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时与舟”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王景琛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266058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求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王景琛全文无弹窗实时更新》就在下方,点即看!
科举,隔壁少爷们又被我卷哭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邹娘子满口应着:“是呢!”
“可是……”
林氏想问,伴读究竟怎么个伴法?三郎去了是不也要入主家的奴籍?
可是眼前这两个,一个是奶娘一个是管事,都是身契投到了主家的人,林氏当着他们的面,没法问的这么直接。
那邹娘子却是个明眼的,也不介意。
只加了解释说:“王家娘子放心,这伴读是咱们庄上正儿八经请去,就像那富家书塾的先生一样!三郎去了也是跟少爷们一般无二的拜师念书,可不是叫你家娃儿去卖身。”
林氏见这邹娘子又宽心又坦诚,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入奴籍卖身,只是陪着少爷读书,那自是比前日里孩子们爷奶来说的强上百倍!
最关键的,三儿自己也能正经念书了!
富氏私塾她和王陆当然知道,可之前他们的送三儿读书的计划里,从来没有考虑过富氏私塾。
那是因为他们清楚,去富氏私塾读书根本就不可能啊!
邹娘子这一番话,可不就把她给砸懵了!
读书……主家请三儿去富氏私塾读书……
这事实在太出乎她的意料,但林氏有一点十分清楚,这件事他们王家必须拿出全部的郑重。
这些思绪在林氏脑中快速闪过,她不失体面的回邹娘子:“多谢邹娘子担待,也感恩主家夫人对三郎的看重。”
邹娘子听完笑笑,话锋一转。
又道:“不过,二夫人也交代了。这几年蒙你们来租种富家的田亩,夫人也清楚你们家的情形。”
“三郎若是去富氏读书,每年几两银子的束脩倒是可以省却,但头一开始的拜师礼,还有往后那长年累月的纸笔书墨花用,这里头的开销,便已然不小!”
“这些都还没说,往后跟少爷们一样去正儿八经科考……”
“因此上,夫人还提了另一个选择——让三郎给少爷做个书童。”
林氏听的心中一惊,却按捺住自己不曾表露。
邹娘子继续说道:“平日多半就住在府上,由庄上的人连他和小少爷一起照管着,总也不会叫他过得差了,小少爷的书童,一年光月银就有二两,往后还能再涨!逢年过节,庄上老爷夫人也少不了要赏。”
“到了府上,就是专陪着小少爷读书,别的辛苦活纵使孩子大了,也不会叫他来干,却是又轻省又体面呢!”
“将来三郎若想脱籍离府自谋个营生,咱们主家也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拦着!”
邹娘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显然私心级也认为,这是更适合王家的选择。
但她一来,首先说的便是伴读,却又该是主家的吩咐。
林氏听完,心中暗暗感慨。
主家夫人这是给了他们两条路。
一个是让三儿清清白白去做伴读,但要他们家从今晚后都掏空了家底来供,一个是轻轻巧巧做个书童,整个王家从此吃喝不愁!
无论如何,主家显然是诚心想要三儿去庄子上,伴着小少爷读书。
富家田产丰沛,佃户足有数百,能这样体面的摊开了说话,还将选择的权力交到王家人自己手中,已是极其难得。
林氏明白好歹,她神色郑重对邹娘子道:“主家夫人的好心,我都明白了。”
“不过,这对咱们家来说,实在是太过重大的事情。你看我家丈夫还在集上,等夜里丈夫回来了,我同他商议过后,再郑重给主家一个答。邹娘子您看,可行吗?”
邹娘子听她话说的周全,也懂得夫人的有心照应。
当即笑着答应道:“那自然成!这样的大事,定少不了家里男人拿事的。”
“我们来前就知晓,三郎他爹王陆白日里难得在家。夫人这才叫我一个妇人,先来同你说话。等你们议定了,就找刘管事回个准话儿!”
林氏见邹氏如此好讲话,也热络的回她:“一定,一定!”
说完了事,两人就准备重新回庄上。
临行前,各自问了问王景琛,这才笑呵呵的走了。
两人一走,二郎头一个说:“娘!若是三儿去给少爷伴读,岂不是也能读书识字了?不光不用像向荣哥那般给私塾交束脩,还能拜举人老爷为师!”
林氏闻言点点头。
她满心的激动还未褪去,林氏转了身,殷殷的看着王景琛。
“三儿,你可真是叫娘……”
她本想说此时的她有多么欢喜,可话到嘴边,却又一转。
“方才邹娘子说,想要叫你去富氏私塾,陪着主家小少爷一起念书,你可愿意去么?”
想了想她又补充道:“读书虽然不用受日晒雨淋、田间耕作之苦,却也是要受些用功之苦的。无论是读书、识字练字、算术,乃至将来的做学问……”
王景琛看着欣喜又忍不住忧虑的林氏,出声道:“娘,这几日去庄子上,我和季礼小少爷日日都写字读书。私塾先生讲的书,书中的故事和道理,我都特别喜欢听!”
“娘,我想读书想识字,想长大成为有出息的人,叫爹娘和哥哥们都过上好日子!”
林氏看着小儿子澄澈坚定的眼神,她知道自己后面的话,都不用再说了。
她满心热腾腾的揉揉小儿子的头:“好,好!”
刘三强和邹娘子两人走时,王家三郎去陪小少爷富季礼读书这事还没坐实。
二人遇到那些打招呼问好的庄上浮客们,都只简单说了句:“小少爷这几日不便叫王家三郎过去玩,一心惦记着,二夫人叫咱们来看看,给三郎送些吃的玩的!”
“过了这两日啊,便再接他去庄子!”
他们确实是带了东西的,来时已经搁在了王家小院。
话里话外,都给足了王家体面。
“这样啊,二夫人真是好心肠,小少爷也是,这样看重三郎!”
浮客们听了,竟然是二夫人吩咐,叫小少爷的奶娘邹娘子亲自来看。
前些日子嚼过舌头的几人,都有些害臊。
嘴上一叠声的说着主家的好,心里头啊,也是羡慕这王家羡慕的不得了。
秦氏和马三听说了这件事,忍住心底的酸意,只不屑的道了句:“谁稀罕那点吃的喝的了,等咱家牛蛋狗蛋有了月钱,那才叫他们一个个的眼红去!”
当天晚上,王家小院难得点起油灯,一家五口齐齐坐在堂屋的木桌子上。
关于主家提出来的,叫王景琛去富家,究竟是给小少爷做伴读,还是做书童一事。
王陆是态度坚决的:“我同意三儿去当伴读。”
书童虽有月银,以后主家还能包了吃喝笔墨书本等一概用度。可就如前头说过的,这个时代的书童,要入籍到主家,以后就是主家的家仆,除非主家恩典,那便再没了清白自由身。
伴读却大不一样。
同样是陪着小少爷读书,可他们三儿却可是堂堂正正的也坐在学堂里,跟主家少爷一样的读书做学问!
这不就是他们王家所求的吗?
再加上白日里三儿的那一番话,王陆和林氏晓得,三儿自己想要的也是自己有学问、有出息,而不是只给少爷们提书箱、磨墨水、焚香打杂。
若说花销,王家夫妻两个,连明年送三儿去县城租住读书的决心都下得了。
更别说这富家私塾,早晚走路便能去,先生是最好的,每年都还可以省下几两银子的束脩!
对夫妻两个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再商量。
今晚这般郑重,全家聚在一起,为的就是问三个孩子的意见。
三儿是去读书的那一个,可是大郎二郎呢?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