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逆袭女行长》是“绛云漫卷”的又一力作,本书以皇甫文珍柳青莲吴国栋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职场婚恋故事。目前已更新957853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逆袭女行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正亮要请皇甫文珍周日喝茶,皇甫文珍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毕竟两个人刚刚谈了一下粗线条的相互合作,要把这种合作意向变为合作的实际行动,并做出成效,还是需要两个人坐下来好好地沟通和交流的。
特别是从黄甫文珍这边来说,她考进银行以后,对揽储以外的银行业务,她在学校也学过,知道个大概。
但是,毕竟纸上得来只觉浅,具体的业务操作,她就很隔膜。特别是像保险箱业务,她只知道从业务范畴来讲,这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这个中间业务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繁荣,应运而生的。
如果不是那天偶然遇见周正亮,黄甫文珍甚至不知道她所在的银行,竟然还有保险箱业务。
所以如果要跟周正亮合作,那就必须确切地知道保险箱业务的基本内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是,不但要自己昭昭,自己还要滚瓜烂熟,还要能从中找到切入点。
另外,皇甫文珍也有意给柳青莲搭个桥牵个线。因为黄甫文珍觉得,如果不是柳青莲的那一个电话,那很难说现在皇甫文珍还在不在人世间。所以皇甫文珍是抱着把报恩的心,来认真对待这个事情。
接受了周正亮的邀请以后,黄甫文珍都想好了,到时候一定要把柳青莲叫上。由柳青莲,又想到了老板娘,想到了老板娘这几天的布局。
按照柳青莲的分析,老板娘会在短时间内亮牌的。
对于老板娘,究竟会让自己干什么事情?皇甫文珍其实也是很有期待的。因为即便是从最实用最势利的角度出发,跟老板娘搞好关系,对自己下一步完成储蓄任务,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人脉的具体表现。也正是柳青莲的因素,使得皇甫文珍结识了老板娘,并进一步熟悉起来。而如果老板娘下一步,跟皇甫文珍进一步合作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说,这个人脉关系确立起来了。如果有合适机会的话,这个人脉关系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可是皇甫文珍预期中的老板娘的召唤,并没有到来,而掐指一算,离周日却越来越近了。
不过周五的晚上,皇甫文珍终于等到了柳青莲的电话。“老板娘现在要见你一下,你有时间吗?”
皇甫文珍说,“人家要见我,我即便是没有时间,也要抽出时间。我马上过去。”
还是上次那个小包间,皇甫文珍进去的时候,老板娘已经把饭菜安顿好了。老板娘笑意盈盈地说,“今晚就咱俩,因为要说个正经事儿,咱就不喝酒了,只是吃饭。而且饭菜也简单,就是家常饭。”
皇甫文珍说,“家常饭好,大鱼大肉的,胃也受不了。”
老板娘就说,“你还记得那两个小混混吗?事情就要从他们说起。那两个小混混,其实不只是他们俩,还有几个呢。总之,就是那几个小混混,隔三差五就来酒楼捣乱挑衅。”
“我开酒楼这么长时间,一眼就能看穿他们是来干嘛的。但是又没有办法,不能不让人家进来,你开的是酒楼是饭店,人家来吃饭也是掏钱的,不是白吃白喝。”
“但是,他们跟正常客人的区别也很明显,就是他总要挑你服务人员的毛病,鸡蛋里挑骨头。实在挑不出毛病,就像那天一样,喝酒耍酒疯。”
“他们的耍酒疯只对服务员,并不和其他的客人发生矛盾和争执。所以酒楼拿他没办法,也不好报警,因为你酒楼要营业,如果警车开着警笛,穿着警服的警察到你酒楼来办案子,其他的客人就吓跑了。”
“所以对那些小混混,还要小心应付,还要跟他们周旋,这个很麻烦。当然我们开酒楼各方面也都有点关系,有点背景,通过这些关系我们才了解到,其实那几个小混混,是受人指使,故意来捣乱的。”
“简单点说,离咱们家不远,还有一家酒楼。只是那个酒楼的规模名气,没有咱们这边大,为了竞争,所以他们就派人来捣乱。”
“通过关系找到他们,他们并不承认捣乱,反而说,对咱们这个酒楼的铭牌有意见。咱们不是叫独醒楼吗?他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了,意思是咱们酒量大,别人都喝醉了,咱们还清醒着。既然你酒量大,那我们不服气,要跟你比试比试,所以就派些小混混,到咱们这儿来捣乱。这你就明白了,那天为啥他们要跟我比试喝酒了。”
“如果不理睬他,就这样往下走,也不是不行。但既然他们存心捣乱,你周旋得再好,终归有一天是要出事的,是要出乱子的。到时候出什么样的乱子,多大的乱子?咱也不知道。做生意的嘛,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但遇到者专门来捣乱的,你也得想办法。”
“好在,咱们的关系,两边都能说上话。最后协调的结果,就是比试一下两边的真正酒量,如果人家赢了,那咱们就换一个招牌,不叫独醒楼了;如果咱们赢了,那他们就得彻底服气,从今往后再不派人来捣乱,各家做各家的生意。”
皇甫文珍就好像听一个江湖传说一样,她没有想到,开酒楼做生意,还有这样的竞争。而这样的竞争,竟然被老板娘绘声绘色地讲给自己听。
类似的故事情节,她只是在一部外国的电影中看到过,以为那只是电影中才有的故事情节。可是现在故事情节的主人公之一,竟然会面对面地对自己讲。
当然皇甫文珍也知道,老板娘并不是吃饱了撑的,来跟自己讲八卦故事,从老板娘的口气和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来看,柳青莲当初的分析真的一针见血。
就听老板娘继续说这个事情,“我们实际上已经操作很久了,原来想着,以我的酒量以我的绝招,应付这样的事情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喝酒嘛,一般人的酒量也就是二三两,多一点的,半斤就很厉害了。如果有八两一斤的量,基本上所有的人,就都是你手下败将了。”
“我到了关键时候,配合着我的绝招,喝一斤酒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真的比试酒量的话,人家会规定条件,是不会让你脱离大家的视线的。这样,你就没有了作弊的机会。”
“所以,必须找一个酒量超大的人。这个是需要真实的酒量,真实的超大。因为既然是比试,比的是酒量,比的就是喝得多,但不能喝醉。”
“大家都是开酒楼的,对于宿醉的概念,都也是知道的。所以,双方都要寻找那种宿醉的人。不管酒量大小,最起码他喝下酒之后,当场没有反应,而斗酒的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醉酒。”
“怎么就算醉了?没有一般的醉酒表现,胡言乱语啦,笑骂打人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行动的自主性。比如说,让你自己上楼,或者是下楼梯。能完成规定的动作和楼层,就算你赢了。”
“所以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就必须是宿醉的人,因为正常醉酒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一般也就是一斤左右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而宿醉的人,比如说他有一斤的量,多喝半斤八两,当时也没反应,别人也看不出来,所以赢的机会就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