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想要找一本好看的都市日常小说吗?那么,那十年那十年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武英殿的亮晶晶创作,以范建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让人期待不已。快来阅读这本小说,95927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
那十年那十年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范建他们上的早、中、晚三个班的班次,需要三个月才能再倒回到原始位次。
终于在要过年前的那一个月,范建他们又倒回到了他最喜欢的中班。
中班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优势明显,能完美地避开起来上班时,在路上遭受到的寒冷。
太平镇这个地方冬天极易下雪,而且下起来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那种。
明白人说是因为这地方本身就在小兴安岭的脚下,树木繁茂,空气湿润,具备了下雪需要的条件。
所以一旦赶上下雪,三班的人在下井之前,就需要集体拿上扫把,铁锹去打扫通往井口的斜坡上的雪。
一条是拉煤的车道,一条是人行道。由于天气太冷,每次下的雪根本就化不了,所以就会下一次冻一次,下一次冻一次。如果不及时打扫,雪就会累积叠加,越来越厚,人和车都走不了。
人们喜欢雪的晶莹,却不喜欢它带来的繁重。
范建喜欢中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完整地欣赏到,月亮从亏到盈的过程。
大约从阴历初五、六就能见到月牙,有时候天还没黑下来,天边还有光亮,她就斜斜地调皮地挂在了山边,像一张未谙世事的少女羞涩的掩面的侧脸。
然后她就那么一直羞涩着,不敢见到更多的人,于是就沿着山边转一圈,赶紧跑回家去了。
那个害羞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敢和众人待的时间长了,也敢渐渐地露出脸庞了。
直到阴历十五、六,这个孩子终于长成大姑娘了,笑靥如花,美若天仙。
范建喜欢那轮明月,喜欢她的冰清玉洁,喜欢她的皎洁芳华。
范建是见证者,他见证了那轮明月的阴晴圆缺,她的每一次成长范建都没有缺失,一直都在。
换一种说法,彼此都在陪伴。
范建和家里的通信断断续续,从来没有间断过。当然了,在范建这儿也不能断,家里的人大眼瞪小眼,天天数着日子,就等着他报个平安呢。
再有一个来月就过年了,姐夫有一天突对着大伙儿说,”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啊,咱们过年就不打算回去了,路上的人太多不说,在这儿也能多挣点儿钱。”
“当然了,谁要是想回去就提前打招呼啊,好调下班。”姐夫补充道。
姐夫这句话,算是给那些想回家过年的人判了死刑。他的话应该是代表了老板的意思,他是井长,老板肯定提前和他打过招呼了。
这个消息令范建太意外了,甚至有些愤怒。他上一封信还和家里人说回家过年的事儿,甚至都想好了给家里人买些什么东西。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既然你无力改变,那就只有去遵从的份儿了。
范建在休息时,去找了姐姐,问了下这几个月在她那儿到底存了多少钱。
不止是范建,井口大多老乡发了工资,都要交给姐姐去信用社存上,放在手里不安全不说,也存不下,都花了。
范建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又不买啥东西。也就是每个月的生活费,也花不了几个钱。
然后又利用下班后,倒班时,帮人家装装车,偶尔再替别人值下班。
这样几个月下来,他竟然挣了二千多块钱。
范建对姐姐说,把这二千块钱都给家邮回去吧。
范建上中班,一早吃过饭,姐姐拿上了存折就和范建去了镇里,从信用社取出现金,零零整整装了一布兜子,又去了邮局。
姐姐应该是常汇款,和工作人员都认识,对汇款的程序也是了如指掌。
填汇款单是很麻烦的,需要写汇款人姓名地址,收款人姓名地址,汇款金额需要大小写,需要用圆珠笔写一式三联,需要出示身份证或者出示工作证明等等。
而且这些必须填写正确,绝对不能出错,否则不是邮不走,就是中途把单子又给退回来了。
那个时候已经有身份证了,但在偏远地区还远未普及。所以需要明身份时,还是需要村镇盖了红章的介绍信。幸亏那时候不会造假,否则就真的乱了套了。
你像范建他们这些人往家汇钱,就只能用老板”毕咋呼”的工作证,因为他有公职,要写上他单位的地址,否则邮不了。
而邮到家里的汇款单,需要去大队盖个红章,然后才能去邮局取回现金。
姐姐本身就不认识几个字,所以每次汇款都得麻烦工作人员帮忙填写,而工作人员见这帮打工人也不容易,又怕总填错了反而添乱,所以也乐意帮这个忙。
二千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个大数目了,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资,光汇款的手续费就二十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几天的工资。
这要是在别处,首先你从信用社一次性就提不出来这么多钱,另外邮局也不会给你一次性汇这么多钱。
但这是在太平镇,一个号称”小香港”的地方,一个遍地黑金,挥金如土的地方。
对于这点儿小钱根本就没当回事,人家见的多了去了。
但是根据规定,办事人员还是分成了四笔分开汇的,也就是把二千块钱分成了四个五百。说是怕扰乱了收款方的金融秩序。
范建站在柜台外面,看着那一布兜子现金,看着工作人员在认真地填写的汇款单。
想着这一切都是自己用双手挣来的,
想着自己终于为这个家能做些什么了。
于是,他站在那,欣慰地笑了。
终于,心如所愿。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