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活埋俘虏、屠杀六国子民,这是不仁;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这是不义;软禁生母、违背孝道,这是不孝。

这样的暴君,公子难道不心痛?”

“眼下大秦需要贤明之君来匡正时弊,安抚天下、与民休息。”她目光炯炯,”慈航静斋认定,公子是最佳人选。”

“哦?我应当感恩戴德?”赢零嘴角微扬,眼中冷意更甚,”师仙子指责大秦朝政,可曾想过佛门自身又如何?”

“愿听赐教。”

“佛门不事劳作,却坐享香火;强占田地,形同强盗敛财。

剃度出家,忘却父母恩情,有何慈悲可言?”

师妃暄眉头轻皱,并未插话。

“师仙子可知我对大秦、对父皇的看法?”赢零再度追问。

“洗耳恭听!”

“师仙子怪罪大秦统一时杀戮太重,可曾想过唐、宋、明三国开国,哪个不是血流成河?”

“讨伐匈奴更是国仇家恨,岂能就此罢休?”

“若师仙子不认可,不如去向唐皇建议停战,看他是否听从?”

“至于父皇重用罗网”

赢零讥讽道:”大明有东厂,大唐设不良人,大宋立皇城司,我大秦用罗网有何不妥?”

“所谓残害忠良,更是无稽之谈。”

“若师仙子真能举证父皇过失,大可前往咸阳面君。

只要证据确凿,不但不会获罪,慈航静斋还能得到封赏。”

“师仙子或许不知,齐人茅焦曾冒死进谏,父皇不但未降罪,反而采纳谏言,予以重用。”

面对赢零咄咄逼人的质问,师妃暄沉默不语,眼中只剩失望。

仿佛看错此人,就是最大的遗憾。

“赢零公子,今日拒绝慈航静斋,来日定当追悔莫及!”

“赢零公子,今日拒绝慈航静斋,来日定当追悔莫及!”

清冷话音在大殿中回荡,在场王侯见师妃暄黯然神伤,无不心生怜惜。

这般绝色佳人的失意,让人恨不得立刻替赢零答应下来。

“后悔?”赢零转动酒杯轻笑:

“慈航静斋未免太过自大。

你们,动摇不了大秦,更影响不了我。”

“本以为公子心怀仁德,不想对佛门成见如此之深。”

“道不同,不相为谋!”

师妃暄整衣转身,白衣掠过尚秀芳桌前。

“师仙子”尚秀芳手指轻抚琴弦,终究咽下劝言。

她深知赢零所言在理各国皆有征伐,而大秦军力冠绝天下。

慈航静斋乃至整个佛门,在大秦铁骑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殿中唐臣看似沉默,心中恐怕早已认同赢零之言。

尚秀芳低眉叹息。

师妃暄自幼在慈航静斋长大,岂是旁人三言两语能点化的?

待师妃暄归座,赢零也回到秦使席位。

歌舞再起时,已有唐臣频频向秦使敬酒,神情间满是敬畏。

虽然拒绝了慈航静斋,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位九公子回秦后必将受始皇重用。

以他杀伐决断的性格,将来问鼎咸阳也未必不可能。

秦使众人神采飞扬,与各国使节所受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这份殊荣,皆源自那位青衫飘然的青年。

李世民执盏离席,白玉酒器在殿中熠熠生辉:”今当唐秦盟约缔结之日,两国共誓抵御外敌,永世交好。”他朝向秦使团朗声道,”此杯美酒,朕敬大秦使节,愿诸位畅饮,在唐廷众臣与各国使节见证下,共庆两国之谊!”

“大秦愿与大唐永结盟好!”赢零率先起身,秦使众人齐举金樽,仰首饮尽。

“好!甚好!”李世民豪迈大笑,”得秦相助,商道畅通,共驱胡虏,指日可待!”他亲自斟满第二杯,独对赢零道:”这第二杯,专为赢零而斟。”

“长乐,上前来。”

侍坐于长孙皇后身侧的李丽质微微一怔,虽不解其意,仍莲步轻移。

少女玉颊飞霞,低垂螓首。

“平日在大臣面前那般伶俐,今日怎如此羞涩?”李世民笑望爱女,转而对赢零正色道:”可知朕为何独敬于你?”

“可是为长乐公主?”赢零目光落在那紧攥龙袍的纤纤玉指上。

“正是!长乐乃朕掌上明珠,若非两国联姻,岂忍其远适异邦?”帝王眼中闪过慈父柔情,”为君,朕无愧天地;为父,却有憾于心!”

李丽质眸中泛起晶莹:”儿臣自愿和亲,绝无半分勉强!”

“纵使心甘,终究是朕最疼爱的女儿。”李世民轻抚少女云鬓,忽而肃容对赢零道:”今将长乐许配于你,望卿好生相待。

若闻长乐在大秦受半分委屈,朕必问罪于你!”

“陛下放心,赢零必当珍视公主,护其周全!”赢零举杯立誓,”秦人诺言,重于泰山。”

“好”李世民痛饮掷杯,为爱女拭去珠泪令其归座。

继而斟满第三盏,环视殿中群臣:”可知这第三杯敬谁?敬诸卿辅佐朕开创大唐基业,共筑盛世华章。

亦敬天下黎民,大唐昌盛皆系民心。

更要敬那些胡虏若非尔等逼迫,朕何来卧薪尝胆之志?”

话音陡转凛冽:”未料尔等竟敢趁盟宴潜入,意图弑君?可惜自入境之时,不良人早已掌握尔等行踪!”

李世民立于丹陛之巅,猛然摔碎玉盏,雷霆怒喝:”鼠辈安在!既要弑君,更待何时!”

满朝哗然中,群臣惊望宫墙之外。

原以为寻常盟宴,竟是帝王设下的天罗地网。

赢零凝视这位气吞山河的君主,眼中闪过诧异。

以身为饵诱敌现形,此等胆识确非常人可及。

不愧为开创贞观盛世的雄主。

余音未绝,雍和宫上空骤然爆发出震天长笑。

数道天象境威压如渊如岳,将整座宫殿笼罩其中。

宫墙之上,武尊毕玄、蒙元国师八思巴、密教宗主金轮法王的身影破空显现。

明月如盘高悬。

三道身影踏空而立,为首的铜肤巨汉令大唐文官们面色剧变。

武尊毕玄!

当年渭水之盟时,这个曾横扫大唐高手、血洗边关的草原战神,今夜再度凌驾于长安苍穹。

其左右两侧的八思巴与金轮法王,同样散发着令人战栗的恐怖气息。

李世民朗声一笑,抚掌道:”武尊远道而来,朕若不亲自相迎,岂不失了礼数?”

毕玄双眸如电,古铜色的脸庞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唐王好气魄!只是今夜长安,怕是难逃血光之灾。”

话音未落,宁道奇的身影已飘然落下,鹤发童颜,衣袂翻飞如云:”毕玄,多年不见,你倒是越发狂妄了。”

李世民身侧,袁天罡一甩拂尘,冷声道:”宵小之徒,也敢在陛下面前放肆?”

李淳风轻抚桃木剑,温润如玉的脸上带着淡淡笑意:”今夜星象大凶,三位还是速速退去为妙。”

大秦使团中,蒙毅握紧长剑,低声道:”公子,此地凶险,不如暂避锋芒?”

赢零负手而立,目光深邃:”无妨。

袁天罡执掌不良人,李淳风精通奇门遁甲,加上宁道奇这位道门大宗师,毕玄他们讨不了便宜。”

毕玄仰天长笑,声震九霄:”好!就让本尊领教领教,大唐的高手究竟有何能耐!”

霎时间,风云变色,杀气弥漫。

蒙毅目光锐利,紧盯着城墙上傲然而立的武尊毕玄、八思巴与金轮法王。

这三人皆是当世顶尖高手,普通兵马已无法阻拦他们前进。

此刻他们距离李世民仅有百丈之遥,雍和宫内群臣聚集,寻常手段亦无法干预,唯有同等实力的强者方能与之抗衡!

“宁道奇、袁天罡、李淳风!”

“哈哈哈,就算大唐三位天象境齐至,又能如何?”武尊毕玄狂笑一声,身形骤然一动,如闪电般掠出,似要瞬间跨越百丈距离,直取李世民性命。

然而,宁道奇立于雍和宫顶,双臂轻展,周身道韵流转,硬生生截住毕玄的去路。

“武尊此刻退去,尚可活命,否则今日你三人连同门下弟子,皆葬身于此!”

“宁道奇,二十年前你我未分高下,今日再战,看你能否拦住我!”

话音如雷,震得雍和宫瓦片崩裂飞溅。

毕玄隔空一拳轰出,拳风未至,天地间已炽热如火,仿佛置身无尽荒漠,令人窒息。

天象境之威,一招一式皆引动天地异象。

群臣顿觉燥热难耐,宁道奇不再犹豫,双臂如飞鸟振翅,万千道韵流转,瞬间与毕玄激战在一处。

李世民端坐王座,目光冰冷地扫过八思巴与金轮法王,帝王威仪席卷四方:“朕要他们今日有来无回!”

“臣遵旨!”袁天罡躬身一礼,随即缓步前行。

他步伐看似缓慢,却一步数丈,如缩地成寸,转眼已至八思巴面前,双掌翻动,罡风如龙卷般席卷而出。

八思巴神情淡然,一掌迎上。

另一边,李淳风亦与金轮法王交手。

六位绝世强者激战不休,胜负难分。

然而,蒙元一方的高手亦倾巢而出,金刚境、指玄境强者纷纷杀向雍和宫,意图趁乱行刺。

毕玄座下十八弟子、八思巴的亲传弟子赫天魔、铁颜、无想菩萨等人皆在其中。

李世民冷眼扫视这群刺客,雍和宫两侧早已埋伏的大唐高手纷纷现身,截击来敌。

战况愈发混乱。

尽管大唐高手拦下大部分刺客,仍有强者突破防线,劲气横扫,大理石砖碎裂飞溅,群臣惊慌退避。

文臣纷纷后退,唯有武将与少数重臣稳坐殿中。

李世民岿然不动,静观战局,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他早已看透蒙元阴谋,今日之战,不仅为歼灭敌国强者,更是向天下宣告大唐正式向蒙元宣战!

然而,就在此刻,异变陡生!

武尊毕玄猛然长啸,一掌震退宁道奇,身形一闪便出现在袁天罡面前,以无上神力将他卷入战局。

这是要以一敌二?

面对宁道奇与袁天罡联手,武尊毕玄绝难取胜。

未等二人思索毕玄用意,八思巴已抓住空隙,如狂龙腾空,直扑雍和宫。

同一时刻,金轮法王硬挨李淳风一剑,催动十龙十象之力震退对手,紧随八思巴杀向宫门。

李淳风三人这才明白

毕玄以一敌二,只为给八思巴二人创造突袭李世民之机。

即便识破,宁道奇与袁天罡亦难脱身,因毕玄已燃精血强提修为。

唯有李淳风疾追八思巴二人,终究慢了一步。

百丈距离,对天象境不过转瞬。

李世民却仍端坐王座,冷眼直视袭来的两大宗师,帝王威严丝毫未减。

殿内天策府众将骤然出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