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那么《权倾朝野:艳骨谋臣》绝对值得一读。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总字数已达112881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权倾朝野:艳骨谋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连着几日都是晴天,偏偏到了沈砚辞去书院领月钱的这天,天刚亮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雨不大,却密得像牛毛,落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细的水花,把整个吴县都裹在一层薄雾里。
苏婉娘早早起来,把沈砚辞的夹袄翻出来,又在里面加了层薄棉絮:“今天雨凉,多穿点,别冻着。” 她一边说,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一把油纸伞 —— 这是沈砚辞中了童生后,她特意用攒下的钱买的,伞面是藏青色的,伞骨是竹制的,虽不算精致,却很结实。
“嫂子,我自己拿就行。” 沈砚辞伸手去接伞,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两人都顿了一下。苏婉娘像被烫到似的,慌忙把手缩回去,低下头,声音轻得像雨丝:“路上慢点,领了钱别着急回来,等雨小了再走。”
“知道了。” 沈砚辞握着油纸伞,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心里又泛起熟悉的涟漪。他转身往门外走,刚迈出一步,又回头叮嘱:“嫂子,你别去河边洗衣了,雨大,等天晴了再洗。”
“嗯,你放心。” 苏婉娘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雾里,才轻轻关上门,转身去收拾屋里的针线筐。
沈砚辞撑着油纸伞,慢慢往书院走。雨丝打在伞面上,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苏婉娘缝补时的声音。路上的行人不多,大多行色匆匆,只有他走得不算急 —— 怀里揣着对月钱的期待,也揣着对家里人的牵挂,脚步便多了几分踏实。
到了书院,周先生已经在等着他了。月钱是用红纸包着的,两百文,不多不少,却沉甸甸的。周先生把钱递给沈砚辞,又递过一本新的《乡试策论详解》:“这书你拿着,里面有不少往年的好文章,对你备考有帮助。”
“谢先生!” 沈砚辞接过书和钱,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周先生是真心想帮他,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
领了钱和书,沈砚辞没在书院多待,想着早点把钱交给苏婉娘,让她放心。可刚走出书院,雨就突然变大了,豆大的雨点砸在伞面上,发出 “噼啪” 的声响,风也跟着刮了起来,把伞吹得有些歪。
他把书和钱紧紧护在怀里,加快脚步往家走。走到半路,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苏婉娘正站在路边的屋檐下,手里拿着另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头发被雨丝打湿,贴在脸颊上,青布襦裙的下摆也溅满了泥水。
“嫂子,你怎么来了?” 沈砚辞快步走过去,把伞举到她头顶,心里又急又疼,“不是让你别出来吗?雨这么大,你怎么还往这边跑?”
“我…… 我想着你领了钱,可能会着急回来,怕你伞不够用,就想给你送把伞。” 苏婉娘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手里的旧伞,声音带着几分委屈,“没想到雨突然变大了,我走了一半就不敢再走了。”
沈砚辞看着她湿漉漉的头发,还有冻得发红的脸颊,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他伸手,轻轻把她脸颊上的湿发捋到耳后,指尖触到她冰凉的皮肤,忍不住皱起眉头:“傻嫂子,这么大的雨,你就该在家等着,我怎么会缺伞?”
他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温柔。苏婉娘的脸颊瞬间发烫,心跳也快了起来,她慌忙抬起头,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 —— 他的眼睛里满是担忧,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情愫,像深潭一样,让她忍不住沉溺。
两人对视了几秒,又慌忙移开目光。沈砚辞清了清嗓子,把自己手里的伞往她那边挪了挪:“别站在这里了,我们一起回去。”
“嗯。” 苏婉娘点了点头,跟着他往前走。两把伞并在一起,沈砚辞却故意把自己的伞往她那边倾斜,大半伞面都罩着她,自己的肩膀却露在外面,很快就被雨水打湿了。
苏婉娘很快就发现了,她往他身边靠了靠,把手里的旧伞往他那边举了举:“你也别淋着,会感冒的。”
“没事,我身体好。” 沈砚辞笑着说,却还是把伞又往她那边挪了挪。两人靠得很近,她能清晰感受到他身上的体温,还有他身上淡淡的墨香,混杂着雨水的清新,格外好闻。风一吹,她的胳膊不小心碰到他的胳膊,两人同时一顿,却没人往旁边躲。
雨还在下,路上的泥水很深,苏婉娘不小心踩滑了,身体往旁边倒去。沈砚辞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的手腕,把她往自己身边带了带。她的身体撞进他的怀里,能清晰感受到他胸膛的硬度,还有他有力的心跳,一下下撞在她的背上,让她瞬间僵住了。
“小心点,路滑。” 沈砚辞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带着几分沙哑。他的手还握着她的手腕,她的手腕很细,在他手里像易碎的瓷娃娃,让他舍不得松开。
苏婉娘的脸颊贴在他的夹袄上,能闻到夹袄上淡淡的皂角香,还有他身上的体温,让她浑身发烫。她想推开他,却又舍不得这份温暖,只能僵硬地站在他怀里,声音细若蚊蚋:“我…… 我没事了,你放开我吧。”
沈砚辞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松开她的手腕,却还是扶着她的胳膊,怕她再摔倒:“慢点走,我扶着你。”
“嗯。” 苏婉娘点了点头,跟着他慢慢往前走。两人都没说话,只有雨声和脚步声,还有彼此越来越快的心跳声,在雨幕里交织。
回到家时,两人都湿了大半。沈砚辞把钱和书递给苏婉娘,让她赶紧去换衣服,自己则去灶台生火,想煮点姜汤驱寒。可刚走到灶台边,苏婉娘就拿着干毛巾走了过来:“你先擦擦头发,别着凉了,我去煮姜汤。”
她接过他手里的火钳,把他往旁边推了推,自己往灶膛里添柴。沈砚辞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手里拿着她递过来的干毛巾,却没擦头发 —— 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看着她因为弯腰添柴而微微翘起的臀部,看着她被干毛巾擦得有些发红的脸颊,心里的情愫像野草一样疯长。
“砚儿,你发什么呆呢?快擦头发。” 苏婉娘回头,看到他盯着自己,脸颊又红了,连忙移开目光,“姜汤马上就好,你先去屋里等着。”
“嗯。” 沈砚辞回过神来,拿着毛巾走进屋里,却还是忍不住往灶台边看。他知道,自己对嫂子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叔嫂,可他又不敢说出来 —— 他怕吓到她,怕破坏了现在的平静,更怕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未来。
没过多久,苏婉娘就端着两碗姜汤走进来。她把一碗递给沈砚辞,自己也端着一碗喝了起来。姜汤很辣,却暖得入心,喝下去后,浑身的寒意都散了不少。
“今天领的钱,你收好吧。” 沈砚辞把红纸包着的两百文递给她,“你要是想买什么,就去买,别总想着省钱。”
“嗯,我知道。” 苏婉娘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又拿出那本《乡试策论详解》,翻了翻,“这本书看起来很好,你要好好看,争取考中举人。”
“我会的。” 沈砚辞点了点头,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 —— 等他考中举人,一定要告诉她自己的心意,一定要给她一个名分,让她光明正大地站在自己身边。
夜里,雨渐渐停了。沈砚辞坐在桌前温书,苏婉娘坐在他身边,缝补着他被雨水打湿的夹袄。油灯的光映着两人的身影,屋里很安静,只有翻书的轻响和缝补的 “沙沙” 声。
苏婉娘缝补完夹袄,抬头看向沈砚辞,却发现他也在看自己。两人对视了一眼,又慌忙移开目光,脸颊却都红了。空气里似乎弥漫着一股暧昧的气息,比油灯的光更暖,比姜汤更热,让两人的心都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
沈砚辞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他知道,自己对嫂子的感情,再也藏不住了。而这份感情,将会成为他备考乡试的最大动力 —— 他要考中举人,要给她一个更好的未来,要让她成为自己唯一的女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也落在桌上的《乡试策论详解》和缝补好的夹袄上。寒夜虽冷,却因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愫,变得格外温暖。沈砚辞的青云路,也因为这份感情,多了一份更甜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