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角是萧然的小说《开局穿越大梁王朝,我无敌啦》是由作者“爱吃醉枣的马翠莲”创作的历史古代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114381字。
开局穿越大梁王朝,我无敌啦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从京郊别庄返回靖北王府的路上,马车内的气氛与去时截然不同。去时还有几分探望长辈的轻松与苏清月的小紧张,此刻却只剩下一种沉重的静谧。
萧然闭目靠在车壁上,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着,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那封绝笔信上的每一个字——“北境之事,疑点重重”、“王副将临终所言‘鹰目’二字”、“恐非外敌,乃萧墙之祸”……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他原本以为只是商业与权谋博弈的心湖,掀起了关乎生死、家族、甚至王朝根基的巨浪。
苏清月坐在他对面,看着他紧蹙的眉头和抿成一条直线的薄唇,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疼。她轻轻将一杯温热的茶水推到他手边,低声道:“喝点水吧,从出来你就没说过话。”
萧然缓缓睁开眼,眸中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他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只是握在手中,感受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暖意。
“我没事。”他声音有些沙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是关于……老王爷的事吗?”苏清月试探着问。库房里那封信的内容太过震撼,她至今心绪难平。
萧然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物,仿佛要穿透时空,看到十几年前那场改变了他(原主)命运,也改变了整个靖北王府命运的北境之战。
“对我那位‘父亲’,我了解得很少。”萧然缓缓开口,既是对苏清月说,也是对自己梳理线索,“原主的记忆里,他是个威严、忙碌、甚至有些疏远的形象,常年镇守北境,偶尔回京也是匆匆数日。只知道他战功赫赫,是先帝倚重的边关大将,被誉为‘大梁北柱’。”
苏清月安静地听着,她知道萧然需要倾诉,也需要理清头绪。
“永昌三十八年秋,”萧然的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追溯感,“北狄大举犯边,势头凶猛。先帝命我父亲为主帅,统兵十万,北上迎敌。战事初期,还算顺利,父亲用兵如神,接连击退狄人几次进攻。但后来……据官方战报和流传的说法,是父亲在一次追击残敌时,因座下战马突然受惊,冲入沼泽,连人带马陷落,尸骨无存。主帅意外陨落,军心大乱,导致后续战事失利,虽未让北狄突破防线,但我大梁也折损了不少兵马,元气大伤。”
这是众所周知的故事版本。一个意外,一个悲剧英雄的落幕。
“但现在看来,”萧然的声音陡然转冷,“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是谋杀!是针对我父亲,甚至可能是针对整个靖北王府的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他转过头,看向苏清月,眼中锐光毕露:“信中提到‘王副将临终所言’,这个王副将,如果我没记错,是父亲麾下最信任的副将之一,也是在那场战斗中一同‘失踪’的。他临死前提到了‘鹰目’!”
“鹰目?”苏清月蹙眉,“这是什么?一个组织的代号?一个人的绰号?”
“不清楚。”萧然摇头,“但父亲查到线索指向京中,并且用‘萧墙之祸’来形容!萧墙之祸,祸起萧墙,意思就是内部的祸患!他怀疑的不是北狄,而是来自大梁内部,来自京城高层的黑手!”
这个推断让苏清月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真是这样,那幕后黑手的能力和地位,将高得可怕!是为了兵权?为了打压功高震主的靖北王府?还是牵扯到更复杂的皇权斗争?
“还有那柄剑,”萧然继续道,“‘惊鸿’。我检查过了,是把难得的好剑,但更特别的是剑格内侧,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与花纹融为一体的刻痕,像是一只……展开翅膀的鹰隼图案。”
鹰!又是鹰!与“鹰目”似乎隐隐对应!
苏清月立刻反应过来:“难道这‘惊鸿’剑,本身就和‘鹰目’有关?是老王爷查案的信物?或者是……对方想要寻找的东西?”
“都有可能。”萧然眼神深邃,“父亲将信和剑藏得如此隐秘,连母亲和周嬷嬷都不知道,显然意识到了极大的危险。他预感自己可能回不来,所以提前留下了这些,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发现,为他昭雪,或者至少……保住他唯一的儿子。”
说到这里,萧然心中那股不属于他的、源自血脉的悲愤与沉重感愈发清晰。原主或许浑浑噩噩,但他萧然,既然继承了这具身体和身份,就无法对这份沉冤置之不理!
“我们需要知道更多!”苏清月握紧了小拳头,脸上满是坚定,“关于那场战役的细节,关于那个王副将,关于‘鹰目’……一定还有知情者,或者留下了其他线索!”
萧然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这丫头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没错。回府之后,我们要双管齐下。明面上,‘净坊’的生意要继续扩张,积累财富和人脉,这是我们安身立命和追查真相的基础。暗地里,要开始秘密调查父亲当年的旧部,看看还有没有幸存者,或者他们的后人。同时,也要留意京城中,任何与‘鹰’有关的符号、组织或人物。”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地补充:“但要绝对小心。对方能在十几年前策划如此缜密的阴谋,害死一位战功赫赫的王爷而不露破绽,其势力必然盘根错节,耳目众多。我们稍有不慎,就可能打草惊蛇,引来杀身之祸。”
苏清月用力点头:“我明白!我会小心的!”她知道,从发现那封信开始,他们面临的危险等级已经完全不同了。
马车驶入京城,喧嚣的市井之声再次传入耳中。但萧然和苏清月的心,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与这热闹的人间烟火格格不入。
回到靖北王府,萧然立刻将自己关进了书房。他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规划接下来的每一步。
他首先回忆并梳理了原主所有关于父亲的零碎记忆,试图从中找到被忽略的细节。可惜,原主实在太过顽劣,对父亲的事情关心甚少,记忆大多模糊。
接着,他让老王头悄悄去查靖北王府旧日的档案,看看有没有关于永昌三十八年北境之战的只言片语,或者父亲麾下重要将领的名单和去向。
老王头很快带回了一些泛黄的文书。大多是些粮草记录、军械清单等琐碎文件,关于那场战役的核心记录几乎没有,似乎被人为清理过。但在一些旧日的赏罚记录和人员名册中,萧然还是找到了一些名字。
王副将,全名王罡。籍贯并州,出身寒门,因作战勇猛被萧擎一手提拔,是其绝对心腹。战死(失踪),无子嗣,家乡似乎还有老母,不知是否尚在。
还有其他几位主要将领,大多在那场战斗中阵亡或随后因伤退役,散落各地,音讯不明。
线索似乎又断了。
萧然并不气馁,他知道追查十几年前的旧案绝非易事。他将这些名字和信息默默记下,吩咐老王头继续通过隐秘的渠道,打听这些旧部及其后人的下落,但务必谨慎,不可张扬。
随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封绝笔信和“惊鸿”剑上。
“鹰目”……京中……
他沉吟片刻,铺开纸张,开始绘制关系图。他将“老靖北王萧擎”放在中心,连接“北境之战”、“王副将”、“鹰目”、“京中势力”、“萧墙之祸”等节点。又将目前已知的可能对手——“太子”及其关联势力标注在一旁。
太子……他打压自己,是因为忌惮自己的商业才能和可能脱离掌控?还是……与当年的旧案有关?太子如今二十出头,十几年前他还只是个孩童,不太可能是主谋。但他背后的势力呢?皇后母族?其他觊觎皇位的皇子背后的力量?
迷雾重重。
接下来的几天,萧然表面上一切如常,处理“净坊”事务,与苏清月商讨新香型的开发,甚至还应几位官员的邀请,参加了两场不痛不痒的诗会,言行举止与往常无异,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往事的追查之意。
暗地里,他却让老王头动用了一些早年安插的、不为人知的暗线,开始从市井江湖、三教九流之中,打探任何与“鹰”有关的隐秘消息。同时,他也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一些与兵部、枢密院有关的低阶官员,以探讨边贸、询问北境风土人情等不易引人怀疑的理由,旁敲侧击地了解当年那场战役的更多细节。
苏清月也没闲着。她利用调制香水的名义,频繁与一些来自西域、甚至更远国度的商人接触。因为她发现,父亲信中提到的一些用于稳定心神、帮助思考的特殊香料(信纸边缘有极淡的残留气味,被她敏锐地捕捉到),并非大梁常见之物,反而带有明显的异域特征。她怀疑,父亲当年或许也从其他渠道,获得过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或帮助。
这晚,月明星稀。
萧然独自在书房,对着一幅详细的大梁北境地图,目光落在当年父亲出事的那片沼泽区域——落鹰涧。
落鹰涧……这地名,是否也暗藏玄机?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苏清月端着一碗安神汤走了进来,轻轻放在书案上。她看着地图上被朱笔圈出的“落鹰涧”,轻声问道:“有发现吗?”
萧然揉了揉眉心,摇了摇头:“地形复杂,官方记载语焉不详。只知道那里沼泽遍布,容易迷失。父亲用兵谨慎,按理说不该轻易涉险……”
他话音未落,书房窗外忽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类似瓦片松动的“咔哒”声!
萧然眼神骤然一厉,反应快如闪电,一把将苏清月拉到自己身后,同时吹熄了书案上的烛火!
书房内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清冷的月光透过窗纸,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一片死寂。
萧然屏住呼吸,凝神细听。窗外,只有夜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仿佛刚才那声异响只是错觉。
但他不敢大意。他的手,已经悄然按在了腰间——那里,藏着那柄“惊鸿”剑的缩小仿制品(真品已被他藏在更安全的地方)。
苏清月躲在他身后,心脏怦怦直跳,大气也不敢出。
过了许久,窗外再无任何动静。
萧然缓缓松开按剑的手,但眼神依旧冰冷锐利。他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庭院中空无一人,只有月光如水。
“看来,”萧然的声音在黑暗中低沉地响起,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我们已经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了。”
是因为“净坊”的扩张触动了太多利益?还是因为……他们开始调查父亲往事的行为,已经惊动了隐藏在暗处的“鹰目”?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平静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苏清月走到他身边,借着月光,能看到他侧脸上紧绷的线条和眼中那不容错辨的杀伐之气。
她轻轻握住他微凉的手,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不管是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萧然反手握住她柔软却带着力量的手,感受着那份毫无保留的支持。
父亲的冤屈,母亲的忧虑,暗处的敌人,明处的打压……这一切,都如同沉重的枷锁。
但幸好,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看向窗外无边的夜色,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深邃。
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他倒要看看,这大梁朝的天空,最终会被谁主宰!这沉埋了十几年的血案,究竟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追查,才刚刚开始。而复仇的火焰,已在心底悄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