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小说章节在线试读,《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最新章节目录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作者:张振鹏

字数:113358字

2025-09-20 19:43:27 完结

简介

小说《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张振鹏”创作,以孟子孟母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13358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教子求知

我国早期教育家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说,只有拥有学习欲望的人,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的人,才能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学习力,才能最终学有所获。

有关研究证明,“智力”并非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唯一因素。儿童的学习仍有一大部分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学习动机最为重要。

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儿童,取得的成绩要比缺乏动机的孩子优秀。我们反观成功者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他们在自动自发地汲取着知识,不断地吸取新知,不断地完善自己,使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活力。

然而,现代的孩子,他们有着优厚的学习条件,肩负着父母的希望。虽然父母尽全力满足着他们的要求,孩子也由此变成了家庭的全部,但是,让父母头疼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缺乏求知的兴趣和动力。也就是说,他们学习的愿望总是显得冷漠而又迟缓。

相比之下,蔡元培的童年要艰辛的多。由于家庭贫苦,蔡元培10岁才有机会进学校读书。而在这之前,总是母亲教他识字。母亲虽然受教育不多,但是,在蔡元培对知识的渴望之下,使得他在上学前已经比同龄孩子认识更多的字。蔡元培上学后,母亲也常陪着他做先生指定的家庭作业,鼓励他的学习。

蔡元培童年时家境虽然贫寒,但是,他的母亲一直没有忘记培养他求知的精神。他在母亲的谆谆教诲和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取得了比同龄孩子更优异的成绩。蔡母的教育方法里没有严厉的批评,更多的是温柔的提醒。他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母亲的教诲和他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一直点燃着蔡元培求知的欲望。

其实,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但是,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求知的欲望会变得如此的淡薄。父母也许要问,难道真的是孩子出了毛病?

当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眼睛里会发出兴奋的光芒,这说明他对新鲜食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当孩子掌握了某项新技能的时候,他也会感到喜悦和自豪;当孩子初次走进学校的时候,也都会对学习有着浓厚的求知欲。但是,他的热情总如潮水一般,来去匆匆。对待学习新知识,大多数孩子总是呈现出“五分钟热情”。作为父母,应该思考孩子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为什么如此短暂,父母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有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疏忽了引导,而是只是直接灌输自己的过往经验。这些“好心”的父母在代替孩子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孩子,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父母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亲身体会也许会更加印象深刻。即使孩子在亲身体会的过程中犯错误,父母也要学着包容,相信他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因为在犯错误中得到的正确答案,才是最珍贵的。

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问则是孩子求知欲发达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一些在成人看来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如:太阳为什么会发光?花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些看似平常不过的问题,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

疑问就是孩子求知的动力,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先不要忙着给他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他在疑问中探求事情的真相,借此来启发孩子的探求欲望。长此以往,孩子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而当孩子从疑问的解答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时,他也就体会到了获取知识的充实感。慢慢地,孩子会渐渐形成自觉的意识,去主动地学习。随之而来,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他也会慢慢建立起自信心,这将促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更有兴趣,从而投入更大的精力在学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如此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教子点睛: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但要培养他优良的做人品质,也要培养孩子敏而好学的习惯。父母的任务在于帮助孩子学习,而不是替代孩子找出答案。父母要做孩子的伙伴,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其交流、学习。父母必须先唤起孩子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活动。引导孩子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浅。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