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夜雨未歇,泥泞的小路蜿蜒通往城郊一处低矮的院落。

苏晚将车停在门口,雨水顺着伞沿成串砸下,打湿了她的鞋尖。

她顾不得这些,推门而入时,屋内昏黄的灯光映出李师傅蜷缩在床榻上的身影。

“李师傅!”她快步上前,指尖触到老人滚烫的额头,心猛地一沉。

老人双眼紧闭,呼吸急促,嘴里含糊地念着什么,像是“印章……不能碰……他们要回来了……”话音断续,如同风中残烛。

苏晚目光一凝,视线落在床头供桌——一方红布静静铺展,上面端放着一枚铜印。

那印身泛着幽暗光泽,似有血痕残留其上,边角磨损处透出岁月的钝痛。

她屏住呼吸,缓缓伸手拿起印章。

【叮——】

系统骤然激活,幽蓝光纹自掌心蔓延,瞬间缠绕手腕,数据流如星河倾泻:

【物品识别:民国铜质私章】

【原主:傅承昭·文渊】

【词条标注(红色):曾浸染人血】

【关联记忆碎片触发:庚申年冬夜,祠堂焚书,一人跪地求饶未果】

【命运线警示:此物现世,必将掀起三代恩怨反噬】

苏晚的手指微微发颤。

傅承昭——那个被族谱除名、传闻病逝的大少爷,傅家嫡长子,真正的继承人。

他的名字早已从所有记录中抹去,连照片都难觅踪影。

可这枚印章,却带着血与火的记忆归来。

她低头细看印面,“辛未秋,盟誓于灯下”八字刻痕极深,仿佛执刀之人用了全身力气写下誓言。

这不是普通的信物,而是契约的见证。

《辛未密约》……真的存在。

她迅速取出密封袋,将印章妥善封存,动作轻缓却不容迟疑。

如今之计,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已掌握关键证据,尤其是周韵华。

回到工作室已是凌晨一点。

窗外风雨渐弱,室内只剩仪器运转的微鸣。

她翻出爷爷留下的手札,一页页查找关于战时防伪墨水的记载。

泛黄纸页间,一段笔记跳入眼帘:“辛未年后,护宝诸老恐文书遭劫,共制隐显墨——遇特定波长则显真言。”

她心头一震,立刻调用系统技能包:【纸质文献年代溯源(初级)】。

一道淡金色光束扫过残页,原本空白的纸面开始浮现细微纹路,继而字迹如雾般浮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仪器嗡鸣不止。

终于,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完整文本显现:

北平护宝同盟密约

三方立誓:战乱期间所护国宝,分藏三地,互为牵制;非三族后人联署,不得移交。

若有一方背誓贪利、损毁文物、陷同袍于险境,则余两家可共启“清源令”——公开账册,废除其家族继承权,并由公议裁决罪责。

此约永守,违者天诛。

辛未年八月十五夜,灯下共签。

末尾,三枚血指印赫然在列。

其中一枚,经系统比对确认——属于苏老爷子,她的亲祖父。

苏晚盯着那枚血印,胸口起伏不定。

原来,苏家不只是旁观者,更是缔约人之一。

而傅承业这些年掌控家族文物渠道,私卖珍品,早已触犯“清源令”。

更可怕的是,所谓大伯傅承昭之死,根本不是病故——他是因知晓真相,不肯沉默,被当作叛族者清除的替罪羊!

手机突然响起,打破寂静。

来电显示:傅聿深。

她接通,听筒里传来他低沉的声音,夹杂着些许电流杂音:“母亲下令封闭祠堂,禁止任何人进出。她说……有些东西不该再被人看见。”

苏晚冷笑一声,指尖快速操作,将复原文件加密打包,发送过去。

“你祖父没说谎,是你母亲在掩盖真相。”她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刃,“你那位‘早逝’的大伯,不是病死的——是被当成替罪羊处决的。而这枚印章,就是他临终前藏下的最后证物。”

电话那头陷入长久沉默,唯有呼吸声隐约可闻。

她几乎能想象此刻他站在空旷书房中的模样——西装笔挺,眼神冷峻,内心却正经历一场风暴。

良久,他才开口,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明天董事会上,我会提出重启家族档案审查。”

通话结束,苏晚靠向椅背,闭目片刻。

窗外天色微明,晨雾弥漫。

她知道,这一夜过后,没有人能再装睡下去。

她起身走到柜前,取出一份泛黄的手写稿——那是李师傅前些日子托人送来的口述记录,标题写着《民间护宝组织口述史》。

扉页上,老人颤抖的字迹写道:“有些事,不说出来,就真的没人记得了。”

她轻轻抚过纸页,眸光渐深。

这场博弈,不该只在豪门宅邸中进行。

有些历史,需要被正式铭记,也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重新走进阳光之下。

无需修改。

中文翻译:

清晨六点,天色尚未破晓,城市仍沉浸在灰蓝色的薄雾之中。

苏晚站在市文化局档案申报窗口前,将风衣紧紧裹在肩头,手中稳稳地拿着文件夹。

晨风吹动着她额前的碎发,露出一双清澈而沉静的眼睛。

她递上《民间护宝组织口述史》以及复原的《北平护宝同盟密约》副本,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可辨:“申请将‘北平护宝同盟’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依据是战时民间自发护宝行动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传承意义。”

窗口后的工作人员起初只是例行翻阅,但当几页关键内容映入眼帘——血指印、三方盟誓、清源令机制——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起身低声向上级请示。

不到半小时,文化局非遗科负责人亲自接见了她,并当场受理了备案流程。

“如果这是真的,”对方盯着那份用显影技术还原的手稿,语气凝重地说,“这将是近三十年来最完整的抗战民间文保证据链。”

苏晚垂下眼眸,手指轻轻抚摸着文件边缘,没有多说什么。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调查不再只是私人恩怨,而是披上了合法外衣的历史追责。

系统的微光在视野角落一闪而过:

【词条更新:北平护宝同盟——社会认知度上升,历史权重激活中】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

上午九点,当地媒体发布了一则快讯,标题为《学者提交抗战护宝新证,疑似牵涉豪门傅氏》。

短短两个小时,这条消息就登上了热搜榜的第十二位。

镜头很快对准了傅氏集团总部。

记者们围堵在大厦门口,林立的话筒不断追问:“傅氏是否承认曾参与战后文物私藏?”“所谓的‘清源令’是否存在?你们是否涉嫌违反文物保护法?”

会议室里,傅承业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脸色铁青:“荒谬!谁允许他们把家族内部的旧事拿出来炒作?!”他咆哮着,剧烈的动作让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一道陈旧的烫伤疤痕——那是当年祠堂焚书时留下的印记。

“那本族谱烧得还不够干净!”他怒吼道,声音几乎要撕裂空气。

没有人注意到,办公桌角落那支看似普通的录音笔,指示灯正悄然闪烁着红光。

小满坐在三公里外的工作站前,耳机里清晰地回荡着这段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内容加密上传到云端。

与此同时,苏晚正穿过市中心的长街,暮色渐浓,天空像一块低垂的铁幕。

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快递通知出现在屏幕上。

她取件时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寄件人一栏空白,包裹粗糙泛黄,仿佛被岁月侵蚀过一般。

打开包裹,里面是一本残破账册的复印件,封面上的墨迹斑驳:《南迁文物分流记录·第一卷》。

她呼吸一滞,逐页翻看。直到某一页,她的目光死死地钉在上面——

编号为HJ – 1947 – 06的剔红云龙纹漆器,原定移交给故宫,实际去向不明。

在交接人签名栏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周韵华。

寒意顺着她的脊背蔓延开来。

原来如此……当年那批被替换的国宝,根本不是她爷爷经手。

真正主持分流项目的,是傅母本人!

所谓的“苏家陷害论”,不过是一场精心编造的顶罪戏码——用一个没落世家的名誉,换取傅家血脉的清白和权力的稳固。

她紧紧攥着账册,指关节都泛白了。就在这时,手机再次震动。

屏幕上出现一条短信,只有八个字:

“我在你楼下。这次,换我来找你。”

窗外,暮色笼罩,一辆黑色轿车静静地停在巷口,车灯未亮,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

系统界面无声弹出,幽蓝色的文字缓缓浮现:

【宿命线解锁进度:37%】

【新技能包加载中:血契文书识别(感知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