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泉小镇回来后,生活就像是被一层温暖柔和的釉彩所覆盖,变得更加温馨和美好。那种“心安”的感觉,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深深地融入了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不再需要刻意地去安排约会,因为生活本身已经变成了一场最漫长、最浪漫的旅程。周末的清晨,他们会一起去超市采购,在货架间穿梭,挑选着新鲜的食材和生活用品。为了一瓶调味料该选哪个牌子,他们会低声讨论,彼此的意见相互交融,最终找到最合适的选择。
回到家后,他们会一起窝在沙发里,打开一部老电影。当电影中的情节触动心弦时,林如雪会不自觉地靠近墨染,而他则会轻轻地收紧揽着她的手臂,让她感到更加安心和温暖。
即使是各自在书房处理工作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偶尔抬头,视线交汇的瞬间,他们会相视一笑,然后又各自低头继续手头的事情。这种静谧而满足的氛围,在空气中流淌,让整个家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然而,看似平静如镜的湖面,其下却常常隐藏着汹涌澎湃、难以察觉的暗流。这些暗流并非源自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是源自外部世界那无尽的变数和压力。
这外部世界的暗流,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悄无声息地搅动着他们的生活。它可能是社会的舆论压力,也可能是家庭的期望与责任,更有可能是经济上的困难与挑战。这些暗流,虽然表面上看并不起眼,但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部世界的暗流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他们的关系发起了更深层次的考验。这考验,不再仅仅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而是涉及到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价值观和彼此之间的信任。
墨染的公司,在经历了上次跨国仲裁的胜利后,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张期。新的投资、新的合作、新的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他变得比以往更加忙碌,频繁的国内外出差,密集的会议,有时甚至需要连夜处理突发状况。虽然他一直尽力遵守着与林如雪共同规划时间的约定,提前告知,及时沟通,但物理上的分离和精力上的透支,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林如雪理解,也支持。她自己的工作同样不轻松。但理解和支持,并不能完全抵消掉那些独自一人在空旷公寓里醒来的清晨,那些做好了晚餐却只能一个人吃的夜晚,那些想分享一件趣事却发现对方正在另一个时区开会的瞬间。失落感如同细沙,悄无声息地积累。
一次,林如雪接手了一个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案件,为一批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维权。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对方公司背景复杂,态度强硬,过程颇多阻碍,让她耗费了大量心力。终于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案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为工人们追回了大部分欠款。工人们朴实而真挚的感谢,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职业成就感和价值感。
她心情雀跃,第一时间想和墨染分享。电话拨过去,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嘈杂,似乎是在某个机场或车站。
“如雪?”墨染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和急促,“我这边刚下飞机,正在去下一个会议的路上,有点急。晚点打给你好吗?”
满腔的喜悦像是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林如雪握着手机,听着那头隐约传来的催促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好,你先忙。没什么急事。”
挂了电话,她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华灯初上的城市,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刚才那股炽热的成就感,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只剩下淡淡的余温和无边的寂静。她忽然意识到,无论他们的灵魂多么契合,在某些时刻,孤独依然是无法被完全分担的。
墨染直到深夜才打来电话,声音沙哑,充满了歉意:“对不起,如雪,今天实在是太乱了。你下午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林如雪已经洗过澡,靠在床头看书。听到他的声音,心里的那点委屈又泛了上来,但她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就是今天那个法律援助的案子有了好结果,想跟你说一声。”
墨染立刻察觉到了她语气里的不对劲。他沉默了几秒,声音低沉下来:“对不起,我错过了你的好消息。一定很不容易,你做得真棒。”他的赞美真诚,却无法完全弥补当时的缺席。
“嗯,还好。”林如雪合上书,躺了下来,“你那边顺利吗?听起来很累。”
“还好,就是有点棘手……”墨染试图跟她简单说说情况,但林如雪听着他疲惫的声音,忽然不想再让工作侵占这难得的通话时间。
“很晚了,你先休息吧。”她打断他,“这些明天再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墨染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化作一句:“好,你也早点睡。晚安。”
“晚安。”
通话结束,林如雪望着天花板,心里空落落的。她知道他不是故意的,知道他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那种渴望被分享、被见证的瞬间落空的感觉,依旧清晰而具体。
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又零星地发生了数次。有时是墨染错过了他们约定好的视频通话,有时是林如雪生病发烧时,他只能隔着电话干着急,无法在身边照顾。生活的轨迹,似乎因为各自事业的加速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短暂的偏离。
矛盾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悄然爆发。墨染原本答应陪林如雪去看一个她很期待的艺术展,但临出门前,他接到一个越洋电话,一个重要的合作方在项目细节上提出了新的、苛刻的要求,需要他立刻召集团队进行线上会议。
林如雪已经换好了衣服,化好了淡妆,看着他接完电话后歉然又无奈的表情,心里积压了一段时间的情绪,终于忍不住涌了上来。
“所以,又不能去了,是吗?”她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如雪,对不起,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对方突然发难,我必须……”墨染试图解释。
“每一次都很重要。”林如雪打断他,目光直视着他,“我的工作不重要吗?我们的约定不重要吗?墨染,我理解你,支持你,但我不是一件摆在那里,永远不会有情绪、永远会等待的家具!”
她很少这样直接地表达不满,尤其是在他工作的事情上。墨染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眼眶微红、却倔强地挺直脊背的女人,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他这才意识到,那些他以为的“理解”和“支持”背后,她默默承受了多少次失望和委屈。
他走上前,想抱住她,却被林如雪轻轻推开。
“你先去开会吧。”她转过身,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疏离,“工作要紧。”
说完,她径直走回卧室,关上了门。
墨染站在客厅里,听着卧室门轻微的闭合声,感觉那声音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他心头炸响。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忙碌,正在一点点消耗着如雪的热情和耐心,正在他们之间划开一道细微却真实的裂痕。
他没有立刻去书房开会,而是站在原地,久久地沉默着。窗外阳光明媚,却照不进他此刻晦暗的心情。他意识到,他必须做点什么,必须重新找到那个平衡点,否则,他可能会失去这份他视若珍宝的安宁与幸福。这次的“惊雷”,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契机,迫使他去审视,在事业与爱情的天平上,他究竟该如何放置砝码。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