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 16 集:学徒李卫东

第二天一早,林烨刚走进车间,就看到一个年轻工人在机床旁徘徊,手里拿着一把卡尺,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他昨天修好的那台冲床。

那工人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个子不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袖口挽得很高,露出细瘦但结实的胳膊。看到林烨进来,他连忙站直了身体,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你是…… 新学徒?” 林烨走了过去,认出这是上周刚分到二车间的学徒工,好像叫李卫东。

“是!林师傅!” 李卫东连忙点头,声音有点发颤,“我叫李卫东,上周刚从农村来的,分到二车间跟着张师傅学手艺。”

“找我有事?” 林烨笑了笑,看出了李卫东的拘谨。

“我…… 我想向您学技术。” 李卫东低下头,手指攥着卡尺的带子,“上次您用软管测水平,还有修冲床的时候,我都看见了,您太厉害了!张师傅说,您是咱们厂最懂技术的人。”

林烨愣了一下,心里有些复杂。他来这个年代没多久,一直小心翼翼,生怕暴露太多,更没想过收徒弟。可看着李卫东眼里的光 —— 那是对技术的渴望,对知识的向往,像极了他当年刚进实验室,第一次看到精密仪器时的样子。

“我也不是什么师傅,就是懂点皮毛。” 林烨犹豫了一下,“你跟着张师傅好好学,张师傅是老工匠,比我懂的多。”

“张师傅教我认量具、学操作,可他不教我怎么修机床,怎么找故障。” 李卫东抬起头,眼里的光更亮了,“他说那些是‘高级手艺’,要学个三五年才能碰。可我想快点学,想早点帮厂里干活,不想总当学徒。”

林烨看着李卫东的眼睛,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 爷爷也是老工人,当年就是因为技术好,才被调到红星厂。爷爷常说,“技术是工人的命,多学一点,就能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你真想学?” 林烨问道。

“想!” 李卫东用力点头,“只要您肯教我,我什么都愿意干!帮您擦机床、打饭、洗工装,都行!”

林烨笑了笑,心里的顾虑少了一些。李卫东看起来老实、踏实,不像会泄密的人。而且,教他一些基础的技术,比如怎么用水平仪、怎么判断机床故障,也不会暴露自己的秘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年代太孤独了,有一个 “信徒”,有一个可以传承技术的人,或许能让他更有归属感。

“好,我教你。” 林烨说道,“但有两个条件:第一,先把基础打牢,我先教你认量具、学看图纸,这些都不会,修机床就是瞎胡闹;第二,我教你的东西,不能随便跟别人说,尤其是不能跟孙建国那样的人说,知道吗?”

“知道!我保证!” 李卫东兴奋地差点跳起来,“我一定好好学,不跟别人乱说!”

“那现在就开始吧。” 林烨拿起一把卡尺,递给李卫东,“先教你用卡尺,这是最基础的量具,测长度、测厚度都要用它。你看,这是主尺,这是游标尺,主尺上一个刻度是 1 毫米,游标尺上……”

李卫东听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卡尺,时不时点头,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问,一点都不害羞。林烨教他怎么校准卡尺,怎么测零件的内径、外径,李卫东很快就学会了,还自己找了一个废零件练习,测了好几次,直到误差在 0.02 毫米以内才停下。

“林师傅,我测对了吗?” 李卫东拿着卡尺跑过来,脸上满是期待。

林烨看了看卡尺的读数,又用自己的卡尺测了一遍,点了点头:“对了,误差很小,不错。”

“太好了!” 李卫东兴奋地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我终于学会用卡尺了!”

看着李卫东的笑容,林烨的心里也暖暖的。这是他来到 1972 年,第一次感受到 “传承” 的意义。他教李卫东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就像当年他的导师教他一样。

可他也清楚,收徒弟会带来新的风险。要是李卫东不小心说出 “林师傅教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或者孙建国从李卫东嘴里套话,他就会陷入更大的麻烦。

“卫东,” 林烨严肃地说,“我教你的东西,只能在车间里用,不能跟任何人说我教了你什么,包括张师傅。你能做到吗?”

李卫东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我能做到!林师傅,您放心,我嘴严,不会乱说的。”

林烨点了点头,继续教李卫东看图纸 —— 先看标题栏,再看尺寸标注,最后看技术要求。李卫东学得很快,不到一个上午,就能看懂简单的零件图纸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卫东主动给林烨打饭,还把自己的咸菜分给林烨一半:“林师傅,这咸菜是我妈做的,可好吃了,您尝尝。”

林烨接过咸菜,心里一阵感动。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份咸菜也是珍贵的礼物。他知道,自己不仅收获了一个 “信徒”,更收获了一份真诚的信任。

可他也明白,这份信任背后,是更大的责任。他必须更加小心,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李卫东,不让他因为自己而陷入危险。

下午,孙建国来车间检查,看到林烨在教李卫东看图纸,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林烨,你不好好干活,教学徒工干什么?耽误了生产,你负责得起吗?”

“孙同志,我是在教他看图纸,” 林烨平静地说,“他学会了看图纸,就能更快上手干活,反而能提高生产效率,怎么会耽误生产?”

孙建国皱了皱眉,还想再说什么,王大牛走了过来:“孙建国,林烨教学徒工是好事,咱们车间就缺懂技术的年轻人,你别瞎掺和!”

孙建国瞪了王大牛一眼,没再说话,转身走了。看着孙建国的背影,林烨的心里又紧张起来 —— 孙建国已经注意到他教李卫东了,以后肯定会更盯着他。他必须尽快让李卫东学会更多技术,同时也要让李卫东明白,他们面临的危险,远比想象中更大。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