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权巅:我祁同伟,只手遮天》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男频衍生小说,作者“南斗星君”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祁同伟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14477字,喜欢男频衍生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权巅:我祁同伟,只手遮天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程度这把锋利的刀,悄然收入鞘中,开始在最需要的地方默默打磨。祁同伟兑现了他的承诺。
通过刘爱军那边隐秘而高效的渠道,程度的父亲被接到了市里最好的医院,安排了专家会诊,用上了之前不敢想象的好药,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和缓解;妹妹的学费问题一次性解决,再无后顾之忧。程度的工作调动手续也在祁同伟的运作下悄然进行,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一切都在水面之下进行,波澜不惊。程度一家对祁同伟的感激已然刻骨铭心,程度本人更是将那份偏执的忠诚全部倾注到了对祁同伟指令的执行上,哪怕只是让他去暗中留意所里某些人的动向,他也做得一丝不苟,如同最精密的仪器。
处理完人的问题,祁同伟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这片亟待发展的土地。声望和威信需要实打实的政绩来巩固和提升,而政绩,离不开经济发展。
对于林城开发区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占比较大的区域来说,从农业入手,最容易见效,也最容易赢得民心。
他的身影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开发区的田间地头。不再是开着警车呼啸而过,而是骑着一辆从所里仓库翻出来的、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旧自行车,穿着最普通的便装,像一个刚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技术员,深入各个村组调研。
阳光炙烤着大地,玉米叶子卷起了边,空气中弥漫着庄稼和泥土的气息。
他穿行在乡间土路上,与田间劳作的老农攀谈,蹲在地头查看作物长势,甚至挽起裤腿,下到水田里,帮着插一会儿秧,听村民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抱怨着收成、价格和生活的艰辛。
他的态度平和,没有半点架子,问的问题却往往切中要害:种什么?产量如何?卖给谁?价格怎么样?运输方便吗?有没有想过搞点不一样的?
村民们起初对这个白白净净、看起来不像干农活的年轻人有些好奇和戒备,但见他说话在理,态度诚恳,甚至还能说出一两句农谚,便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抱怨最多的,除了粮价贱,就是一种本地广泛种植的、名为“林城青皮豆”的特色豆类。
这种青皮豆,豆粒饱满,口感粉糯,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是本地传统的作物。但问题是,产量不高,不易储存,极易生虫,而且只能煮着吃或者简单磨粉,吃法单一。
每年收获季节,豆子集中上市,价格被压得很低,贩子们挑三拣四,村民们辛辛苦苦一年,赚不到几个钱。
很多豆子甚至因为来不及销售或储存不当,直接烂在了家里,看着都心疼。
“唉,这豆子是好东西,就是不出数,也不经放,卖不上价啊!”一个老农捶着腰,对着祁同伟大倒苦水,“年轻人都不愿意种了,出去打工比这强多了!”
祁同伟抓起一把晾晒在院子里的青皮豆,豆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青绿色光泽。他的嘴角,却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就是它了!
在他的前世记忆里,就在未来两三年内,一种以地方特色杂粮为原料、主打“绿色健康”、“方便即食”概念的休闲食品和粗粮深加工产品,将会在城市白领和注重养生的人群中悄然兴起,形成一股不小的消费潮流。
而林城青皮豆,无论是其独特的口感、绿色种植的传统(此时尚未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还是其易于加工成豆粉、豆沙、即食豆羹的特性,都完美契合未来的市场需求!
机遇就在眼前,如同埋藏在泥土里的黄金,只等待一双能识别的眼睛和一双能挖掘的手。
调研结束,祁同伟没有回派出所,而是直接去了开发区管委会,找到了分管农业的副主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推动成立“林城青皮豆生产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并引入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
那副主任听着祁同伟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的分析报告(结合了调研数据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当然,预测来源被模糊处理为“考察外地经验”和“分析消费趋势”),眼睛越瞪越大。
“祁…祁所长,你这想法…好是好!”副主任先是惊艳,随即面露难色,“可是…这规模化种植,需要统一籽种、技术管理,农民们愿意吗?深加工?设备、技术、资金从哪儿来?最重要的是,东西做出来了,卖给谁?风险太大了啊!”
这些顾虑都在祁同伟意料之中。他从容不迫地抛出了初步方案:
“农民的工作,我可以配合各村村委去做。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村作为试点,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只要他们按我们的标准种,收获的青皮豆,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统一收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至于深加工的设备和技术…”祁同伟顿了顿,看似随意地提到了一个名字,“我前段时间因为红旗厂的事情,认识了省城一位叫刘爱军的老板,他对农副产品深加工很感兴趣,也有这方面的资源和渠道。我可以尝试联系他,看看能否以合作或者技术入股的方式,引入一套小型加工设备,先搞一个试点作坊。”
刘爱军!这个名字,早就伏下的暗棋,此刻轻轻落子。他既是祁同伟商业版图的白手套之一,也是连接外部资源的最佳桥梁。
“销售渠道,初期可以依靠刘老板现有的网络,瞄准省城和周边城市的超市、土特产店。同时,我们也可以注册一个‘林城青皮豆’的品牌,讲好我们绿色、传统、健康的故事,慢慢打开市场。”
一套组合拳下来,几乎考虑了所有环节:生产、加工、销售。思路清晰,方案可行,甚至连潜在的合作方都找到了!
副主任听得目瞪口呆,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派出所副所长,仿佛在看一个怪物。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不是刚破了大案吗?怎么转眼又对农业产业化说得头头是道?还认识省城的老板?
“这…这要是真能搞起来,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副主任激动起来,“祁所长,你要是真能拉来投资和技术,管委会这边一定全力支持!要政策给政策,要地皮给地皮(反正开发区荒地多)!”
“好,那我们就分头行动。”祁同伟雷厉风行,“您这边尽快研究一下合作社的章程和政策支持细则。我负责联系刘老板和做试点村农民的工作。”
离开管委会,祁同伟立刻通过加密电话联系了刘爱军。指令清晰明确:以市场公允价格,提供一套小型的豆类清洗、烘干、磨粉、包装设备;联系相关的食品技术人员进行短期指导;并初步对接省城的销售渠道。
刘爱军对于祁同伟突然对“土豆子”感兴趣虽然有些意外,但执行起来毫不含糊。对于他而言,这既是报答,更是进一步贴近这位深不可测的“祁先生”的机会。
资金、设备、技术,对于掌控着祁同伟部分庞大资本的宋建国来说,并非难事。
几天后,一辆挂着省城牌照的货车,拉着几台崭新的、闪闪发光的设备,开进了开发区一个临时收拾出来的旧仓库。同车来的,还有两位穿着工装、技术员模样的人。
与此同时,祁同伟带着小王(他现在几乎是祁同伟的专职跟班),开始逐个拜访选定的试点村的村干部和种豆大户。
工作并不一帆风顺。长期的贫困和保守的思想,让农民们对于“合作社”、“保底收购”、“深加工”这些新名词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高于市场价一成收购?骗人的吧?到时候你们不要了,我们找谁去?”
“让我们按你的方法种?种了一辈子地,还要人教?”
“机器磨的粉?能有石磨的好吃?瞎折腾!”
质疑声、抱怨声不绝于耳。村干部们也大多持观望态度,怕担责任。
祁同伟极有耐心。他不厌其烦地解释,算细账,摆事实,讲道理。他请来技术员现场讲解科学种植的好处,带村干部和代表去看那崭新的设备,甚至当场用新设备磨出豆粉,和石磨粉做对比。
最关键的是,他请来了刘爱军公司的代表,当场与几户犹豫不决的种豆大户,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底收购协议,并预付了一小部分定金!
白纸黑字的合同和真金白银的定金,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看到那红彤彤的印章和实实在在的钞票,农民们的疑虑开始打消,心思活络起来。
最终,在祁同伟的反复工作和“示范户”的带动下,第一个“林城青皮豆生产合作社”终于在一片将信将疑、忐忑又期待的氛围中,挂牌成立了。首批有五十多户农民加入。
合作社统一采购了优质的豆种,技术员驻村指导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祁同伟甚至通过关系,请来了县农业局的专家进行土壤改良指导。一切都朝着标准化、优质化的方向迈进。
加工作坊也同步运转起来。清洗、烘干、磨粉、包装…虽然规模还很小,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但看着一颗颗青皮豆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洁白细腻的豆粉,封装进印着“林城青皮豆”字样的简易包装袋里,所有参与的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和希望。
第一批试生产的豆粉和豆沙,通过宋建国的渠道,迅速送到了省城几家高端超市和土特产店进行试销。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好!
或许是“绿色”、“天然”、“传统工艺”的概念恰好切中了早期消费升级的脉搏,或许是青皮豆独特的口感确实征服了食客,这批产品很快销售一空,甚至还有商家主动打电话要求订货!
消息传回林城,整个合作社,乃至整个开发区都轰动了!
农民们拿到了比往年高出将近一半的销售收入,脸上笑开了花;村干部们腰杆挺直了,说话底气也足了;管委会的领导更是喜出望外,将此事作为开发区农业产业化改革的典型成绩,大书特书,上报县里。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和实际推动者祁同伟,却依然保持着低调。在所有的报告和总结中,他将功劳归于“管委会的正确领导”、“村干部的积极配合”和“农民兄弟的辛勤劳动”,自己则隐在幕后,仿佛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协调工作。
但明眼人都知道,没有祁同伟,就没有这个合作社,就没有这源源不断的订单和真金白银的收入!
他的声望,在民间和体制内,同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项目,更是一个极其成功的政治项目——惠民、增收、稳定,且完全符合政策方向。
夕阳下,祁同伟再次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行驶在田埂上。
田野里,成片的青皮豆苗长势喜人,绿油油地铺向远方,焕发着勃勃生机。远处,合作社的加工作坊里,机器轰鸣声隐约可闻。
空气中,似乎已经飘荡起了新豆粉的清香,和一种名为“希望”的味道。
一颗产业的种子,已经悄然播下,破土萌芽。
它微小,却蕴含着改变一方水土的强大力量。
而这,仅仅是祁同伟棋盘上,又一枚悄然落下的棋子。
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远处,投向了如何让这把刚刚点燃的星火,燃烧得更旺,如何将刘爱军这条线,更牢固地握在手中,以及…如何寻找下一个,如同刘爱军、程度这样的…
棋子与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