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次日晨光刚染亮河西古道的沙丘,汉军大营外的战壕旁已挤满了人。昨日青铜匣半露土中的模样,经卒子们口口相传,成了营中最热闹的谈资 —— 有人说匣里藏着楚霸王的金印,有人说装着能斩铁断金的宝剑,连负责粮草的老卒都凑过来,想看看这 “能改变战局” 的古物。

“都让让!卫将军有令,今日务必将匣子完整掘出,送往中军帐!” 校尉张猛拨开人群,身后跟着二十名精壮力士,每人手中都握着粗麻绳与木杠。昨日试过七八人难动匣身分毫,今日卫青特意调了营中最有力气的汉子,连用来抬粮的木杠都征调了过来。

老卒王二挤在最前排,左手摩挲着缺指的疤痕,眼中满是期待:“张校尉,您说这匣子要是真藏着霸王的兵器,咱们是不是也能开开眼?”

张猛瞪了他一眼,却没真动气 —— 昨日王二第一个挖到匣子,营中不少人都觉得他 “沾了古物的运气”。“少废话!好好看着,别乱伸手,弄坏了古物,咱们都担待不起!” 话虽严厉,他却悄悄给王二让了个位置,让他能更清楚地看到掘匣的过程。

力士们很快搭好木架,将粗麻绳牢牢捆在青铜匣露出的边缘。“一、二、三!起!” 张猛喊着号子,二十名力士同时发力,手臂上的青筋绷得像老树盘根。木杠发出 “咯吱” 的呻吟,青铜匣却只微微抬起半寸,底部与冻土粘连的地方,还带着大块的泥块。

“再加把劲!” 张猛撸起袖子,亲自上前扶住木杠。周围的卒子也跟着喊号,声音震得周围的黄沙都微微颤动。又是三次发力,匣身终于缓缓脱离冻土,露出完整的轮廓 —— 这匣子比众人想象的更庞大,足有一张矮桌大小,匣盖边缘雕刻的云纹层层叠叠,虽覆着绿锈,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我的娘哎,这得有上千斤吧?” 李小五看得咋舌,他刚搬完粮草的胳膊还在发酸,对比力士们的力气,只觉得自己像个娃娃。

“上千斤?” 旁边一名曾在彭城见过霸王鼎的老卒摇头,“当年我在彭城见过霸王鼎,比这匣子小些,却要三十人才抬得动。这匣子看着更沉,里头装的东西,怕是不一般。”

议论声中,力士们小心翼翼地将匣子抬上木架。张猛让人取来麻布,仔细裹住匣身,防止搬运时磕碰。“王二,你跟我来,帮着清点匣身有没有破损。” 张猛忽然点名,王二愣了一下,连忙应着跟上 —— 他知道,这是校尉特意给的 “殊荣”。

而在人群外围,三个穿着汉军卒服的汉子正悄悄交换眼神。为首的是郭解的徒众李四,脸上沾着故意抹的尘土,混在看热闹的卒子中,丝毫不起眼。昨日郭解接到吴八的消息,知道今日汉军要正式掘匣,特意派了三个最会伪装的徒众,混进营中打探 —— 不仅要摸清匣子的细节,还要记准押送路线。

“李四哥,你看这匣子的纹路,是不是跟副统领说的霸王器物一样?” 身旁的汉子低声问,目光却不敢长时间停在匣上,只敢趁众人不注意时快速扫过。

李四点头,手指在袖中悄悄画着:“云纹带尖,边缘有凹槽,跟副统领描述的一模一样。你记好,匣盖左侧有三道裂痕,是刚才掘土时碰的,一会儿禀报副统领,说不定能从这里找到打开匣子的办法。”

另一人则盯着力士们的动作,小声补充:“押送的木架是两丈长的硬木,麻绳是军中最粗的,看来汉军是怕匣子半路损坏。咱们要是想抢,得先弄断木架,不然根本带不走。”

三人分工明确,一个记匣身细节,一个看押送工具,一个观察周围的守卫 —— 张猛派了十名卒子围着木架,每五步就有一人站岗,想要硬抢确实不易。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 霍去病带着五十名轻骑赶来,要亲自护送匣子前往中军帐。他勒住雪色战马,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最后落在青铜匣上。“张校尉,匣身可有破损?”

“回校尉,除了边缘三道小裂痕,其余地方都完好。” 张猛连忙禀报,又指了指王二,“是王二第一个发现的匣子,方才帮着查验,没发现异常。”

霍去病看向王二,见他虽穿着旧卒服,却眼神清亮,不似寻常贪小便宜的汉子。“你昨日挖到匣子时,可有发现什么异常?比如匣身有没有特别的印记,或是周围有其他古物?”

王二愣了愣,仔细回想片刻:“回校尉,昨日挖到的时候,就觉得匣子特别凉,哪怕太阳晒着,摸上去也像冰一样。周围除了碎石,没别的东西,就是冻土比别的地方硬些,像是有人特意夯过。”

“特意夯过?” 霍去病心中一动 —— 这说明匣子不是自然埋在土里,而是有人故意藏在这里。他翻身下马,走到匣旁,指尖轻轻拂过匣身的裂痕。凉意透过指尖传来,与昨日摸到的感觉一样,不似青铜应有的温度,倒像是藏着什么冰凉的物件。

“出发吧。” 霍去病直起身,对张猛道,“你带十名力士抬匣,我率轻骑护送,务必安全送到中军帐。”

队伍很快启程,青铜匣被稳稳地放在木架上,由力士们抬着走在中间,轻骑则在两侧护卫。围观的卒子跟在后面,想多看几眼古物,直到张猛喝止,才渐渐散去。

人群后的李四三人,也跟着慢慢后退,待走出守卫的视线,立刻拐进旁边的枯草丛。“快,回禀副统领,匣子要送中军帐,路上有五十轻骑护送,木架是硬木的,不好破坏!” 李四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炭,在地上快速画着押送队伍的阵型,“咱们得想办法在路上设伏,不然等进了中军帐,就没机会了。”

另外两人点头,三人不敢耽搁,朝着游侠营的方向快步奔去。黄沙在他们身后扬起,很快便消失在古道西侧的树林中。

而此时的护送队伍中,霍去病正勒马走在匣旁,目光不时扫过周围的地形。河西古道两侧多是沙丘与枯树,最适合设伏的是前方三里处的黑松林 —— 那里树木茂密,既能隐藏人手,又能借助地形阻挡骑兵。

“李敢,你带十名轻骑,提前去黑松林探查,若有异常,立刻发信号。” 霍去病对身旁的副将道。他总觉得,今日掘匣的动静太大,难保不会引来匈奴游骑,或是…… 郭解的人。

李敢领命,带着轻骑疾驰而去。霍去病望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向青铜匣 —— 这古物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楚霸王的遗物、刻意隐藏的痕迹、异常的凉意,还有郭解那双充满野心的眼睛,似乎都围绕着这匣子,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

“但愿只是我多心。” 霍去病喃喃自语,手中握紧了腰间的青冥剑。阳光洒在剑鞘上,泛着冷冽的光,像是在提醒他,前路或许比想象中更凶险。

中军帐内的烛火比往日更亮,卫青特意让人加了三盏油灯,将青铜匣照得纤毫毕现。这匣子被稳稳放在帐中央的石台上,周围的亲兵都屏住呼吸,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 —— 谁都知道,这古物可能藏着楚霸王的秘密,稍有差池,便是杀头的罪过。

霍去病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匣身的纹路。放大镜是西域商人献给武帝的贡品,后来武帝赏赐给卫青,今日特意带来查验古物。透过镜片,云纹的细节清晰可见,每一道纹路的末端都藏着细小的凹槽,像是刻意设计的机关。

“舅舅,你看这里。” 霍去病指着匣盖中央,“这云纹组成的图案,像是一个‘西’字,旁边还有半个‘门’字,会不会是‘西门’二字?”

卫青接过放大镜,果然看到匣盖中央的纹路隐约能拼成 “西门” 的篆字,只是另一半被绿锈覆盖,难以辨认。“西门……” 他沉吟片刻,忽然想起军中流传的传说,“早年听闻,楚霸王麾下有一名姓西门的铸剑师,曾为他打造过不少神兵。难道这匣子,是西门铸剑师留下的?”

“极有可能。” 军医周老头凑过来,他早年在太医院待过,见过不少先秦古物,“您看这青铜的质地,泛着暗青色,是典型的先秦‘石范青铜’,比咱们现在用的青铜更坚硬。还有这锈迹,是‘入骨锈’,至少有百年历史,与楚霸王所处的时代吻合。”

霍去病点头,又试着推动匣盖,却发现匣子像是一体铸成的,没有丝毫缝隙。“周军医,您看这匣子有没有机关?比如能打开的暗扣?”

周老头仔细检查了匣身的每一处,甚至用小锤轻轻敲了敲,听声音判断内部结构。“校尉,这匣子的机关应该藏在云纹的凹槽里,只是年代太久,凹槽被锈堵住了,得用特制的工具清理,才能找到开口。而且……” 他顿了顿,神色凝重,“我听着匣内的声音,不像是空的,也不像是装着金属,倒像是有丝绸之类的东西,若强行打开,怕是会损坏里面的物件。”

卫青眉头微皱:“这么说,只能先将匣子存放在营中,等上报武帝,派太医院的古物专家来查验?”

“恐怕只能如此。” 周老头点头,“这匣子太过珍贵,咱们军中没有合适的工具与经验,贸然动手,只会糟蹋了古物。”

霍去病也赞同:“舅舅,我看不如将匣子放在中军帐的内帐,派亲兵日夜守卫。待咱们击退左贤王,再将匣子连同战报一起送回长安,让武帝定夺。”

卫青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刻下令:“张猛,你带二十名亲兵,守在中军帐内帐外,任何人不得靠近匣子,哪怕是我与霍校尉,若要查看,也需两人同时在场。”

张猛领命,立刻去安排守卫。中军帐内的气氛,因这青铜匣变得格外严肃 —— 这不仅是一件古物,更可能藏着关乎历史的秘密,甚至…… 影响战局的线索。

而此时的游侠营中,郭解正对着一张布防图沉思。李四三人已将掘匣的细节禀报完毕,包括匣身的裂痕、押送的兵力,甚至连霍去病派李敢去黑松林探查的事,都打探得一清二楚。

“这么说,匣子现在放在中军帐的内帐,外面有二十名亲兵守卫?” 郭解手指点着布防图上的 “内帐” 标记,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是。” 李四点头,“张猛亲自带队守卫,内帐外有三道岗哨,每半个时辰换一次岗,换岗时会有一盏红灯笼从帐内传到帐外,算是交接信号。”

黑虎凑过来,语气急切:“副统领,既然知道了布防,咱们今晚就动手吧!我带两百弟兄,从后营的狗洞钻进去,趁换岗的时候偷袭,定能把匣子抢出来!”

“狗洞?” 郭解冷笑一声,“你以为卫青与霍去病是傻子?中军帐的后营早就被封死了,连老鼠都钻不进去。而且张猛是卫青手下最得力的校尉,他带的亲兵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你两百弟兄冲上去,跟送命没区别。”

黑虎脸一红,却仍不服气:“那咱们就眼睁睁看着匣子放在中军帐?等汉军送回长安,咱们就再也没机会了!”

“谁说没机会?” 郭解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们不是要等击退左贤王再送匣子吗?咱们就帮左贤王一把,让汉军自顾不暇。”

他转身对青蛇道:“你再去联络匈奴游骑,告诉左贤王,今晚三更,咱们会偷袭汉军的烽火台,让他们趁机进攻主营。只要汉军乱起来,咱们就趁乱潜入中军帐,夺取匣子。”

青蛇有些犹豫:“副统领,匈奴人要是不守信用,只看着咱们偷袭,自己不出兵怎么办?”

“他们不会。” 郭解胸有成竹,“左贤王最想要的就是汉军的粮草,只要咱们能烧掉烽火台,让他们的骑兵顺利靠近主营,他们就一定会出兵。而且我已经让人在粮草库附近埋下了火药,只要烽火台一乱,咱们就引爆火药,到时候汉军顾着救火、防匈奴,根本没精力管中军帐的匣子。”

这番话让黑虎与李四都兴奋起来,连青蛇也觉得这计划可行。“那咱们今晚就准备?” 黑虎搓着手,恨不得立刻就行动。

“不急。” 郭解却摆摆手,“先让弟兄们养精蓄锐,等到二更天再出发。青蛇,你去准备火药与火种,务必藏好,别被汉军的斥候发现。李四,你再去中军帐附近探查一次,确认换岗的时间与信号,千万别出岔子。”

两人领命离去,帐中只剩下郭解与黑虎。黑虎看着郭解胸有成竹的样子,忍不住问:“副统领,您说这匣子里到底藏着什么?要是只是普通的古物,咱们这么大费周章,是不是不值得?”

郭解拿起桌上的狼纹短刀,轻轻擦拭着刀鞘上的裂痕:“就算只是普通古物,只要能拿到手,就能在江湖上扬名 —— 连汉军都护不住的东西,被咱们游侠夺走,到时候天下的游侠,谁还敢不服从我?更何况……”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狂热,“这匣子要是真藏着西门铸剑师的秘宝,比如霸王枪的铸造方法,那咱们就能打造出天下最强的兵器,到时候别说游侠,就算是朝廷,也得让咱们三分。”

黑虎听得热血沸腾,连声道:“副统领说得对!咱们一定要拿到匣子,让天下人看看,咱们游侠的厉害!”

郭解没有说话,只是望着汉军大营的方向。夜色渐深,营中的灯火像星星一样散落,中军帐的方向,更是亮着最亮的灯 —— 那里藏着他梦寐以求的宝贝,也藏着他通往权力巅峰的希望。

而此时的中军帐内,霍去病正与卫青商议晚间的布防。“舅舅,我总觉得今晚不会太平。郭解的人肯定还在附近盯着,说不定会趁夜偷袭。”

卫青点头:“我已经加派了斥候,尤其是粮草库与烽火台方向,都安排了双倍的人手。你也早点休息,今晚咱们轮班守营,定要护住匣子与弟兄们的安全。”

霍去病应着,却没有立刻离去。他走到青铜匣旁,借着烛火再次观察匣身的纹路。指尖拂过 “西门” 二字,忽然想起《赵氏枪谱》批注本中提到的 “西门铸剑,以仁为锋”—— 难道这匣子的主人,真的是那位以 “护民” 为念的铸剑师?若真是如此,匣中藏的,或许不是兵器,而是更重要的东西。

“不管里面藏着什么,都不能落入郭解手中。” 霍去病喃喃自语,握紧了腰间的剑。帐外的风声渐起,像是在预示着今晚的凶险,他知道,一场围绕青铜匣的较量,即将在夜色中展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