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种田小说,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慕莲莲”倾情打造。本书以李木槿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96727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两日后。
县里收税的吏员进村,里正陪同,全村人排队交钱。
这次,李当归是一个人去的,担心又出什么意外。
李木槿远远跟上去瞧了瞧,这次不比收粮,除了县衙的几个捕快,还有一队士兵,穿着铠甲配着长刀,虎视眈眈的环卫四周。
村里没人敢喧哗。
全都安安静静交了钱离开。
她也没多看,悄悄的返回了家中。
……
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后。
李当归归来。
王氏关心道:“一切顺利吧?”
李当归把剩余的铜钱递给她,脸上带着淡笑:“嗯,这次没收火耗钱,总算衙门还有点儿良心。”
“胡说什么呢?”
王氏吓得赶忙往外张望:“不要命了你。”
“说儿子莽撞,我看就是跟你学的。”
李当归自知理亏,闭上了嘴。
王氏话音一转,喜滋滋:“不过,这的确是好事,给咱们省着一笔,可以多买一斤肉吃了。”说着,进屋藏钱。
一旁。
李木槿好奇询问火耗钱是什么。
原来,火耗钱就是征收官员们的辛苦费。
比如,朝廷规定一个人人头税一百二十文,传达到下面,变成了一人需要交一百二十五文,这差的五文钱,就是火耗费。
中饱私囊嘛。
她懂了。
在现代科技与网络发达都无法杜绝贪污的情况下,古代这种落后的信息流通更是滋生腐败的土壤。
收税由县令主管,县令有土皇帝一说,不是空穴来风的,大宁朝有户籍制度,没有路引,百姓休想去别的城池,就算是想要告状,也求告无门。
想明白了,李木槿不由得在心里发出感叹:老百姓活着可真难。
李当归却很满足,笑呵呵道:“老婆子,今天高兴,中午炒几个鸡蛋加餐。”
王氏笑:“知道了。”
李川贝欢呼:“太好了。”
李厚朴和赵氏也是精神一振,开始期待起午饭来。
这简单的快乐也感染了李木槿。
……
交过口赋。
红柿村恢复了平静。
李家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李木槿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本想着分担家务,和赵氏一起割猪草、砍猪草、煮猪草、喂猪。
可王氏坚决不同意。
她每日,也就炒炒菜、挖挖野菜。
空闲时间很多,她便开始琢磨起挣钱的法子来。
首选,肯定是卖吃的,因为,这成本最低。
卖什么呢?
没等她决定好。
获得系统的第二个十四日。
【每日情报:等级绿色,红柿村村尾河沟边有两颗薜荔果树。】
薜荔果树?
这是什么东东?
李木槿一头雾水。
“希望这次是有用的吧。”
第二次绿色情报是一头野猪、第三次绿色情报是一头野鹿,都是活的,她考虑了一番,都放弃了。
等到白日,吃过早饭,她提着篮子和王氏说了一声,就往村尾走去。
抵达目的地,看着眼前所谓的“薜荔果树”,李木槿神色既复杂又惊喜:原来,薜荔果树就是冰粉果树。
“看来,我不用纠结卖什么吃的了。”
有什么比卖冰粉成本更低呢?
八月中,正是冰粉果成熟的季节,此刻,两棵树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果实。
李木槿当即摘了起来,篮子摘满回家,换了一个背篓过来,第二次将两棵冰粉果树摘得干干净净。
她不担心有人说闲话。
这东西,除了做冰粉,根本没人吃。
李川贝见李木槿在忙活什么,凑近一看,一脸嫌弃:“姐,这不是薜荔果吗?你摘这玩意儿干嘛,可难吃了。”
“那是你不会做。”
李木槿看见他眼睛发亮,语气如同哄骗小红帽的狼外婆:“这冰粉、薜荔果做出来可好吃了,想不想吃?”
李川贝重重点头。
“想!”
李木槿神秘一笑:“那帮我个忙。”
一刻钟后。
李川贝用力揉搓沙袋,偏头询问李木槿:“姐,这样行了吗?”
李木槿伸出手,手感黏腻。
“嗯,好了。”
“你去洗把手,剩下的我来。”
她将提前准备好的草木灰水,一边搅拌,一边少量多次的倒入冰粉液中,一直搅拌到混合物微微发黄、略带阻力,冰粉就制作完成。
李川贝一脸怀疑:“姐,这就好了?”
薜荔果籽、草木灰,这玩意儿能好吃???
李木槿摇头:“再等一个时辰。”
最后一步,等待凝固成型。
她将盘子放进了水缸里,上面用一个筲箕盖着。
趁着这个时间,她开始准备料汁:冰粉是没有味道的,料汁是什么味道,这冰粉就是什么味道。
最经典的,自然是红糖冰粉。
可惜,家里没有红糖。
好在,上次她买的蔗糖还剩下不少。
只要有心,乡间到处都是食材,发现冰粉果的时候,她就已经想好了。
她招呼上李川贝:“走,跟我上山去。”
李川贝:“去山里干啥?”
李木槿挑眉:“不想吃好吃的了?”
李川贝忙点头:“去去去。”
……
李木槿指挥李川贝:“把这篮子摘满。”
前几天摘金银花的时候,她发现了几棵野生山楂树,都已经红了,摘一些回去熬山楂酱,到时候淋在冰粉上。
李川贝点头。
她没一起摘山楂。
因为,她还有别的事情。
往里走了几步,是一片野薄荷,她蹲下摘起来。
没有红糖,蔗糖薄荷水也是一味好的料汁。
下山,王氏和赵氏把饭做好,李当归和李厚朴也从地里回来了,正好开饭。
李家的伙食又回归到了日常水平。
三合米饭、油渣炒青菜、霉豆腐,没了。
前段时间,大家隔三差五吃好吃的,吃回原来没滋没味的饭菜,都有些不得劲儿。
王氏看在眼里,不为所动。
天天吃好的,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吃完饭。
李木槿开始熬酱汁。
首先是薄荷蔗糖水,这不费时。
弄完,接着熬山楂酱,将洗干净去籽切块的山楂倒入锅中,加适量水和少许蔗糖,大火煮开,转小火,用铲子将山楂弄烂,直到成为糊状。
盛出。
因为蔗糖不多,李木槿只熬了一斤半山楂,出了一斤的酱。
李川贝在旁边眼巴巴看着:“姐,好了?”
“嗯。”
“把水缸里的冰粉拿过来。”
“遵命。”
揭开筲箕,里面的冰粉已经彻底凝固。
她取出六个干净的碗,盛了一碗,问李川贝:“你要什么口味?”
“有山楂和薄荷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