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兵王:马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马里亚纳向下”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陆小北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383603字,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重生兵王:马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末午后,阳光亮得像妈妈刚擦过的玻璃,窗台上的绿萝叶子上闪着小光点,把影子撒在书桌上,像好多小蚂蚁在爬。厨房传来妈妈洗菜的声音,哗哗啦啦的,像小雨点落在树叶上;客厅里爸爸正捧着一本厚图画书,摇头晃脑地讲着飞机怎么“喝”空气,声音大得连天花板都能听见。
陆小北把房门轻轻关了一半,像所有认真写作业的小学生一样,把作业本平平整整地铺在桌上,铅笔排得像排队的小士兵,橡皮擦规规矩矩地坐在右上角。他从铅笔盒里拿出一张便签纸,用彩色笔歪歪扭扭地写了个“任务清单”:
重新整理我的小书架;
在书架后面藏个“秘密基地”;
给台灯装个“假零件”;
在重要的书角画隐形标记;
把家里的网络变得更安全;
整理我的“神奇记忆小本”。
他可不是要把家变成城堡,而是想把重要的东西藏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让一切看起来都普普通通的,就像每天吃的白米饭一样自然。
书桌旁边有个嵌入式的小书架,以前陆小北总是把书随便一塞,现在他把最常用的练习册和童话书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把那些需要“躲猫猫”的资料夹小心地放到第二层、靠墙的一排。那一排的背后,书架背板和墙之间有个小缝隙,就像天然的小口袋。
陆小北从玩具箱里翻出一块薄薄的木板,宽度刚好和书架背板差不多,他用砂纸把木板的边边磨得滑溜溜的,生怕会扎到手。然后他用两个小卡扣把木板固定在背板上,推进去以后,木板和背板紧紧贴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书架本来就是这样的。
他把资料夹拆开,分成一小叠一小叠的,偷偷塞进缝隙的不同地方,中间还夹了几张平时画画的纸。最外面压了一本旧旧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都翻得起毛了,就像陆小北从小看到大的样子。
台灯是那种带按钮开关的老款式,底座沉甸甸的。陆小北把底座的螺丝小心地拧开,从抽屉里找出一个坏了的电子表主板——绿色的小电路板上还有亮闪闪的小点点。他用热熔胶把它粘在底座里面,然后把螺丝重新拧紧。现在看起来,台灯和原来一模一样,谁都看不出里面藏了东西。
“要是有人好奇拆开看,肯定以为这就是台灯的开关零件,才不会继续问呢。”陆小北小声地对自己说。
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小瓶荧光笔补充液,用棉签蘸了一点点,在几本重要的书的页角轻轻抹了一下,涂得薄薄的。白天根本看不出来,可是到了晚上用紫光灯一照,就能看到淡淡的痕迹啦。陆小北把紫光灯开到最暗,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标记都藏得好好的。
“小北,下来吃水果啦!”爸爸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来啦!”陆小北赶紧把紫光灯塞回抽屉,飞快地跑下楼。果盘里的苹果被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插着彩色的小牙签。陆小北一边吃一边听爸爸讲飞机翅膀的材料,妈妈笑着说:“你们父子俩呀,天天像在做实验。
”
“才没有呢。”陆小北笑着说,嘴角还沾着一滴苹果汁。
吃完水果,陆小北回到房间继续他的“秘密任务”。
第四步,给家里的网络“穿盔甲”。
他打开小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家里的路由器。路由器的管理密码早就被他改成了一个长长的、没有意思的字符串。陆小北先给路由器升级了“大脑”(固件),然后把无线网络的密码设置得更安全,还把WPS功能关掉了。接着他设置了一个“好朋友名单”(MAC白名单),只有家里的电脑、爸爸的手机和妈妈的平板才能连接网络。
最后,他把访客网络关掉,还给WiFi改了一个听起来很普通的名字,这样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啦。
“密码记住了吗?”妈妈在门外问。
“记住啦!”陆小北把密码写在一本不常用的笔记本上,夹进了书堆里——这是专门给爸爸妈妈准备的“备忘录”。
第五步,整理他的“神奇记忆小本”。
陆小北把那个写满字的小本子摊开,在每一条线索旁边都标上了“时间”和“靠谱程度”。那些来自“未来提醒”的片段就像黑夜里的小灯,总是吸引他一直看啊看。可是陆小北知道,看太久了,眼睛会花的。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魔法”规则:如果两个星期都没有新的证据来支持某条线索,这条线索的“靠谱程度”就会自动降一级;如果一个月都没有新发现,就会降到最低,只保留着但不会再主动去查了。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自己只相信一开始的想法。
陆小北把便签纸一张一张贴在墙上的小黑板上,就像在玩一个有规则的拼图游戏。每一张便签都代表一个“可能”,而不是“一定”。
第六步,保护自己的“社交小天地”。
陆小北用妈妈的手机登录了他的社交软件,把自己的账号隐私从“朋友的朋友可见”改成了“只有朋友可见”,还把定位功能关掉了,把所有陌生人能发消息的入口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他还在自己的账号上打上了“我是小朋友”的标签,这样系统就会自动帮他挡住大部分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邀请啦。
做完这一切,陆小北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就像拼完了一个有点难、但需要仔细耐心的拼图一样。
傍晚的时候,爸爸提议出去散散步。一家三口手拉手走在小区的环形路上,风从树梢轻轻吹过,晚霞就像有人在天上涂了一层橘子果酱。妈妈说起隔壁阿姨家的小朋友报了编程兴趣班,问陆小北要不要也去学。
“先不急。”陆小北笑着说,“我可以在家自己学呀,你看,我都把那本旧电脑书找出来了。”
爸爸点点头:“自己学也挺好的,别累着就行。”
陆小北的目光轻轻扫过路边第三盏路灯下的那个小缺口,心里微微动了一下,又很快把视线移开了。爸爸妈妈在身边,三个人的脚步声在地上敲出轻轻的节奏,陆小北把这个节奏记在了心里——这是“家”的节奏。
晚上回到房间,陆小北拿出紫光灯检查了书页上的隐形标记,都完好无损;又检查了书架缝隙里的木板,也牢牢地固定着。他关掉台灯,房间一下子变得黑黑的,只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在天花板上洒下一片淡淡的光,像一层轻柔的白纱。
陆小北靠在门上,静静地听着客厅里电视换台的声音,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家就像一个盾牌。”他在心里默默地说,“有了盾牌保护,我才能勇敢地往前冲呀。”
他把这句话写在一张新的便签纸上,贴在小黑板的最下面,就像给自己立下的一个小誓言。
陆小北刚要上床睡觉,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原来是老师在家长群里转发了“保护小朋友信息的小提示”。陆小北仔细看了看提示里的建议: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自己的信息、不发带位置的照片、定期给路由器升级。他点开链接快速浏览了一遍,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就是把‘一个人的努力’,变成‘大家一起做的事情’呀。”他小声地自言自语。
陆小北关了手机,钻进了暖暖的被窝。窗外路灯的光透过窗帘,在墙上映出一片朦胧的亮,像一个安静的守护者。
睡觉前,陆小北从抽屉里拿出他的小陀螺,轻轻放在手心里拨了一下。陀螺发出轻微而坚定的嗡鸣声,就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小喇叭声,提醒着他:明天在课堂上,要把话说得更清楚;明天在操场上,要让自己的身体更有力气,这样才能跟上心里的“大计划”。
风轻轻地往南边吹,夜晚静悄悄的。家在身后,“盾牌”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