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脑洞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我不当太子,我要带大唐举国飞升。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富婆收割机创作,以李恪李熙瑶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443352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我不当太子,我要带大唐举国飞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行人调转马头,很快来到那家铁匠铺。
炉火正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一个赤着膊子,汗水淋漓的中年铁匠,正在奋力捶打一块烧红的铁条。
见到这么一群气度不凡,又衣着华贵的人马突然出现在自家铺子。
铁匠老张吓了一跳,连忙放下铁锤,行礼道:
“小……小人张铁柱,见过各位贵人,不知……不知贵人们有何吩咐?”
李恪走上前:“不必多礼,找你打造几件小东西,工钱少不了你的!”
侍卫取来纸笔,李恪寥寥几笔,便画了一个清晰的“U”形铁条图案。
并在U形铁条图案两端,标注了几个小孔。
李恪指着图纸,仔细解释道:“就用寻常熟铁即可,不需百炼精钢!”
“大小嘛,和马蹄差不多……厚度约莫……”
听着李恪详细解说,老张渐渐清晰起来。
他打了半辈子铁,农具、刀剑都打过。
这马蹄铁的造型虽然前所未见,但工艺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老张当即拍着胸脯,信心十足地保证道:
“贵人放心!这物件简单!小人这就开炉!保管给您打得妥妥帖帖!”
“好!速去打造!要四个!”李恪点头。
半个时辰后。
老张用铁钳夹着四个马蹄铁,拿着一把方头短钉,恭敬送了过来:
“贵人,您要的东西,打好了!您瞅瞅!”
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立刻围了上来,拿起马蹄铁反复掂量。
入手沉甸甸的,形状弯曲,正好能卡住马蹄。
边缘打磨得还算光滑,几个钉孔清晰可见。
“这就是马的靴子?”
程咬金捏着马蹄铁,满脸的惊疑不定:
“就这么个铁圈圈?钉在马脚上?马儿能乐意吗?还能跑得动?”
“看着是挺稀奇,但这玩意儿,真的有用?”尉迟恭也皱眉表示怀疑。
这硬邦邦的铁家伙,怎么看,怎么别扭。
“父皇,诸位国公,行与不行,一试便知!”
李恪指挥着侍卫,从马队里选了一匹较为温顺的驮马,又请铁匠老张帮忙。
过程不复杂,却看得李世民等人心惊肉跳。
李恪让人抬起马腿,清理掉钓蹄底的老茧和泥垢。
然后将马蹄钉,从马蹄铁预留的孔洞中,钉入马蹄角质层的特定位置。
马儿极不习惯,不安嘶鸣着,不停尥蹶子。
几名侍卫死死拉住马头和马缰,不让它动弹。
很快,第一个马蹄铁被牢牢钉在前蹄上。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钉完四个马蹄铁,李恪又让人用锉刀稍微打磨了一下边缘,防止刮伤。
“这就……好了?”
程咬金盯着马的蹄子,看着那闪着金属光泽的马蹄铁,感觉无比新奇。
“老夫来试试!”
尉迟恭是个急性子,不等别人反应,翻身上了那匹钉好马掌的驮马。
“敬德,小心些!”李世民忍不住提醒道。
“陛下放心!”
尉迟恭一抖缰绳。
“驾!”
驮马迈开步子,在土路上奔跑起来,蹄子落地时,发出“嗒嗒”的响声。
看得出来,马儿刚开始有些犹豫和不适。
但走了几步后,似乎渐渐适应了这种触感,跑得越来越快,频率越来越高。
“钉钉铛铛……”
马蹄铁与碎石碰撞,发出一连串金铁交击之声,偶尔都有火星溅起。
尉迟恭策马跑了一圈回来,猛地一勒缰绳。
骏马人立而起。
前蹄那对崭新的马蹄铁,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显得格外神骏。
“陛下!”
尉迟恭翻身下马,脸上带着激动和震惊:
“神了!真是神了!这马蹄铁太管用了!”
“马跑起来又稳又快,踩在石子上一点事没有!这蹄子就跟铁甲似的!”
“好东西!”
“真是好东西啊!”
哗!
李世民、程咬金、魏征等人李恪围了上去。
只见那马蹄铁,牢牢包裹着马蹄底部,虽然沾了些泥土,但丝毫未损。
抬起马蹄。
可以看到蹄铁,完美保护了脆弱的马蹄角质。
使其免于直接和地面摩擦、碰撞、碎裂。
“竟……竟真有如此奇效?”魏征惊叹。
“陛下!天佑我大唐啊!此物若推广全军,战马的损耗将大大降低!”
程咬金激动得满脸通红,围着那匹马转来转去,两眼都在放光。
李世民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精光。
他是马上皇帝,深知战马意味着什么。
更清楚马蹄损耗,是何等巨大的困扰。
每年因为马蹄磨损、开裂,而淘汰、死亡的战马,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小小的马蹄铁,其战略价值无法估量!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恭、魏征、长孙无忌及在场所有人!显圣值+800!】
听着系统的提示音,李恪心里乐开了花。
区区四个马掌,竟然带来了800显圣值。
看来马掌带来的震撼,远超诗词歌赋。
想想也对。
在古代。
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年因马蹄损耗,而损失的战马不计其数。
马掌虽然不起眼,但它的价值却无法估量。
著名的波斯沃斯战役中,查理三世就因战马的一颗马蹄钉脱落,导致马蹄铁随之掉落。
最终与战马一同摔倒在地,被敌人俘虏。
这一现象,在西方有一句谚语为证:
丢失一个马钉,可能失去一个马蹄;而失去马蹄,则可能亡掉一个国家。
马蹄铁……真乃神物!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目光灼灼看向李恪:
“恪儿!你是如何想到,给战马钉上马掌的?”
这一刻。
什么诗才,什么箭术,都被这小小的马蹄铁,带来的冲击暂时掩盖了。
李恪心里喜悦,脸上却装得很是平静。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决定用一个高大上的典故,来包装这“灵光一现”。
这样既能提升格调,又能暗合帝王心术。
“回父皇!”
李恪回道:“儿臣此番灵感,说来有些牵强,却是源自读书时的一点感悟!”
“读书?”
李世民等人面面相觑,这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父皇应知道,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
李恪微笑问道。
李世民闻言一愣,怎么突然扯到商纣王了?
心里虽然疑惑,但李二还是点了点头:
“纣王暴虐,天下共知,朕自然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