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自打刘大爷做包子失败后,院里再也没人提跟何雨柱抢生意的事。他的包子凭着独一份的味道,牢牢攥住了95号院周边六个菜市场的早市客源——只要想买热乎好吃的包子,街坊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何雨柱,只有实在赶不及的,才会去别处凑活。

日子一晃就到了1953年6月,何雨柱刚满18岁,站在院里已经是个挺拔的小伙子。可他心里却没半分轻松,反而越来越焦躁——他清楚,历史的节点要到了,很快就会进入票据时代,粮、油、肉都得凭票购买,紧接着就是公私合营,私营商贩会被重点整顿。

要是再接着卖包子,一来票据时代采购食材会变得麻烦,成本也会涨;二来一旦公私合营政策落地,他这“个体包子摊”很可能被定性为“投机倒把”,到时候不光生意保不住,还得惹上麻烦。

思前想后,何雨柱做了个决定:停掉包子生意,去轧钢厂接父亲何大清的工位。

这天晚上,他把帮忙的大娘和卖包子的街坊都叫到院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工钱——每人除了当月5块钱,还多给了2块作为补偿。“各位叔伯大娘,实在对不住,这包子生意我打算停了。”

众人一听都愣了:“柱子,生意这么好,咋突然停了?”

何雨柱笑着解释:“我满18了,得去厂里接我爸的班,以后没精力管包子摊了。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多给的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他没提政策的事,免得引起恐慌。

大娘们虽有不舍,却也理解:“去厂里好啊,铁饭碗!柱子你以后好好干,有出息!”

送走众人,何雨柱又跟许大茂说:“以后别想着卖包子了,你也想想怎么找个合适工作,多听听你父母的意见。”许大茂连忙点头:“听柱子哥的!”

收拾完包子摊的家当,何雨柱站在屋门口望着夜空,心里松了口气——停掉包子生意虽有不舍,但能拿到轧钢厂的铁饭碗,在即将到来的政策变动里安稳立足,才是眼下最稳妥的选择。

院里人听说何雨柱要停了包子摊、去轧钢厂接何大清的班,不少人都觉得可惜——有人念叨“卖包子虽说累,可每月好歹能赚个五六十,比普通工人强”,也有人叹“以后想吃这么好吃的包子,可就难了”。他们只看到何雨柱“赚辛苦钱”的表面,压根不知道这两年多里,何雨柱早把真正的利润换成了实打实的物资。

洞天福地里,各类物资堆得像小山:新鲜的猪肉、羊肉、牛肉等各种肉,被分割成块落得紧实,白菜、萝卜等各种蔬菜储存着依旧水灵;成袋的玉米面、小麦、大米码得整整齐齐,连红薯干、土豆这类耐放的粗粮都囤了很多。市面上能买到的粮、肉、菜,他几乎买了个遍,按他和何雨水的饭量,就算坐吃山空,吃个几十年都没问题。

这天晚上,何雨柱把要去接父亲班的事告诉了何雨水。小姑娘眼睛一亮,立刻说:“哥,那我给爸爸写信说这事好不好?”

何雨柱揉了揉她的头,笑着点头:“好啊。你现在会写字了,正好跟爸爸说说我去接班的事,再说说你最近学习怎么样,让他放心。”

何雨水用力点头——自从何大清走后,每月都会准时寄来十块钱和一封信,从没断过。去年过年何大清回来过一次,还特意去贾家教训了贾张氏,当时屋里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最后贾张氏捂着脸出来,好几天都没敢跟他们兄妹俩找茬。这份牵挂,让何雨水心里始终暖着,也盼着能多跟父亲说说家里的事。

看着妹妹趴在桌上认真写信的模样,何雨柱心里踏实不少。停掉包子摊、去厂里当工人,不仅能避开即将到来的政策变动,还能拿着稳定的工资,再加上洞天里囤满的物资,他和雨水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稳。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揣着何大清留下的工位介绍信,直奔轧钢厂。走到厂门口,就被保卫科的人拦了下来——保卫科的人看着他有点面熟,却还是按规矩盘问:“小伙子,找谁?有证件吗?”

何雨柱赶紧掏出那张泛黄的介绍信,递了过去:“同志,我是何大清的儿子何雨柱,来接我爸的工位。”

保卫科的人接过介绍信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他两眼,确认没问题后,指了指厂区深处:“行,你直接去人事科办手续,顺着这条道走到底,左拐就是。”

何雨柱道了谢,往里走时心里没半点生涩——以前何大清上班时,偶尔会带他来厂里送东西,厂区的路他还算熟悉。路过炼钢车间时,还能听见里面机器轰鸣的声响,看着来来往往穿着工装的工人,他心里多了几分踏实:往后,自己也是这轧钢厂的一员,有了这铁饭碗,在即将到来的票据时代里,自己可以平稳度过。

何雨柱刚走没几步,就瞥见前面廊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娄晓娥。如今的娄晓娥已有十五六岁,梳着齐耳短发,穿着一身浅蓝色的碎花连衣裙,在满是补丁衣裳的厂区里,显得格外青春亮眼,透着股与众不同的时髦劲儿。

娄晓娥也看到了他,走上前歪着头问:“我们是不是见过?你认识我吗?”

“你可能记不太清了,”何雨柱笑着说,“之前我卖包子的时候,给你送过两个热包子。”

“哦!”娄晓娥眼睛一亮,瞬间想了起来,“你是那个‘傻柱’!”

何雨柱顿时有些无语——合着没记住他的名字,倒把“傻柱”这个外号记牢了,看来这名号在院里外还真是个“活招牌”。他无奈地摆摆手:“重新认识下,我叫何雨柱,以前是做包子的,也是个厨师。”

“何雨柱……”娄晓娥念叨了一遍,又问,“你今天来轧钢厂,是要找工作吗?”

“不是找工作,是来接班的。”何雨柱晃了晃手里的介绍信,“我爸何大清以前在这儿当食堂主任,我来接他的工位。”

“原来如此!”娄晓娥眼睛弯了弯,“正好我没事,跟你一起去人事科吧,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何雨柱自然不会拒绝,两人边往人事科走,边随意聊着天。到了人事科门口,娄晓娥率先推门进去,人事科科长一抬头见是她,立马放下手里的活,热情地起身:“娄小姐,您怎么来了?”

何雨柱趁机上前,递上介绍信:“科长您好,我是何雨柱,来接我父亲何大清的班。”

“何大清?”科长接过介绍信看了看,恍然大悟,“哦!是以前食堂的何主任啊,我有印象!没想到是你是他的儿子。不过这接班手续,按规矩得跟娄董请示一下……”

“不用这么麻烦。”娄晓娥打断他,“我正好要去找我爸,等会儿带他过去说就行,您先把入职资料给何雨柱填了吧。”

科长连忙应下:“哎,好!那就麻烦娄小姐了,我这就拿资料。”

填完资料,何雨柱跟着娄晓娥往办公楼顶层走——他心里清楚,有娄晓娥这层关系,接班的事基本稳了,这轧钢厂的“铁饭碗”,算是稳稳拿到手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