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时序入秋,接连数场暴雨席卷了京畿及周边数省。黄河下游多处决口,淹没农田村庄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开始像潮水般涌向汴京城。城墙根下,窝棚连绵,哀鸿之声时有可闻。

朝堂之上,气氛一如既往地压抑,却又因这天灾添了几分焦灼。

“陛下!”户部尚书李不为手持笏板,一脸“忧国忧民”的沉重,“豫州、兖州等地大水,数十万灾民嗷嗷待哺,恳请陛下速拨内帑,以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灾民聚集,恐生疫病,更易酿成民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当务之急,是即刻开仓放粮,安抚民心!”**

字烟蓉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垂落,遮掩了她眸底的疲惫与厌烦。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她听得太多了。每一次天灾,最终都会演变成向她索要钱财的戏码,而一旦赈济不力,所有的骂名却都要由她来背负。

她冷冷地看着台下这群慷慨激昂的臣子,心中那股无力感再次升起。她这个皇帝,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替他们承担罪责的。

*【又是这样……每次都是要钱的时候想到朕,黑锅甩得比谁都快!”

她能“听”到下方嗡嗡的议论声中,夹杂着某些官员毫不掩饰的贪婪算计——“此次若能经手赈灾款项,上下其手,何愁不能盆满钵满?”**

字烟蓉藏在宽大袖袍下的手微微攥紧。

退朝后,她心烦意乱地回到寝宫,挥退了左右,只留下秦芳在殿外值守。

她揉着发痛的额角,忍不住低声自语,带着几分自嘲和愤懑:

“朕这个皇帝,当得可真够窝囊……好事轮不到,坏事全归朕。”**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换上了便装,带着冷含悄然出宫,径直前往城南的锦绣庄。潜意识里,她觉得在那里,或许能找到一丝不一样的空气。

马车驶入庄子,外面的喧嚣似乎被隔绝开来。她走下马车,看到的景象与上次来时又有所不同。院落更加整洁,新规划的作坊区已经建起了几排结实的工棚,里面人影绰绰,秩序井然。

她没有立刻去找程旭,而是信步走向河边。远远地,她便看到程旭正和一群人围在一起,似乎在讲解着什么。

她放轻脚步,在距离他们大约一百步的一棵大树旁停下了脚步。这个距离,她能清晰地捕捉到那些活跃的思绪。

程旭正站在一处新平整的空地上,面前站着阿福、阿贵以及几十个面带菜色、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期盼的陌生人——显然是新来的流民。

程旭的声音传来:

“……大家不用担心,有把力气的,就去那边帮着修筑堤岸,会泥瓦木工的,跟着李师傅去加固那边的仓房……”**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神情专注而温和。

*【这么多人要吃饭……压力山大啊。不过,人多力量也大,关键是组织和管理……”

他正耐心地给几个看起来像是小头目的人分派任务。

*【以工代赈……老祖宗的智慧还是有用的。总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那样迟早会出事。得让他们有事做,看到希望……”

他心中盘算着:【系统,现在安置了多少流民了?”*

“叮——宿主目前已在锦绣庄登记造册并参与劳作的流民共计一百七十三人……”**

“嗯,先把他们组织起来,修葺庄子本身就需要人手,还有那条小河,也可以疏浚一下……”**

“系统任务发布:‘妥善安置三百名流民,并组织其参与至少一项有益工程(如水利、道路、房舍修缮)。任务奖励:‘优质土豆种薯五百斤’、‘玉米种子一百斤’,积分80点。”

程旭心中一震。

*【太好了!土豆和玉米!这可是解决粮食问题的神器!”

他能感觉到系统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字烟蓉站在树荫下,静静地听着。

【以工代赈……”* 她在心中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睛越来越亮。

【组织流民劳作,而非单纯施舍……此法不仅可解燃眉之急,更能安定人心,防患于未然……他怎么总能想到这些精妙却又切实可行的办法?”*

她看着程旭穿梭在人群中,时而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以示鼓励,时而蹲下身跟老人耐心解释……他对待这些素不相识的苦难之人,竟有如此耐心和善意……”**

这个认知让她心中那股因朝堂纷争而生的郁气,似乎都消散了不少。

她正要迈步走过去,却听见程旭提高了声音,对众人说道:

“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背井离乡不容易!但只要大家肯出力,我程旭在此保证,绝不至于让大家饿死!”**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字烟蓉不再犹豫,走了过去。

“程兄。”**

程旭回过头,看到她,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宇兄来了!”他几步走过来,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和兴奋:“宇兄,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用‘以工代赈’的法子!”**

他快步走到字烟蓉面前,开始阐述他的构想:

“单纯放粥施舍,只能吊命,且易生惰怠,聚集久了,必生事端!”**

他指了指周围:

“这庄子够大,需要修缮整理的地方也多。咱们可以提供食物和暂时的住所,但要求他们参与到庄子的建设和周边的水利工程中来!”**

他眼中闪着光:“有手艺的,比如木工、瓦匠,可以带着其他人一起干;有力气的,可以去疏浚河道,加固堤岸;会种地的,庄子后面还有不少荒地可以开垦……”**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一部分人去西山采集无患子等可以用于制皂的原料,按量折算成钱粮……”**

他越说越激动,几乎忘了掩饰:“如此一来,流民得以安身立命,我们获得了急需的劳动力和潜在的技能,庄子也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这法子一举多得,最关键的是,能把被动救济变成主动创造价值!”

字烟蓉听着他条理分明、考虑周全的计划,再“听”着他心中那些关于如何分组、如何计酬、如何防止疫病传播等具体细节也一一浮现。”**

宇烟蓉的心随着他的话语和心声而跳动。

【他……他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如此周全的对策……”*

这与她在朝堂上听到的那些空洞推诿形成鲜明对比。

她看着程旭,忽然问道: “程兄,若以此法施行,初始所需钱粮,你可有估算?”**

程旭显然早有准备,他从怀中掏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

“宇兄请看,这是小弟粗略计算的方案。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能快速见效的工程入手,提振大家的信心……”**

他详细解释了如何根据流民的体力、技能进行初步分类,并设想了简单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宇烟蓉仔细看着那份计划,越看心中越是惊叹。

【此策之妙,在于变‘耗’为‘产’,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她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程兄,”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程旭,“明日早朝,朕欲将此‘以工代赈’之策,颁行于受灾州县!”**

她这话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程旭闻言,眼睛一亮。

*【她认同了!太好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说道:“宇兄若能推动此策,实乃万千灾民之福!”**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此事千头万绪,需得力人手统筹安排,否则极易流于形式,甚至滋生新的腐败……”**

他说出了最关键的风险。

宇烟蓉点了点头,她自然明白其中的关键。朝中那些官员,有几个是真心想做事的?

但她心中有底了。

次日早朝,当户部尚书李不为再次老调重弹,请求拨发内帑、并由地方官府主持赈灾时,宇烟蓉开口了。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之中:

“李尚书,尔等每每遇灾,便只知伸手向内帑要钱,可曾想过,除了耗费钱粮,还能做些什么?”

她将程旭所述的计划,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朝堂语境,清晰而有条理地陈述出来。

“……与其坐视流民汇聚,徒耗钱粮,不如变‘赈’为‘工’!组织灾民疏浚河道、修筑堤防、整饬道路、开垦荒地!以劳作换取生存之资,既可安顿民心,又可兴修水利,夯实根基,此乃一举多得之良策!”**

她环视群臣,目光最后落在脸色变幻的李不为身上。

“着户部会同工部,即刻拟定‘以工代赈’细则!由……凤凰卫协同督查执行!”**

她直接点明由自己的亲信力量介入,以防官员阳奉阴违。”

大殿之内,一片寂静。

几乎所有大臣都愕然地看向御座上的女帝。

【陛下何时……有此等见识了?”*

“此策……似是前人未曾言之……”**

就连一直老神在在的丞相韩不群,也微微掀开了眼皮,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惊疑。

【她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圣旨既下,各部纵然心思各异,也不得不开始运作。

然而,正如程旭所料,大部分地方官员对此新策要么消极应付,要么暗中抵制。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断他们财路的昏招!

真正的实施,最终还是落在了程旭和锦绣庄这边。

大量的流民被有序地引导至城南。程旭展现了惊人的组织能力,他将人分成若干组,由阿福、阿贵等早期跟随他的人担任组长,按照程旭制定的简单流程,开始了安置和劳作。

程旭忙得脚不沾地,但他心中充满干劲。

“阿福,你带这组人去清理东边那片杂草,注意区分,有些或许可以作为染料原料……”**

夏荷则发挥了她的特长,带着几个识字的流民,建立了初步的名册和工分记录制度。

“夏荷,这边的粮食还能支撑几日?”程旭抽空问道,眉头微锁。人越多,消耗越大。

*【系统任务完成度如何了?”

“叮——宿主已妥善安置并组织劳作的流民达到二百八十六人……”**

程旭看着那些逐渐安定下来、眼中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百姓,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几天后,当安置人数突破三百大关时,系统的提示音准时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妥善安置三百名流民’任务。奖励已发放至系统空间,请宿主查收。”

程旭心中大石落地。

*【太好了!有了这批种子,明年春天就有盼头了!”

他立刻找到宇烟蓉,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

“宇兄!我们在西山那边发现了一些新的野生果子,酸涩难入口,但或许可以用来酿酒?”**

一个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成形。

他找到宇烟蓉,眼中带着兴奋的光芒:

“宇兄,我有个新发现!或许能为我们再开辟一条财路!”**

他拿出几个颜色深浅不一的陶罐。

“这是用山里野果试着酿的,口感还很粗糙,但……或许是个方向?”**

他将几个小陶罐递过去:“一种是清淡些的果酒,另一种……我试着蒸馏提纯了几次,得到了些更烈的东西……”**

他指的正是他用简易设备尝试制作的“烈酒”雏形。

宇烟蓉看着那些粗糙的陶罐,再看看程旭那充满探索欲的眼神,心中不由得一动。

【他似乎总能从困境中找到出路……”*

她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

夜色渐深,锦绣庄内却灯火通明。新的护庄队也开始筹建,由阿贵负责挑选一些体格健壮、品性可靠的流民,进行简单的训练,负责庄内的巡防和秩序维护。

程旭站在新修缮的庄墙上,望着远处蜿蜒流淌的小河,以及在庄内空地上忙碌有序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安置流民、组织生产、研发新品……这一切,都将在这片名为“锦绣”的皇庄之上,徐徐展开。而他和她,都在这片土地上,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心血和……情感。

而此刻,在汴京城内某些深宅大院中,关于女帝突然提出的“以工代赈”之策,以及城南那个日益兴旺的庄子,正开始引起一些真正大人物的注意。棋盘上的棋子,正在悄然增加。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