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雕花窗棂,在琴室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柳如烟轻轻抚过《松风集》拼接完整的最后一页,指尖在那些泛黄的暗纹上细细描摹。羊皮纸的触感粗糙而厚重,仿佛能触摸到六百年前的时光。

“看出什么了吗?”顾远端着一盏新沏的龙井走进来,茶香氤氲。

柳如烟摇摇头,将放大镜递给他:”墨迹太淡了,只能勉强辨认出’金陵’二字。”

顾远在她身旁坐下,衬衫袖口蹭到了她的手腕,带着熟悉的雪松气息。这三个月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他负责查阅史料,她负责破译琴谱,两人常常一整天都泡在琴室里,直到暮色四合。

“我查了地方志,”顾远指着地图边缘的一处标记,”明代金陵城南确实有座’观文阁’,是永乐年间修建的皇家藏书楼,但在宣德年间就神秘消失了。”

柳如烟眼睛一亮:”消失?不是焚毁?”

“史料记载很模糊。”顾远翻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只说是’一夜倾颓,无迹可寻’。”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柳如烟小心翼翼地将《松风集》翻到扉页,指着那个模糊的凤凰纹样:”如果这真是永乐皇帝的私印,那么…”

“那么这张地图很可能指向观文阁的真实位置。”顾远接上她的话,”而阁中藏书…”

“就是《松风集》要守护的秘密。”柳如烟轻叹,”难怪祖父宁可焚之也不愿它落入外人之手。”

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林匆匆推门而入,手里举着一封信:”如烟,加急邮件!周师叔寄来的!”

柳如烟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照片——年轻的周墨和柳如烟的祖父站在一座石砌建筑前,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照片背面潦草地写着:”栖霞山南,石室藏书。速来。”

“栖霞山?”顾远皱眉,”那不是…”

“观文阁遗址所在地!”柳如烟猛地站起身,”周师叔一定是发现了什么!”

当天下午,他们就驱车前往栖霞山。秋日的山道铺满红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按照照片上的线索,两人在山南一处隐蔽的峡谷中找到了那个石室——准确地说,是一块刻有”观文”二字的断壁残垣。

“有人来过。”顾远蹲下身,捡起半截新鲜的烟头,”而且是最近。”

柳如烟心头一紧:”周师叔会不会…”

话音未落,石壁后传来一声虚弱的咳嗽。他们循声找去,在一堆碎石后发现了昏迷不醒的周墨。老人额角有伤,手里紧紧攥着一片残破的竹简。

“周师叔!”柳如烟扑过去,颤抖着探他的鼻息。

“还活着。”顾远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但失血过多,需要立即送医。”

救护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医院走廊里,柳如烟盯着那片竹简上的刻字发呆。那是半阙从未见过的古琴谱,调式古怪,指法离奇。

“这不是普通的琴谱。”顾远突然说,”是密码。”

柳如烟猛地抬头:”什么?”

“你看这里——”顾远指着几个特殊的音符标记,”这是明代锦衣卫常用的密文符号。我研究古琴修复时见过类似的记载。”

医生走出急诊室,告诉他们周墨已经脱离危险,但需要静养。”病人昏迷前一直念叨着’小心内鬼’,不知是什么意思。”

柳如烟和顾远交换了一个警觉的眼神。回程的车上,两人都沉默不语。直到驶入琴院大门,顾远才开口:”你觉得周师叔说的’内鬼’是谁?”

“不知道。”柳如烟摩挲着那片竹简,”但一定有人比我们更接近这个秘密。”

夜深人静,柳如烟独自在琴室研究竹简上的谱子。当她尝试用”松风”古琴弹奏时,一段奇特的旋律流淌而出——那不是任何已知的古琴曲,而像是一种信号,一种呼唤。

琴音刚落,窗外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轻响。柳如烟警觉地抬头,只见一个黑影从梧桐树梢掠过。她刚要去查看,琴室的门却被推开了。

“别出声。”顾远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造型古怪的钥匙,”我刚在院墙上发现了这个。”

钥匙通体乌黑,柄端刻着与《松风集》扉页一模一样的凤凰纹样。

“这是…”

“观文阁的钥匙。”顾远声音低沉,”有人故意放在这里的。”

柳如烟后背一阵发凉:”你是说,我们在被人引导着去打开什么?”

顾远点点头,眼神凝重:”而且对方知道我们无法抗拒这个诱惑。”

第二天清晨,他们带着钥匙再次来到栖霞山。经过一夜暴雨,山路泥泞难行。在石室最深处,顾远发现了一块可以转动的石砖。钥匙插入的瞬间,整面石壁发出沉闷的轰响,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

“要进去吗?”柳如烟紧张地问。

顾远打开手电筒:”跟紧我。”

通道尽头是一个圆形石室,四壁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正中央的石案上放着一个鎏金铜匣,匣子表面同样装饰着凤凰纹样。

“这是…”柳如烟屏住呼吸。

“永乐大典的残卷。”顾远轻声说,”传说中失散的那部分。”

铜匣旁躺着一具身着明代服饰的干尸,手中握着一封已经发黄的信笺。顾远小心地展开,上面用楷书写着:”此典载永乐秘辛,关乎国本,得之者当慎之又慎。柳氏后人可启,余者必遭天谴。——柳清源”

柳如烟如遭雷击:”柳清源…我的先祖?”

就在这时,通道口传来一阵鼓掌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步走来——竟是周墨!只是此时的老人眼中再无往日的慈祥,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胆寒的锐利。

“精彩,真是精彩。”周墨微笑着说,”我等了四十年,终于等到柳家后人打开这个秘密。”

顾远下意识挡在柳如烟前面:”周师叔,你…”

“我不是你们的周师叔。”老人撕下脸上的人皮面具,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我是藤原健一的师父,日本’影流’忍术最后的传人。”

柳如烟浑身发抖:”那真正的周师叔…”

“四十年前就死了。”假周墨冷笑,”我冒充他接近你祖父,就是为了找到观文阁的秘密。可惜那老东西宁死也不肯说出《松风集》的下落。”

顾远悄悄将柳如烟往铜匣方向推:”为什么要找这个?”

“因为这里面记载着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假周墨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那些被抹去的历史,那些被隐藏的技术…足以改变世界格局!”

柳如烟突然明白了什么:”你不是为文物,是为…”

“为权力!”假周墨猛地抽出一把短刀,”现在,把铜匣交出来!”

顾远突然吹了一声口哨。石室顶部突然落下无数粉尘,假周墨慌忙遮住眼睛。趁此机会,顾远拉着柳如烟冲向通道。

“快走!我已经通知了国安局!”

两人在迷宫般的通道中狂奔,身后传来假周墨愤怒的咆哮。就在即将到达出口时,柳如烟突然停下脚步。

“不行!我们不能丢下铜匣!”

顾远急得额头冒汗:”可是…”

“那是先祖用生命守护的秘密。”柳如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能让它落入恶人之手。”

两人折返时,假周墨已经打开了铜匣,正贪婪地翻阅里面的典籍。顾远一个箭步冲上去,与他扭打在一起。柳如烟趁机抱起铜匣,却被假周墨掷出的短刀划伤了手臂。

“如烟!”顾远分神的刹那,假周墨一掌击在他胸口,将他打倒在地。

柳如烟抱着铜匣退到墙角,绝望地看着假周墨逼近。千钧一发之际,石室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顶部开始坍塌。

“机关…”顾远咳嗽着爬起身,”快跑!”

假周墨被一块坠落的巨石砸中,发出凄厉的惨叫。顾远拉着柳如烟冲出通道的瞬间,整个石室轰然倒塌,将六百年的秘密再次掩埋。

山脚下,国安局的特工已经等候多时。令柳如烟惊讶的是,带队的人竟是顾远的老同学。

“老陈?”顾远也一脸震惊,”你是…”

“国安局特勤处处长。”老陈笑了笑,”这个案子我们盯了二十年。谢谢你们帮我们钓出了这条大鱼。”

柳如烟紧紧抱着那个铜匣:”这个…”

“国家会妥善保管。”老陈郑重地说,”当然,你们有权知道里面的内容。”

回程的车里,柳如烟靠在顾远肩上,疲惫不堪。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后悔吗?”顾远轻声问。

柳如烟摇摇头,看着怀中那个从铜匣里悄悄取出的小竹筒——那是她在混乱中藏起来的,里面是一卷郑和亲手绘制的航海图,图上标注着一处神秘的岛屿。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微笑着说。

顾远握紧她的手:”一起。”

车子驶入暮色,向着家的方向驶去。在他们身后,栖霞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如同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去发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