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就在朝堂诸公为了陛下的“深意”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京城里的寻常百姓,却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感受着新君登基以来带来的变化。

城南,大杂院。

张三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每日天不亮就得起床,挑着担子,风里来雨里去,一天下来,也就能挣个十几文钱,勉强糊口。

以前,他每天的午饭,就是两个冷硬的干馍,就着水囊里的凉水往下咽。

但最近,他的午餐鸟枪换炮了。

到了晌午,他会找个避风的角落,从担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小的泥炉,生上火,再拿出一包印着“皇家御造”字样的方便面。

撕开油纸包,将金黄的面饼放入锅中,注入清水,再撒上那包滋味万千的粉料。

很快,一股浓郁的、带着肉香的霸道气息,便会从那小小的锅里升腾而起。

周围的路人,无不被这股香味勾得直咽口水。

“张三,又吃这‘神仙面’呢?”隔壁卖艺的李四凑了过来,满脸羡慕。

张三嘿嘿一笑,用筷子挑起一缕热气腾腾的面条,吸溜一口,脸上露出了无比满足的表情。

“那可不!这玩意儿,顶饿,还热乎!吃完一碗,浑身都有劲儿了!”

这方便面,对于富人来说,只是尝个新鲜的零嘴。

但对于张三这样的底层百姓,尤其是需要经常在外奔波的人来说,简直是天赐的恩物。

它不贵,一包五文钱,比去面馆吃一碗汤面便宜了一半。

它方便,只需要一点热水,就能吃上一顿热饭。

最重要的是,它好吃,那浓郁的汤头,是他们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美味。

“听说啊,这神仙面,是当今陛下亲自琢磨出来的!”李四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我也听说了!”另一个卖菜的小贩也凑了过来,“都说咱们这位新陛下,是天上的食神下凡!不然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东西?”

“可不是嘛!真是活菩萨心肠!知道咱们这些苦哈哈不容易。”

一时间,小小的角落里,充满了对新君的溢美之词。

……

城北,富人区。

工部侍郎王大人的府邸,今日宾客盈门。

王大人宴请几位同僚,席设在了府中的暖阁。

往年一到秋冬,这暖阁里虽然暖和,但总免不了烟熏火燎,说上几句话,就得用袖子扇扇风。

可今日,暖阁内温暖如春,空气却异常清新。

只见暖阁中央,摆着一口锃亮的紫铜鸳鸯锅,锅下的新式炭炉,正安静而高效地燃烧着,一丝烟气也无,只有一股股暖流,均匀地散发开来。

“王兄,你这炉子,当真是奇物啊!”一位宾客抚着胡须,赞叹不已。

“哈哈,此乃‘皇家御造’出品,陛下亲手绘制的图样,我可是托了好多关系才抢到这一套!”王侍郎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另一位宾客夹起一片在辣汤中烫熟的羊肉,吃得是满头大汗,大呼过瘾。

“以往总觉得吃暖锅麻烦,又怕浊气侵体。如今有了此等神器,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谁说不是呢?听说此炉不仅无烟,还极为省炭。陛下此举,看似为享乐,实则心怀万民,是为天下百姓计啊!”

“陛下圣明!”

一时间,暖阁之内,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无烟炭炉”带来的舒适体验,是实实在在的。

它不仅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更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就这样,“方便面”和“无烟炭炉”,一个在下层百姓中流传,一个在上流社会风靡。

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却共同指向了一个名字——当今天子,赵明澈。

渐渐地,京城的茶馆、酒肆里,关于新君的传说,开始发酵。

起初,人们只是说他发明了两种新奇的物件。

慢慢地,故事就变得越来越神。

有人说,新君登基那晚,天有紫气东来,是为圣人降世之兆。

有人说,那些图纸,根本不是陛下画的,而是九天玄女托梦所授。

更有人将“食神”和“工神”的名号,安在了赵明澈的头上。

说他点石成金,挥手之间,便能造出福泽万民的神器。

这些传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离奇。

赵明澈的声望,就在这种市井的、充满了烟火气的口耳相传中,以一种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方式,迅速建立了起来。

当曹少监将这些从民间搜集来的传闻,当作笑话讲给赵明澈听时,他正躺在摇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

“食神?工神?”

赵明澈听完,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帮人,还真能编。”

他丝毫没有将这些传言放在心上。

毕竟,对他而言,这一切的初衷,都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而已。

他并不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民间声望,正在为他那张空荡荡的龙椅,一点一点地,浇筑起最为坚实的地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