干预。

每个人,都有重新选择道路的权利,尽管过去的伤害无法抹去。

女儿长大后,以省状元的身份,考入了顶尖的医学院。

她立志,要成为像我一样伟大的医生。

这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在海边散步。

晚风轻拂,远处是星辰大海。

我的手机响了,是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

诺贝尔奖委员会通知我,我获得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平静地道谢,然后挂掉电话,继续陪家人散步。

仿佛那只是一个通知我去取快递的普通消息。

“怎么不激动?”妻子笑着问我。

我握紧她的手,看着女儿在沙滩上奔跑的背影。

“最大的奖赏,不是那个奖牌。”

“是你们此刻在我身边,以及,每一次手术成功后,病人睁开眼的那一刻。”

我不再是那个浑身是刺、需要用冷漠保护自己的天才。

而是一个真正内心充满温暖与力量的,普通人。

我将研究所的大部分股份,转入一个新成立的公益基金。

它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医疗建设和年轻科学家的培养。

多年后,我已是白发苍苍的院士,但依旧奋战在手术一线。

当我再次拿起手术刀时,眼前仿佛还是那个为了救人,敢于与全世界为敌的年轻医生。

初心未改,信念永存。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