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李氏集团总部的全景落地窗,在大理石地面李子冉转动着钢笔,目光扫过会议桌旁神色各异的家族成员。李翊正在调试投影仪,屏幕上闪烁着互联网事业部的季度报表;李辰低头摆弄着赛车手套,时不时偷瞄她;而李骁,那个常年占据娱乐头条的重孙,此刻正戴着墨镜,指尖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
“今天的议题是文化产业板块的转型。” 李子冉翻开笔记本,扉页夹着的泛黄书签,是她前世在敦煌考察时带回的经卷残片,“李氏集团收购的星辉娱乐,连续三个季度亏损,而李骁名下的工作室,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李骁摘下墨镜,桃花眼里满是不屑:“老姐,娱乐圈就是靠话题吃饭。上周我的绯闻热搜,直接让工作室的商务合作翻了一倍。” 他故意晃了晃手腕上的限量版百达翡丽,钻石表链折射出刺目的光。
李子冉按下遥控器,大屏幕切换成一组数据:“热搜词条中,‘李骁 醉驾’‘李骁 耍大牌’占比达 67%。根据舆情监测,品牌方对负面艺人的合作意愿下降了 42%。”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李建宏,“父亲,您还记得 1947 年,祖父创办李氏纺织厂时立下的家训吗?”
轮椅上的老者微微挺直脊背,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商道即人道,利不害义。”
会议室陷入沉默。李骁扯了扯高定西装的领口,嘟囔道:“都什么年代了,还拿老一套说教……”
“就因为是这个年代,所以更需要传承。” 李子冉调出一组照片,画面里是她昨夜暗访星辉娱乐时拍摄的场景 —— 练习生们蜷缩在狭小的宿舍里,墙上贴着 “三个月出道,否则滚蛋” 的标语;财务室的电脑里,记录着虚假的流量数据。“我们收购的不是流水线,而是文化的载体。”
她将平板电脑推到李骁面前,屏幕上是某非遗传承人正在消失的技艺纪录片:“苏绣大师周慧兰,72 岁仍守着绣棚;皮影戏传人赵德顺,剧团只剩三个学徒。而星辉娱乐的账上,躺着三亿闲置资金。”
李骁盯着屏幕,喉结动了动:“你想让我……”
“不是让你,是我们一起。” 李子冉站起身,黑色西装裙勾勒出利落的线条,“打造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让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碰撞。你担任发起人,用你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这些濒临失传的瑰宝。”
会议结束后,李骁阴沉着脸离开。李子冉望着他的背影,对身后的李翊说:“联系法务部,彻查星辉娱乐的财务漏洞。还有,安排我和周慧兰大师见面。”
深夜的星辉娱乐大厦灯火通明。李子冉戴着鸭舌帽,和小雨混进地下车库。拐角处,几个染着夸张发色的年轻人正围着豪车吞云吐雾,其中一人脖子上的 “LX” 纹身,与李骁工作室的 logo 如出一辙。
“李总这次真的要凉了,投资人都撤资了……”
“怕什么?有地下赌场的洗钱渠道,还怕没钱花?”
对话戛然而止。李子冉转身时,正对上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 是星辉娱乐的 CEO 王明远。对方脸色骤变,撒腿就跑。她抬脚踢翻一旁的垃圾桶,金属撞击声在空旷的车库回响。
“站住!”
脚步声在消防通道里回荡。李子冉紧追不舍,1950 年前为了采集实验样本,她曾徒步穿越秦岭山脉,这点体力消耗对她来说不算什么。转过三层楼梯,王明远突然从拐角冲出,手中的匕首泛着寒光。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影闪过。李骁戴着黑色口罩,一脚踢飞匕首,动作利落得不像个养尊处优的明星。王明远瘫坐在地,哆哆嗦嗦掏出手机:“你们别过来,我可是有证据……”
“证据在这儿。” 李翊不知何时出现,手中晃动着 U 盘,“财务部早就发现你做假账,勾结地下赌场洗钱。” 他身后,几名西装革履的保镖将王明远架走。
李骁扯下口罩,额角还沁着汗珠:“老姐,你胆子也太大了,万一出事……”
“所以你跟了一路?” 李子冉挑眉,注意到他袖口沾着的颜料 —— 正是白天她给李骁看的苏绣纪录片里,用于调制矿物颜料的石青。
少年别过脸,耳尖泛红:“谁…… 谁担心你了?我只是路过。”
三天后的苏绣工坊,绣架上的《千里江山图》正在一针一线中重现生机。周慧兰老人戴着老花镜,指尖穿梭如蝶:“现在的年轻人,都去追什么直播带货,哪还有耐心学这些老手艺……”
“如果让这些技艺登上荧幕呢?” 李子冉递上综艺策划案,“我们可以设计刺绣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跨界 PK,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传统工艺的魅力。”
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策划案:“好,好啊…… 我那不成器的孙子,要是有你们这份心……”
话音未落,工坊门被推开。李骁抱着一箱颜料闯进来,白衬衫领口沾着草叶:“周奶奶,我在山里找到您说的蓝草了!还有,我联系了美院的教授,他们愿意提供数字化设计支持……”
李子冉与周慧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她悄悄退到门外,给两人留出空间。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远处传来评弹艺人的吴侬软语。手机震动,弹出李翊的消息:“王明远已移交警方,财务漏洞正在修复。”
她正要回复,另一条消息弹出 —— 是 “暗夜骑士” 车队的队长:“李小姐,我们车队准备转型做正规赛事后勤保障。有些技术问题,想请教您……”
夜色渐浓,李子冉漫步在苏州河畔。对岸的摩天大楼灯火辉煌,与河面上摇曳的画舫形成奇妙的反差。1955 年的上海,街道上还跑着有轨电车;而此刻,无人驾驶的出租车正有序穿梭。但有些东西,始终未变 —— 比如匠人掌心的温度,比如血脉相连的牵挂。
回到李氏庄园时,书房的灯还亮着。李建宏正在翻阅她整理的家族档案,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她穿越前的照片 —— 那个穿着旗袍,站在实验室里的学者,与如今的商界新锐,在光影中渐渐重叠。
“小冉,你做得很好。” 老者摘下眼镜擦拭,“但前方的路还很长。”
她走到窗边,望着漫天繁星:“七十年前,我在实验室研究时空;七十年后,我在现实中重塑时空。父亲,您看,这璀璨星河下,我们的家族,正书写着新的传奇。”
凌晨三点,李骁的工作室依然亮着灯。少年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综艺分镜脚本,突然抓起手机:“老姐,关于非遗传承人故事的呈现方式,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而此时的李子冉,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新的计划已初见雏形。她翻开抽屉,取出一个古朴的檀木盒,里面放着前世的诺贝尔提名证书,以及今天周慧兰老人赠送的苏绣书签。窗外,城市的霓虹与星光交织,仿佛两个时空的对话。
接下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随着文化综艺的筹备推进,各方势力开始暗流涌动。某竞品娱乐公司放出消息,要打造同款节目;网络上突然出现大量抹黑李骁的水军帖;甚至有神秘人寄来威胁信,警告她不要插手娱乐圈。
但李子冉早已不是初来乍到的新人。她联系了在学界的旧友,组建文化顾问团;与警方合作,追踪网络暴力背后的黑手;甚至亲自拜访各大卫视高层,用详实的数据和独特的创意,争取到了黄金时段的播出权。
录制当天,摄影棚里座无虚席。当李骁穿着改良版汉服,手持皮影讲述三国故事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后台,周慧兰老人抹着眼泪,将亲手绣的平安符塞进他手里:“好孩子,你让这门手艺活过来了……”
节目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更令人惊喜的是,节目中展示的非遗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瞬间售罄。无数年轻人涌入直播间,跟着传承人学习剪纸、陶艺、榫卯技艺。
而此时的李子冉,正在会议室召开新的战略会议。大屏幕上,李氏集团的文化产业板块市值一路攀升。但她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 —— 建立非遗文化基金,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甚至将这些东方美学推向世界舞台。
散会后,李辰匆匆跑来,赛车服上还沾着机油:“老姐,我的方程式赛车队想和非遗合作,把苏绣纹样印在赛车上,你觉得怎么样?”
李翊随后走进来,手中拿着区块链技术应用方案:“我们可以为非遗产品建立溯源系统,确保每一件作品的真实性。”
李骁晃着手机,屏幕上是粉丝们的留言:“骁哥,什么时候带我们去拜访非遗大师?”
李子冉看着眼前的重孙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曾经叛逆的少年们,如今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她转身看向窗外,这座城市依然繁华,但因为注入了文化的灵魂,似乎又多了几分底蕴。
夜深人静时,她再次翻开时空理论的手稿。虽然穿越的真相依然成谜,但此刻她突然明白,或许命运让她来到这个时代,不仅是为了整顿家族,更是为了架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让科技的发展承载人文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