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声响起,屋里的人显然没料到。
门一开,陈母怔了下,目光在女儿和身边的男人身上来回扫过,像是愣住,又像是突然慌了手脚。
“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家里乱得很。”嘴上是埋怨,眼角却已经笑开。
她声音温润,侧身让开通道,“快进来。”
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意外,目光关切地落在陈佳怡脸上,“外面很热吧?”
周景澄把手里的袋子往前递:“怕您麻烦,就顺路买了点水果。”
“景澄,你来妈妈这里还买什么东西,太见外了。”
周景澄微微颔首,语气尊敬:“妈,一点心意。突然过来,希望没有打扰您休息。”
“哪里的话,你们来我高兴还来不及。”陈母笑着摆手。
她转身去厨房拿杯子,姿态从容:“我刚泡了金银花,清热解暑的。佳怡,给景澄倒茶。”
“你们先坐着,看会儿电视歇歇。我去简单弄两个菜,很快就好。”
周景澄立刻站起身:“妈,我帮您打下手。”
“不用不用,”陈母连连摆手,态度温和,
“你坐着休息就是最好的帮忙。厨房地方小,转不开身。”她说着,自然地系上围裙,转身走进了厨房。
陈佳怡跟进来,拿起一旁的蒜瓣。
水龙头哗哗作响,陈母垂眼洗着菜,声音混在水声里,不高,却字字清晰:“怎么突然就回来,也没提前说一声。”
“想你了呗。”她顿了顿,声音软了几分,
陈母眯起眼笑,眼角褶子叠起来,似乎故意压低声音:
“真想我?不会是吵架才回来的吧?”
“上次你打电话,他听着了,就说一起回来看看。”
“是么?”
陈母关掉水,拿起刀。刀刃落在砧板上,发出干脆利落的笃笃声。
她没抬头,语气像是随口一提,
“他倒是有心。”
笃笃声没停,她的话也跟着递出来,像另一把更温柔的刀:“三年了。是时候考虑要个孩子了。”
“我们心里有数……”
“有数就好。”
陈母截过话头,语气依旧平稳,却不容置疑,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跑了。现在还能帮你们搭把手,再过两年,”
她顿了一下,刀尖精准地片开一块姜,“你想让我带,我都力不从心了。”
她把切好的姜丝码齐,动作一丝不苟:“工作和家庭不冲突的。景澄那边……你问过他的想法没有?”
这话问得轻描淡写,却像根细针,精准地扎进了陈佳怡心里最没底的地方。
她盯着料理台上清晰的木纹,哑口无言,没有回答。
碗筷摆好,简单的三菜一汤,热气模糊了灯光。
陈母解下围裙,“随便做的,景澄你将就吃。”
周景澄起身帮陈母拉开椅子:“辛苦妈了。看着就很有食欲。”
席间,陈母不再提孩子的事,只是不住地给周景澄夹菜,问些工作是否辛苦,饮食是否规律的日常话,语气温和关切。
周景澄一一作答,态度恭敬有礼,偶尔还会主动提起一两件工作中的趣事,分寸掌握得极好,不让话题冷场。
但陈佳怡吃得有些心不在焉。
母亲刚才在厨房那些话,像细小的石子硌在心里。
她能感觉到,母亲那些关于身体健康,还有那些有意无意关于她同事孙辈的闲聊,
看似随意,实则句句都绕着那个中心话题打转,
用一种更含蓄的方式,将那份期待无声地传递到饭桌上。
她偷偷瞥了一眼周景澄。
他坐姿笔挺,用餐姿态优雅,应对得体,似乎完全没察觉到那温和话语下的潜流,又或者察觉了,只是不动声色,跟她一样装傻。
直到陈母又给他夹了一筷子鱼,状似无意地感叹:
“人老了,就图个儿孙绕膝,热闹。”她笑着摇摇头,眼神却若有似无地扫过两人,
“你们年轻人啊,有自己的想法,我也理解。就是有时候看着别人家……”
周景澄放下筷子,他抬起眼,看向陈母,目光沉静而坦诚,直接接过了话头:
“妈,您的心思我和佳怡都明白。”
饭桌上一瞬间安静下来。
陈佳怡的心提了一下。
他继续道,语气不疾不徐,
“孩子的事,我们确实有在考虑。只是佳怡现在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也刚接手新的工作安排,都想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出个样子来。”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些,更显真诚:
“您放心,等时机成熟了,我们一定会提上日程。到时候,少不了要辛苦您帮忙搭把手。”
这番话,既承认了母亲的关切,又解释了现状,还给出了未来的承诺和对母亲价值的肯定,
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滴水不漏。
不亏是周主任。
陈母眼角纹路倏地舒展开:“你们有打算就好,我就随口一说。”她舀汤的动作明显轻快起来。
……
“不早了,都洗洗休息吧。”她看向陈佳怡,“佳怡,你房间我常打扫,被子都是新换的,让景澄睡你那儿吧。”
“妈,我今晚跟你睡。”
陈母愣了一下,视线在女儿和女婿之间飞快地转了个来回,真的没吵架?
“这像什么话……”
“好。”周景澄的声音平稳地插了进来,“她肯定想跟您说说悄悄话。我没事。”
他甚至极轻微地笑了一下,像是觉得这安排并无任何不妥,反倒坦然得让陈佳怡那点小心思无所遁形。
陈母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对周景澄歉意地笑笑:“那……景澄,委屈你了。卫生间柜子里有新毛巾。”
“不委屈。”周景澄颔首,目光掠过陈佳怡微微抿紧的唇,没再多言,转身便拿着毛巾走向了卫生间。
委屈?分开睡就委屈?
虽然说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但陈佳怡脑子里的黄色废料才是真不少。
陈佳怡的房间不大,是她从小住到大的,
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
他站在房间中央,像审视一个新环境。
书桌上还摆着几本高中教辅,边角磨损得厉害。
墙壁上贴着几张褪色的明星海报,少年人的审美稚嫩又热烈。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床头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