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宫斗宅斗小说——《后宫生崽,我靠以量取胜夺后!》!本书以桑明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安辰许”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24795字,千万不要错过!
后宫生崽,我靠以量取胜夺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新帝选秀那日,太后盯着我圆润的骨盆惊呼:“此女宜男,可旺国祚!”
我轻笑不语,家族世代商贾,唯一的本事就是会生儿子。
第一次侍寝便怀上三胞胎皇子,震惊朝野。
高洁皇后嘲讽:“庶子罢了,岂能与我腹中嫡子相争?”
两年后,我生下第五胎双胞胎,她却因难产再也无法生育。
皇帝开始发愁:“江南富庶之地,都快赏给你娘家了。”
直到那天,我国商人从海外带回高产粮种,解了朝廷饥荒。
满朝文武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我生的不是皇子,而是掌握帝国命脉的活龙脉。
殿选那日,宫墙内的风都带着一股子精心调配过的香粉气,甜腻得让人头发昏。
我垂着眼,站在一众秀女当中,听着前面那些莺声燕语,或娇羞或端庄地报着家世籍贯。父亲砸下金山银海请来的嬷嬷,把我这身反骨的棱角暂时磨平了,塞进了这规整的宫装里,可骨子里那点商贾之家算进骨子里的精明和野性,磨不掉。
轮到我时,我上前,依着规矩跪下,声音平直,没什么波澜:“民女桑氏,家父桑明,皇商出身。”
话音落下,我能感觉到几道意味不明的视线落在我背上。士农工商,商居末流,即便我家因着外祖母和姑姑的功劳被抬了籍,在这群自诩清贵的官家小姐眼里,我依旧是那个浑身铜臭的异类。
端坐高位的太后娘娘,却微微前倾了身子,那双不再年轻却依旧锐利的眼睛,在我身上细细刮过,尤其是在我腰臀处停留了片刻。她脸上渐渐泛起一种奇异的光彩,像是古董商人淘到了绝世珍品。
“抬起头来。”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去。太后盯着我的脸,确切地说,是盯着我的面相端详了半晌,嘴角越咧越大,终于忍不住对身旁的皇帝道:“皇帝你看!这面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尤其是这骨盆……哀家绝不会看错,这是百年难遇的‘旺国宜男’之相!好,好!此女入宫,必能为我皇家开枝散叶,旺我国祚!”
端坐在一旁的年轻皇帝陛下,闻言只是淡淡瞥了我一眼,眼神里没什么温度,像在看一件摆件,随即又敛下眸子,指尖轻轻敲着龙椅扶手,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我心底冷笑一声。旺国宜男?太后娘娘倒是没说错,我们桑家女眷,别的不敢说,生孩子这门家传手艺,确实是顶尖的。外祖母连生四位皇子,姑姑更是十年抱八,稳稳坐牢后位。这门“福气”,如今成了我踏入这黄金牢笼最硬的敲门砖。
“皇帝?”太后见陛下不语,又催促了一声。
年轻的皇帝终于抬了抬手,语气淡漠:“母后既觉得好,那就留下吧。册封为……嫔。”
“桑嫔?”太后微微蹙眉,似乎觉得位份有些低了,但见皇帝已不再开口,便也罢了,只对我道:“桑嫔,日后要好生服侍陛下,早日为皇家延绵子嗣。”
“臣妾,谢陛下、太后娘娘恩典。”我叩首谢恩,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
起身退下时,我能感觉到身后那些秀女们投来的目光,嫉妒的,鄙夷的,探究的,像无数根细小的针。尤其是站在前排那位,身着最时兴的云锦宫装,满头珠翠,容貌清丽绝伦,眼神却像淬了冰的刀子,毫不客气地在我身上剐了一圈。那是李丞相的嫡女,京城第一才女,也是这次选秀公认的魁首,内定的后位人选。
她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嘲讽弧度,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吐出两个字:“商女。”
我目不斜视地从她身边走过,裙裾拂过光洁的金砖地面,悄无声息。
商女又如何?这后宫,很快就要按我们桑家的规矩来玩了。
因着太后那句“宜男相”,我入宫后的待遇,倒是比寻常嫔妃好了不少,独居一宫,份例也是顶格的。陛下遵循祖制,按牌子召幸后宫。许是太后催促得紧,也或许是他自己也对那“宜男相”存了几分好奇,我入宫不过半月,便承了恩宠。
过程乏善可陈。龙涎香的味道浓郁得让人窒息,年轻的帝王动作间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疏离,完事后便自行起身,由宫人伺候着清理,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
我躺在龙床上,看着明黄色的帐顶,心底一片清明。姑姑的话在耳边回响:“入天家,更要看清。咱们这福气是国本,非是私欲,定要寻个真心盼皇嗣昌茂的君主,若不然,子嗣多了,反惹猜忌。”
当今陛下,登基三载,后宫一无所出。他看起来,可不像是真心盼着子嗣昌茂的样子。不过没关系,他盼不盼,与我生不生,是两回事。
次月,信期未至,太医院院判亲自来请脉,手指搭上我的腕间不过片刻,脸色就变了,猛地跪倒在地,声音都激动得变了调:“恭喜桑嫔娘娘!贺喜桑嫔娘娘!这是……这是喜脉啊!而且、而且脉象圆滑如珠,搏动有力,似是……多胎之兆!”
消息传开,六宫震动。
太后喜得当场赏了太医院上下三个月的月钱,流水似的补品送进了我的寝宫。陛下闻讯,倒是亲自来看了一眼,说了几句“好生将养”的场面话,眼神在我尚未显怀的肚子上停留片刻,复杂难辨。
高居凤位的那位李皇后,如今也该称她一声皇后娘娘了,倒是沉得住气,按规矩赏了些东西下来,不咸不淡的。只是听说她宫里的瓷器,换了一批新的。
怀胎十月,我这肚子大得惊人,低头都看不到自己的脚尖。行动日益不便,但精神却极好,吃嘛嘛香。太后恨不得把我捧在手心里,宫人更是十二个时辰不错眼地盯着。
临盆那日,产房内外跪了一地的太医和稳婆。阵痛来得又急又猛,我咬着软木,汗出如浆,脑子里却异常清醒。听着稳婆带着哭腔的惊呼“看见头了!娘娘用力!”,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太后焦急的踱步声,我憋足了一口气。
第一个孩子嘹亮的哭声响起时,外面静了一瞬,随即是震天的贺喜:“恭喜娘娘!是位皇子!”
我缓了口气,积蓄着力气。
紧接着,稳婆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还、还有一个!娘娘!再用劲啊!”
“恭喜娘娘!又是位皇子!”
当第三个孩子的哭声紧接着响起,产房内外,死一般的寂静。连贺喜都忘了。
过了不知多久,才爆发出几乎要掀翻屋顶的狂喜呐喊:“三胞胎!桑嫔娘娘诞下了三位皇子!天佑我朝!天佑我朝啊!”
陛下闻讯,丢下御书房的朝臣,直接闯到了产房外,听着里面嬷嬷语无伦次的报喜,他脸上那惯常的淡漠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震惊,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一种沉甸甸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狂喜。
“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亲自去了太庙告祭列祖列宗。
我因诞育皇嗣有功,直接被晋封为妃,是为桑妃。
赏赐如潮水般涌来,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堆满了库房。按照太后先前“唯子嗣论尊卑”的承诺和“诞下皇子,其外家赐爵”的懿旨,我那商贾出身的父亲,得了个三等承恩侯的虚爵,虽无实权,却是实打实的跃入了勋贵行列。
我躺在柔软的床榻上,看着乳母怀里那三个皱巴巴、红通通,却精力旺盛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嘴角缓缓勾起一个极深的弧度。
开局,不错。
洗三礼办得极为隆重,几乎赶上了嫡子的规格。后宫嫔妃,前朝命妇,能来的都来了,个个脸上堆着笑,说着吉祥话,眼神却不住地往我身上瞟,那里面有羡慕,有嫉妒,更有深深的忌惮。
皇后也来了。她穿着一身正红色凤穿牡丹宫装,仪态万方,被一群宫人簇拥着,缓缓走到我榻前。她生产在即,肚子也已隆起,脸上带着一种属于嫡妻正室的、居高临下的雍容。
她看着我,唇角弯着完美的弧度,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桑妃妹妹真是好福气,一举得三男,真是天大的喜事。陛下和太后娘娘不知多高兴呢。”
我微微颔首,语气恭顺:“皇后娘娘谬赞了,是陛下和太后娘娘洪福齐天,臣妾不敢居功。”
她的目光落在我身边并排摆着的三个摇篮上,眼神有那么一瞬间的幽暗,快得让人抓不住,随即又漾开更深的笑意,轻轻抚着自己高耸的腹部,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与轻慢:“妹妹福气虽好,只是……到底是庶子。这皇室血脉,最重的还是嫡庶之分。本宫腹中这孩子,才是陛下名正言顺的嫡出。日后这东宫之位,乃至……呵呵,现在说这些还早,妹妹且好生养着身子才是正经。”
她身边的掌事宫女立刻附和道:“娘娘说的是,嫡子尊贵,乃国之根本,岂是寻常庶子可比的?”
满殿的命妇嫔妃都屏息凝神,眼神在我们两人之间逡巡,等着看我的反应。
我抬起眼,看着皇后那张精致却掩不住刻薄的脸,忽然笑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内殿:“皇后娘娘教训的是,嫡庶自有分别。臣妾出身微贱,比不得娘娘高贵。只是……”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三个睡得正香的儿子,语气轻快又无辜,带着点商贾之家算账时的精明:“臣妾别无所长,就是这点生养的微末本事还拿得出手。一个庶子比不得嫡子尊贵,那三个呢?若是不够,五个,七个呢?臣妾年轻,身子也好,想来日后,总还能为陛下再添几位皇子的。”
我歪了歪头,看着皇后瞬间僵住的笑容,和那骤然失血的脸色,慢悠悠地补了一句:“毕竟,臣妾家里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能……以量取胜了。”
“你!”皇后胸口剧烈起伏,指着我的手指微微颤抖,那完美的雍容面具彻底碎裂,露出底下的气急败坏。
她身边那个多嘴的宫女还想说什么,被皇后狠狠一眼瞪了回去。
满殿死寂。
那些命妇们低着头,肩膀却微微耸动,显然憋笑憋得辛苦。谁也没想到,我这个新晋的桑妃,竟敢如此直白、如此……不要脸面地怼上中宫皇后!
皇后最终什么也没说,铁青着脸,扶着宫女的手,几乎是踉跄着离开了我的寝宫。
看着她狼狈的背影,我缓缓靠回软枕上,接过宫女递上的补汤,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争?我才不跟你争。
我要的,是碾压。
月子坐得舒心畅意。三位皇子的满月宴,更是办得空前盛大,陛下亲自赐名,皇长子承瑞,皇二子承璋,皇三子承珏。
我专心养孩子,调理身子。有太后这尊大佛护着,有三位皇子傍身,后宫那些明枪暗箭,暂时还射不到我身上。
期间,陛下偶尔会来看看孩子,对我这个生母,依旧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样子。但我能感觉到,他看我的眼神,少了最初的淡漠,多了几分审视,几分……估量。
他似乎开始真正意识到,我这个“商女”出身的妃子,和他后宫里的其他女人,是不一样的。
不过两年光景,调养得宜的身子再次传来了喜讯。这一次,是双胞胎。
消息传出,六宫已然麻木。
皇后那边,却在我怀胎八月时,终于发动了。听说生产过程极为不顺,折腾了一天一夜,才勉强生下一位公主,而皇后本人,却因产后血崩,伤了根本,太医断言,此生再难有孕。
她寄予厚望的嫡子,终究是成了泡影。
我听着心腹宫女的禀报,轻轻抚着自己硕大的肚子,感受着里面两个小家伙活泼的胎动,无声地笑了笑。
真是,可怜呐。
十月足月,我再次顺利产下双胞胎皇子,皇四子承珣,皇五子承琩。
晋封为贵妃的旨意紧随而至,赏赐更是翻了几番。而按照太后的承诺,我那承恩侯的父亲,爵位又往上升了一等,成了二等侯,食邑也增加了。
宫里宫外,已是议论纷纷。
“这桑贵妃……莫不是送子观音转世吧?”
“两年抱五!这才入宫多久?三位皇子,两位皇子!我的天爷!”
“皇后娘娘只得了位公主,还……唉,日后这后宫,怕是桑贵妃的天下了。”
“何止后宫?你没见陛下最近愁的?皇子们的份例开销尚能支撑,可这赏给桑贵妃外家的爵位和食邑,都快把江南的富庶之地划拉完了!”
“听说户部尚书都快哭晕在值房了,天天抱着账本去找陛下诉苦。”
“以量取胜……桑贵妃当初这话,竟不是玩笑……”
又一次宫宴。
如今宫宴,我们桑家的皇子公主,确实能坐满一席了。我身边围着五个活泼好动的儿子,最大的承瑞已经会摇摇晃晃地走路,咿咿呀呀地叫着“母妃”,另外四个小的也被乳母抱着,粉雕玉琢,看得人心都化了。
帝后高坐上位。陛下看着我这热闹的一桌,眼神深沉,嘴角似乎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却又带着点难以言说的烦恼。
而皇后,自从生产后便沉寂了许多,今日强撑着出席,脸色依旧苍白,穿着厚重的皇后朝服,更显得形销骨立。她看着我这边的热闹,看着陛下偶尔落在我儿子们身上的目光,那眼神,像是淬了毒的针,冰冷又怨毒。
她身边,只孤零零地坐着那位体弱多病的小公主。
宴至中途,许是觉得气氛过于沉闷,一位依附皇后的老宗亲,端着酒杯,笑着对陛下道:“陛下,桑贵妃连番诞育皇子,实乃社稷之福。只是……皇子们日渐长大,这教养之事亦不可轻忽。听闻贵妃娘娘出身商贾,于诗书礼仪上恐怕……日后皇子们开蒙,还需皇后娘娘多多费心教导才是,毕竟,嫡母为尊。”
这话看似关心皇子,实则是在暗指我出身低微,不配教养皇子,想借皇后的手来分我的权,压我一头。
皇后闻言,精神微微一振,端起酒杯,勉强笑道:“皇叔所言极是。桑贵妃为皇家开枝散叶,功劳甚大,教养皇子辛苦,本宫身为嫡母,责无旁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我正拿着一个精致的金铃,逗得怀里的承琩咯咯直笑,闻言,头也没抬,只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有劳皇后娘娘费心。不过,臣妾虽读书不多,却也明白一个道理。”
我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那位老宗亲,又转向脸色微变的皇后,最后落在高深莫测的陛下脸上,唇角弯起一个天真又残忍的弧度:
“孩子嘛,还是自己生的,教起来才更贴心。您说是不是,皇后娘娘?”
“噗——”不知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又赶紧憋住。
皇后的脸色,在那一瞬间,由白转青,由青转紫,握着酒杯的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浑身都在微微发抖。她死死地盯着我,那眼神,像是恨不能将我生吞活剥。
陛下轻轻咳了一声,打断了这凝滞的气氛,淡淡道:“贵妃说得也有理。皇子们年幼,暂且由生母抚养便是。”
宴席继续,只是气氛,彻底冷了下去。
皇后没多久便称病提前离席了。
我依旧逗弄着孩子,享受着席间众人或敬畏或讨好的目光。
今年开春,我再次诊出喜脉。如今,又是一对皇子呱呱落地。
皇六子承瑾,皇七子承璘。
七位皇子。
陛下面前的太监红人,如今见到我,脸上的笑容都堆成了菊花,却又带着显而易见的为难,私下里跟我宫里的总管嘀咕:“陛下最近总是忧愁,那桑娘娘太能生了,各位皇子的份例开销尚且够用,只是按旨意要赏的爵位和食邑,快把江南富庶之地都分完了。户部那边,都快揭不开锅了……”
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成了六宫笑谈。
只有一个女儿的皇后也彻底傻眼了,听说在我生产那日,她砸了自己宫里所有能砸的东西,然后一病不起。
我靠在贵妃榻上,听着窗外孩子们嬉闹的声音,看着内务府新送来的、比皇后份例还要精细的用度单子,满足地叹了口气。
这才到哪儿?
江南的富庶之地赏完了?没关系。
我们桑家,最不缺的,就是地,和能下金蛋的“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