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紫禁城,太和殿的琉璃瓦在炽烈阳光下流淌着刺目的金芒。殿内,百官肃立,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压抑的气息。大朝会,帝国最高规格的仪典,今日的气氛却格外不同。
王俊穿着簇新的右院判官袍,补子上绣着精致的鹭鸶纹样,立在太医院官员的队列中,位置颇为靠前。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或明或暗的注视。有好奇,有审视,有因他飞速蹿升而产生的嫉妒,也有对他那些“奇技”的不屑与警惕。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御座之下,丹陛之前。那里,几位皇子依序而立。居首的自然是太子胤礽,面容俊朗,气度雍容,只是眉宇间似乎凝结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与焦躁。其后是年长持重的皇长子胤禔,身形魁梧,眼神锐利。再往后,是几位年纪稍幼的皇子,其中一人,面容清癯,眼神沉静,在诸位兄弟中并不十分显眼,但王俊知道,那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雍亲王,如今的四阿哥胤禛。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御前太监拖长了尖细的嗓音。
短暂的寂静后,吏部一名官员出列,朗声奏报今年官员考核事宜。接着,户部、兵部……各项政务依序呈报。康熙皇帝端坐龙椅,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每每切中要害。
王俊垂首听着,心中对这位千古一帝的掌控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就在朝会接近尾声,众人以为即将散朝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胤礽,忽然上前一步,躬身道:“皇阿玛,儿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太子身上。
“讲。”康熙淡淡道。
“儿臣听闻,太医院右院判王俊,不仅医术精湛,于格物之学亦有独到见解。其所设格物院,虽初立不久,然观其防疫、救治之举,可知此学并非空谈,实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太子声音清朗,语速平缓。
王俊心头微动,太子此言,看似褒奖,实则将他与格物院再次推到台前。
果然,太子话锋一转:“然,格物之学,浩瀚精深,非一人一院之力可穷尽。儿臣以为,既于国有大用,便不当囿于钦天监一隅。恳请皇阿玛下旨,擢升王俊,另择宽敞之地,广纳天下英才,专司格物研究,其所出成果,优先配给工部、兵部及内务府应用,以期能更快造福朝廷,强盛国力!”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太子这哪里是简单的褒奖?这分明是要将格物院独立出来,并赋予其极大的资源和权限,直接与军工、内务挂钩!而王俊,作为格物院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其权柄和地位将随之水涨船高,甚至可能超越太医院!
一时间,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不少官员看向王俊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无比。羡慕、嫉妒、警惕、算计……不一而足。
王俊能感觉到数道锐利的目光钉在自己背上,其中一道,尤为冰冷,来自皇长子胤禔的方向。他心中雪亮,太子此举,表面上是看重他的才能,实则是要将他收归麾下,成为其巩固地位、增强实力的又一枚重要筹码!而此举,无疑也触动了其他皇子,尤其是同样对那个位置有想法的皇长子的利益。
他成了皇子们博弈棋盘上,一枚突然被太子拿起,准备落在关键位置的棋子。
“皇阿玛!”果然,皇长子胤禔立刻出列,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太子殿下爱才之心,儿臣感同身受。然王院判年纪尚轻,格物院亦初立未久,成效如何,尚需时间检验。骤然拔高,恐非栽培之道,反易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于其长远发展不利。儿臣以为,格物院仍可暂设于钦天监下,待其做出更多实绩,再行擢升不迟!”
两位重量级皇子的意见截然相反,殿内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而紧张。一些依附于太子或皇长子的官员,也开始纷纷出言,或支持,或反对。
王俊立于原地,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这场因他而起的争论与他毫无关系。但他心中早已波澜起伏。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在此刻表态。无论支持哪一方,都将彻底卷入夺嫡的漩涡,万劫不复。
高踞龙椅的康熙,面无表情地听着儿子们和臣子们的争论,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直到争论声稍歇,康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太子与胤禔所言,皆有道理。”
他目光扫过殿下众人,最终落在王俊身上:“王俊。”
“臣在。”王俊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格物院之事,朕自有考量。你当下要务,仍是精进医术,打理好太医院与格物院现有事务。至于其他,”康熙语气微微一顿,“待时机成熟,朕自有安排。”
“臣,遵旨。”王俊深深一躬。
康熙三言两语,便将太子的提议和皇长子的反对都搁置了起来,既未同意,也未否定,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但所有人都明白,经此一朝,王俊这个名字,已彻底进入了帝国最高权力斗争的核心视野。
散朝的钟声响起,百官依序退出太和殿。王俊随着人流走出,只觉得那炽热的阳光照在身上,却带着一股寒意。
“王院判。”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王俊转头,只见四阿哥胤禛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脸上带着一丝浅淡的、几乎看不出的笑意。
“四爷。”王俊恭敬行礼。
“王院判不必多礼。”胤禛语气平和,“今日朝会之事,王院判不必过于挂怀。皇阿玛圣明烛照,自有决断。你只需尽忠职守,为朝廷效力便是。”
他话语寻常,仿佛只是随口安慰,但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却似乎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
“多谢四爷提点。”王俊心中凛然,这位以冷面著称的四阿哥,显然也并非对格物院和他本人毫无想法。
胤禛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王俊站在原地,看着几位皇子在侍卫簇拥下各自远去的背影,又抬头望了望那金碧辉煌、却暗藏无数机锋的太和殿,心中一片清明。
这大清的官场,这夺嫡的漩涡,他终究是避不开了。从今日起,他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谨言慎行。而格物院,这块他本想用来播种未来希望的田地,如今也成了各方势力眼中的肥肉。
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已无路可退。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