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崔织善委屈地撇嘴。

“寡妇日子本就艰难,二叔还要落井下石,这若是传出去,我看谁还敢嫁入计家。”

冯氏的心咯噔一声。

计家早年分过一次家,但因为一些原因,三房人还是住在一起。

逢年过节聚在一处庆祝。

在外人眼里,他们还是一家人。

真要因此影响小一辈亲事,只怕二房、三房要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绝不能让消息传出去。

当务之急,要安抚好崔织善。

但是,让计寒当众道歉……

“母亲,二叔到底是一家之主,让他当众道歉的事就算了吧。”

计康低低地出声。

父亲可能不知道,今日母亲带自己外出采买的事。

否则,他不会阻拦母亲出府。

见他替计康求情,冯氏精神一震。

“是啊,织善,母亲知你委屈!要不然,你带计康采买端砚,银钱我来出。道歉的事,就算了吧。”

听到银钱由冯氏出,崔织善内心笑开了花。

冯氏有多少底子,她还能不清楚?

她手上的银子,哪一分不是自己给的?

敢觊觎她的嫁妆?

她就先挖空冯氏的棺材本。

崔织善露出不乐意的表情。

“怎么能让母亲破费?还是让二叔道歉吧。”

“破费什么?给自己孙子,我高兴还来不及。”

崔织善为难地说,“母亲,端砚很贵,花费颇巨……”

“多少银钱?”

“一万两。”

冯氏倒抽一口凉气,“一万两?那么贵?”

她当场打起退堂鼓。

崔织善冷笑,“母亲,银子还是我出,就让二叔道个歉吧。”

冯氏咬咬牙,坚持要出端砚的银子。

崔织善始终不答应。

冯氏同计康使了个眼色,两个又劝了好一阵。

直到冯氏命夏竹拿来一万两银票,崔织善才勉为其难地答应。

“母亲,下不为例!再有下一次,谁劝都没用,二叔必须公开道歉。”

冯氏摩挲着手上的银票,点了一遍又一遍。

心疼得在滴血。

什么端砚这么贵,这就是在挖她的心头肉啊。

最后连夏竹都看不过眼,小声提醒她。

冯氏才尬笑着把银票给了崔织善。

“省着点用,孩子到底还小。”

母子俩重新上了马车。

莲秀唇角带笑地跟着上了马车。

今儿大少爷和自己说话了,她高兴地就像一个得奖赏的孩子。

因为出门晚了,京城最大的文房四宝铺——集雅轩,已有不少客人。

小二见有客人来,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却在见到崔织善一身孝服时,嫌弃地撇撇嘴,用唇形骂了句“晦气”。

崔织善隔着幂篱,将一切尽收眼底。

她不动声色地主动开口:“小二,有上好的端砚吗?”

小二一怔。

买得起端砚的非富即贵。

他不敢大意,收起不屑的表情,把人引进了铺子。

掌柜的看到小二领了个一身孝服的妇人和孩子进门,气不打一处来,正想把人轰出去。

小二抢先发话,“掌柜的,这位夫人是来买端砚的。”

冲口而出的话,在嘴里囫囵一圈,生生咽了下去。

满面堆笑地迎上前来。

“夫人,铺子里刚来了几方上好的端砚,您想看什么价位的?”

崔织善清清冷冷的声音响起。

“自然要最好的!”

掌柜的笑容里多了三分真诚,“夫人,楼上请。”

二楼是雅间,环境清雅,有专人伺候。

崔织善带着计康刚刚转上二楼,中间雅间的门突的打开,三爷计容从里面走出来。

“三叔!”计康眼尖,率先叫出了声。

计容转过身,看到崔织善时,明显愣了愣。

他疾步迎了上来。

“大嫂,您怎么来了?”

崔织善答:“婆婆要我带康儿来采买端砚!”

计容一愣。

笑容里的尴尬褪去了几分。

“原来如此,不如,您和咱们坐一处吧。”

说罢,他重新打开了门。

门刚一打开,就响起一道欢快的声音。

“三哥,大哥这么快来了?表……”

崔织善顺着声音凝眸看去,是三房的四姑娘计灵嫚。

计容倒抽一口寒气,赶紧出声打断。

“是大嫂,这么大人了,话也不会说!”

计灵嫚看到缓缓摘下幂篱的崔织善,顿时傻了眼。

下一秒,“腾”的站起身嚷嚷,“大嫂,你跟踪我们?真讨厌,难怪大哥不喜欢你,就算……”

“灵嫚,住嘴!!!”

计容急得大吼。

“是大伯母要大嫂出门的,你瞎说什么?”

计灵嫚一惊,恐惧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

她恨恨地瞪着崔织善,都怪这个女人,自己才会险些说错话。

计容冷着脸低语,“还不快向大嫂道歉?”

计灵嫚却夸张地叫起来。

“大嫂,你没搞错吧,康儿这么小,用什么端砚?”

崔织善一怔,眼眶倏然泛了红。

“康儿没了父亲,已是可怜!你这做姑姑的,不说照顾几分,连我替他买文房四宝,也要横加干涉?”

计康也是一脸不高兴。

小嘴噘得能挂油壶。

冷汗从计容的发根处渗出。

平日里只觉得灵嫚被宠得娇纵了些,想着再大些会好,没想到她不仅是娇纵,还……不识时务。

计容打定主意,不能再纵着她,由着她的性子长。

这若是去婆家,哪有好日子过?

当即沉下脸,再次要求她道歉。

见自家哥哥沉了脸,计灵嫚不甘不愿地敷衍了句。

“对不起!”

“笃笃笃”,雅间的门被叩响。

掌柜的亲自拿来几块上好的端砚,一一摆在崔织善面前,详细地介绍起来。

计康煞有架势地从随身荷包里掏出一张纸,展开与桌上的端砚比较起来。

满意地笑了。

听到端砚的价格,计灵嫚不禁咋舌。

天哪,一方端砚的价格,都赶得上一套三进宅子了。

二房当初不肯搬,就是因为没有宅子。

大伯仁义,分了家还让他们住在老宅。

三房借了他们的光,有宅子还赖着不肯搬。

计灵嫚嫉妒极了。

凭什么一个父母不详的小杂种,能用那么好的东西?

没想到,崔织善仅仅瞥了眼桌上的端砚,脸色便沉了下来。

掌柜的眸光微闪,客气地问道,“夫人,您看上哪方?”

“掌柜的,这些就是你铺子里最好的端砚?”

掌柜的听她这么问,心咯噔一声。

原以为后宅女子,就算懂点端砚,也仅为皮毛,谁料竟是行家。

一眼就看出这些不过是次优品。

不过,他打死也不会承认。

“这些端砚虽非极品,已算是咱们铺子里最优的了。”

“掌柜的不老实啊!一月前,七大仙人送了两方端砚入京。一方摆在龙案上,一方进了恩人的铺子。”

七大仙人不是七个人,而是一个人,一个极富盛名的画家兼雕匠。

掌柜的脸色大变。

“夫人,您是?”

崔织善出嫁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继母怕她抢了自己女儿的风头,鲜少带她出席各种场合。

出嫁后,夫君离家上了战场 ,为避免麻烦,她还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京人大多不识她。

见掌柜问话,计灵嫚抢先一步开口。

“她是我大嫂,计家的大奶奶。”

一个寡妇。

原以为她会看到掌柜的鄙夷的眼神。

谁知,一听说她是计家大奶奶,掌柜的立刻恭敬地一揖到底。

“计家大爷为救韩将军身死,他就是整个大夏的救命恩人。我知错了,您稍坐坐,立刻将最好的端砚拿来。”

说罢,脚下像踩了风火轮般,急匆匆离开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