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回望来时路:八十年代乡村记事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潇湘梅子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李苏梅,《回望来时路:八十年代乡村记事》这本年代 小说目前连载,写了102176字!
回望来时路:八十年代乡村记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好的,阿妈,给钱我,去学校啦。”
李苏梅背好包,等在房门口,吴友桃从裤兜里,掏出她自己缝来装钱的小布袋,抽出两元钱递给她。
“嗯,这个星期你还有饭票,不用称米,也不用买卫生巾,给2块够了吗?”
“够了,阿妈,我走了。”
李苏梅沿着青石板路推着自行车到进村路口时,没有喝酒的李逢元,跟在身后追上来了叮嘱。
“那么远的路,你不要一个人去哦,要约伴啊。”
“我知道,我这就到上团去叫杨梅。”
李苏梅把自行车放在路边,走田埂那里上杨梅家去,好近的,上团和下团之间就隔了一个菜园子。
都属木蓉村,上团寨大多姓杨,叫阿爸是喊“ya亚”第四声,李家堡姓李的也喊“亚”。
下团寨姓吴的是喊“pu仆”,也就只有叫阿爸有区分,其他的称呼大同小异,音调有一点点不一样。
杨梅家住在上团寨中间,有三四条小路可以绕去,李苏梅踮起脚尖远眺,哪条路没人,就往哪条路走,可以不用跟人打招呼。
稍微走快一点,十分钟的脚程就到了杨梅家,路上碰见人,把头一低,只要不对视,就装作看不见,跑过了。
一路小跑,没一会就到了,她们家是湘西传统的三开间,进堂屋,右手边那间是她家,左手边那间是她大伯家的。
李苏梅刚跨过堂屋的门槛,杨梅的堂嫂从她们屋门后,探出头来,冷漠的扫了李苏梅一眼,没有做声。
那眼神很不友善,看得李苏梅全身一阵发麻,不知道这对视上了,还要不要打招呼。
上前叫一声吧,可第一时间都没叫,人家还瞪自己一眼,心里不得劲。
不叫吧,以后总难免要碰面,李苏梅本想偏头跑进杨梅家里算了,但脑海里一下又浮现出来,李秋云说过的话。
“你见到上团寨的人,一定要打招呼,你要是从他们寨子的鼓楼中间过,
如果两旁都有人坐着,而你不打招呼的话,他们那些大嘴巴立马就会说,
‘你们刚刚有没有见到一头牛过去呀?’然后其他人会轰然大笑。丢死人了。”
李苏梅为了不让别人说她是不会说话的牛,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开口。
“阿姐在家呀。”
在她猴头滚了三次的问候语,最终还是蹦出来了。
声音不大,可杨梅堂嫂原本冷漠的表情瞬间有了变化,脸上迅速堆起了笑容,眼睛也变得明亮起来。
她热情地招呼道:“哎哟,是苏梅上来啦,快进来,杨梅还没炒菜呢。”
杨梅堂嫂的热情劲儿,和刚才冷漠的模样判若两人。
李苏梅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这一声招呼让她堂嫂态度转变这么大。
心里一阵感慨。原来开口打个招呼,就能让别人的态度有这么大的转变。
以前自己总是害怕和人打招呼,觉得那是件难为情的事,总是选择低头躲开,可换来的可能是别人的冷漠或者误解。
就像刚才杨梅堂嫂那冷漠的眼神,让自己心里直发毛。
可当自己鼓起勇气喊了那一声“阿姐在家呀”,堂嫂的态度立马就热情起来,那种热情是真实的,让人感觉很温暖。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这么简单,一个招呼、一声问候,就能打破那层无形的隔阂。
这时,杨梅听到堂屋说话的声音,从她们屋探出头来,喊到:
“苏梅!”
“诶!”
李苏梅听到喊声,赶紧跑过去。
杨梅见到李苏梅都上来邀她了,有些急躁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说道:
“我还没炒菜呢。”
李苏梅看了看她乱蓬蓬的头发,又看了看方桌上的案板,那盐菜还整整齐齐的码在那里。
“你不是还没炒菜,而是菜也没切,头也没洗,对吧?”
杨梅咬着唇点头,“是啊,我刚从渡桥那边的坡上下来,头发也还没洗。”
“你是同你阿爸阿妈,去给奈李树施肥了吗?”
“嗯,我阿妈让我去帮帮忙。”
杨梅的阿爸杨兴栋,比李逢元还要年长5岁,非常的踏实肯干,在他们家的自留地,种植了6亩奈李树。
与杨梅的阿妈每天都在奈李园里忙个不停。杨梅最小的哥哥,在通道县城林中就读,属职业中专,花费也不少。
李苏梅听杨梅去帮忙干活了,心里有些感慨,说道:
“你阿爸阿妈真的很辛苦,种奈李也不容易,能帮就得帮。”
杨梅重重地点点头,“我知道,我阿爸阿妈为了供我和哥哥读书,很辛苦的。”
说着,她挽起袖子,“苏梅,你稍等一会,我这就切菜炒菜,炒完咱们赶紧去学校。”
李苏梅见杨梅啥都没搞定,菜瓶子也没洗,于是主动提出:
“我来帮你切菜,你去洗头,洗菜瓶子。”
杨梅不确定的问道:“你会拿菜刀吗?”
李苏梅赧然一笑,问道:“跟拿砍柴刀有什么不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啦,拿柴刀那是砍坚硬的柴木,要用力气,
刀挥舞起来幅度大,讲究的是干脆利落,一刀下去能把柴砍断。
可这菜刀不一样,切菜得精细,要控制好力度,而且要特别小心,不能切到手指头了。”
杨梅认真解释着。李苏梅听了,觉得好像有道理,但又有些不信邪。
“能有多大区别,不都是用手拿刀嘛,没事,你去洗头吧,我来切,总得锻炼锻炼。”
“好,那我洗头去了。”
李苏梅拿起菜刀,看着案板上的盐菜,深吸一口气,学着平时家里人切菜的样子下了刀。
可这刀到了手里,完全不像柴刀那么听话,切出来的菜粗细不均,有的还差点飞出去。
李苏梅皱起了眉头,心里嘀咕着,还真和拿柴刀不一样。
这时杨梅洗完头回来,看到李苏梅切的菜,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看,我说不一样吧,你切那么长一节,我带去学校,怎么吃啊?来,看我的。”
杨梅接过刀,动作娴熟地切起来,盐菜在她手下变得粗细均匀。
李苏梅默默的看着,把磨出血泡的右掌,藏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