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夜色如墨,雨丝斜织,将整座京城笼在一片迷蒙之中。

苏晚站在地铁站口,风裹着冷雨扑在她单薄的外套上。

手机屏幕亮起——“列车延误通知:预计恢复时间未知”。

她轻叹一声,抬手拨了拨被雨水打湿的额发,正准备撑开伞步行回家,一辆通体漆黑的迈巴赫却悄无声息地滑停在她面前。

车窗缓缓降下。

傅聿深坐在驾驶座上,领带微松,眉目沉静如古画中走出的人物。

他目光淡淡扫来,声音低而平稳:“顺路,上车。”

苏晚指尖一顿。

这已不是第一次了。

那日验收结束后,她曾在楼顶瞥见这辆车悄然离去;前天加班至深夜,她在街角便利店买热饮时,也仿佛看到同一辆迈巴赫在百米外短暂停驻。

巧合?

还是……他一直在看着她?

“谢谢,但我可以自己回去。”她勉强一笑,握紧了包带。

傅聿深却未动,只是侧眸看她一眼,语气依旧平静,却像刀锋划过冰面:“你上次加班到凌晨两点,步行穿过三个街区。那天,我等你在楼下二十分钟。”

苏晚心头猛地一震。

他知道。他全都知道。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男人对她的了解,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丈夫”应有的范畴。

他记得她的作息、她的路线、甚至她不曾提起的疲惫与坚持。

而她呢?

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车内暖气氤氲,毛巾递来时带着淡淡的雪松香。

她接过,指尖微颤,没有再拒绝。

一路上,两人沉默。

窗外雨幕重重,霓虹在水中碎成斑斓光影。

苏晚望着倒映在玻璃上的侧脸,忽觉这场婚姻像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而她,才刚刚看清第一枚落子的位置。

第二天清晨,工作室还未开门,小满就匆匆赶来,压低声音:“晚姐,我昨晚回来看文件,看见魏姐在电脑上发邮件……标题是《豪门少奶奶的‘修复奇迹’:是天赋还是资源倾斜?》!”

苏晚动作一顿。

“她附了你的婚戒照片,还有……傅总的车牌号。”小满咬唇,“她说你是靠背景上位,说省博评审是你老公施压的结果。”

寒意从脊背窜起。

她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魏兰芝嫉妒已久,如今她名声初起,对方终于按捺不住,要亲手把她拉下神坛。

回到工位,苏晚指尖轻点桌面,默念系统指令。

【启动关键词追踪:媒体报道】

刹那间,视野中浮现出半透明的数据流,如同星辰在脑海中流转。

一封隐藏于草稿箱的邮件瞬间被锁定——

收件人:《文化观察》记者张莉

主题:独家爆料 | 豪门联姻背后的“文物修复黑幕”

正文节选:“据知情人士透露,苏某并非凭真才实学入选省博项目,而是通过其夫傅聿深(疑似傅氏集团高层)向评审委员会施加影响……另附其佩戴婚戒特写及常出入车辆信息佐证……”

苏晚瞳孔微缩。

他们不仅要毁她的声誉,还要将她的成就归为权势的附庸。

可笑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能决定一切的,并非傅家权势,而是她掌中这份无人知晓的系统之力。

她缓缓闭眼,再睁时,眼中已无波澜。

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点。

【设定行为预警:魏兰芝 → 任何针对宿主的公开言论或媒体行动,即时触发系统警报】

随后,她调出文档编辑界面,指尖翻飞。

不多时,一份格式严谨、带有国博专用红头水印的《宋代瓷器联展修复项目内部会议纪要(草案)》悄然生成。

内容模糊提及“候选人资质复核流程”、“第三方独立评审机制”,以及一句意味深长的备注:

“鉴于近期社会舆论对项目公正性存在潜在关注,建议所有推荐人选材料提交后须经伦理审查小组备案。”

她打印出来,故意将纸张散落在打印室角落的旧工作台旁——那是魏兰芝每日必经之地。

做完这一切,苏晚起身,走向阳光洒落的窗边。

李师傅昨日的话仍在耳边回响:“我想推你上去。”

她不是为了争一口怨气,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

她是苏晚,是爷爷手把手教过辨釉识胎的孩子,是能在漆层之间触摸到六百年光阴的人。

这一战,她必须赢。而且,要堂堂正正地赢。

窗外,雨停了。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金光倾泻而下,照在她手中的修复笔上,宛如执剑。

苏晚站在书房外,指尖死死掐进掌心,才压住几乎脱口而出的惊呼。

夜风从廊下穿堂而过,卷起纱帘一角,月光如霜,静静铺在傅聿深脚边。

他背对着她,西装未脱,领带已松,手机贴在耳边,声音低沉却清晰得刺骨:“……继续屏蔽她的危险词条提醒,不要让她过早接触‘宿命线’相关数据。”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凿进她的耳膜。

他知道系统的存在。

不是猜测,不是巧合。

他是主动介入,是掌控者般的指令下达——“屏蔽”、“干预”、“限制访问”。

仿佛她的系统,并非天赐金手指,而是某个庞大架构中的一环,而他,正是握着钥匙的人。

她屏住呼吸,不敢动,也不敢退。

心跳在胸腔里擂鼓,震得耳膜发麻。

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那些“巧合”:他总能在她最狼狈时出现;他对她工作进度的了解精准到离谱;甚至那晚她说要加班,他便提前半小时送来热汤——那时她还以为是丈夫体贴,如今想来,更像是……监控下的精准投放。

可最让她脊背发寒的,是那一角露出的纹身。

当傅聿深转身时,袖口微滑,腕骨上方一道暗青色符痕一闪而过——线条简洁却诡谲,竟与她每次启动系统时浮现在眼前的初始启动符一模一样!

那是系统界面的标志,独一无二,连她都不知其来源。

可它竟刻在这个男人的皮肤上,像某种古老的契约烙印。

“有些真相,你现在还承受不了。”他望着她,眸光深不见底,没有否认,也没有解释。

那语气不似安抚,倒像是宣告。

苏晚没说话,只是缓缓后退一步,指甲深深陷入包带。

她突然明白,这场婚姻从一开始,或许就是一场她看不见规则的博弈。

她以为自己靠系统逆天改命,可也许……真正执棋的,从来都是眼前这个男人。

三天后,舆论风波平息得诡异而迅速。

原本剑指苏晚的《豪门少奶奶的“修复奇迹”》一文不仅胎死腹中,反而有权威公众号发布澄清声明:“经多方核实,苏晚女士参与省博项目评审流程合规,技术录像完整公开,无任何权力干预迹象。”更有网友翻出她大学时期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宋代官窑釉层老化痕迹的显微分析》,配文写道:“这才是真正的专业。”

魏兰芝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

她在工作室里频频走神,几次拿错工具,被李师傅当众训斥。

而那封伪造的“内部会议纪要”——提到“承古坊将接受傅氏文化基金注资”的那份——早已被她拍照发给某财经自媒体主编,急切地想要抢在抹黑文章前“反转叙事”,把自己包装成揭露内幕的正义之声。

可对方迟迟未回,直到昨夜,主编亲自来电道歉:“苏晚背后有人压了所有渠道……我们账号刚收到法务函,说若发布不实信息,将追究法律责任。”

魏兰芝挂断电话,冷汗浸透后背。

她哪知道什么傅氏文化基金?

更不知道,那份“红头文件”根本就是假的——水印是PS的,公章模糊得连篆体都辨不清,只有对权势既贪婪又无知的人才会信以为真。

而这一切,都在苏晚的算计之中。

她利用系统的【行为预警】,实时监控魏兰芝的动作。

当对方深夜联系媒体时,系统立刻弹出提示。

她随即调取“傅氏集团公共关系部”的虚拟联络方式,以匿名形式向相关平台发送预警函件——系统升级后解锁的【舆情模拟模块】,能生成高度逼真的法律文书模板,足以震慑小型自媒体。

她不再只是被动防御。

她开始反猎。

但她心中最深的震荡,却来自那个夜晚的发现——系统,可能并非完全属于她。

【外部权限短暂接入——来源:未知加密IP】

这条日志像一根刺,扎在她思维的缝隙里。

如果傅聿深能干预系统运行,那这金手指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

她所看到的“剧本”,是否已被人为过滤、篡改?

她不敢深想。

可她也不能退。

周末傍晚,承古坊工作室最后一缕夕阳斜照进来时,苏晚正低头整理修复笔记。

手机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讯:

【编号S – 0937,请于三日内提交个人学术履历及近三年修复案例集,纸质版密封递交至城西九号院收件处。

逾期视为放弃资格。】

没有署名,没有落款单位。

但苏晚的手指猛地一颤。

城西九号院——那是国家博物馆特设的绝密项目管理中心,只对国家级文物修复专家开放。

她曾听爷爷提起过,宋代五大名窑联合特展的核心修复团队,便是从那里遴选成员。

她缓缓抬头,望向窗外渐暗的天际。

雨后的城市干净清冽,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星辰落地。

她终于,要踏入那个真正属于顶尖修复师的世界了。

可就在她准备回复确认短信时,手机屏幕忽然闪了一下——

系统界面自动弹出,一行从未出现过的红色提示悄然浮现:

【警告:目标项目涉及“宿命线交叉节点”,建议谨慎评估参与风险。】

【备注:该提示本应被屏蔽。】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