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一场倾盆大雨毫无征兆地袭来,豆大的雨滴密集地敲打着清虚观的每一片屋瓦。大多数弟子此时都已回到自己温暖干燥的洞府或石室中,或修炼,或休息,不受外界雨声干扰。
然而在清虚观最偏远的西南角,有一间破旧的柴房却无法为其中的居住者提供这样的庇护。这正是李退之的住处——与他”废柴”身份相符的破旧柴房。
“滴答、滴答”——
雨水顺着腐朽的木梁缝隙渗入,在房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洼。李退之拿着一个已经接满水的木桶,小心翼翼地挪到另一处漏水更严重的地方。这是今晚的第四个水桶了,房间内几乎没有完全干燥的地方。
“好在前几日修补了一下屋顶,否则今晚怕是无法入睡了。”李退之自言自语,语气中却没有太多抱怨。
这间柴房原本只是用来储存打扫用具和杂物的,四年前当李退之从小杂役弟子升为正式杂役后,才被分配到这里居住。房间狭小逼仄,约莫只有两丈见方,一张简陋的木床,一个破旧的书桌,再加上一个用来存放换洗衣物的竹篮,就几乎占满了全部空间。
雨越下越大,李退之不得不将自己的草铺挪到相对干燥的角落。他叹了口气,眼神却忽然变得坚定起来。他环顾四周,确认门窗紧闭,没有人会在这样的雨夜突然造访,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掀起床板。
床下有一个精心制作的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防水的木匣。李退之取出木匣,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无价之宝。打开木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数十卷手抄书卷,每一卷都用防水的油纸细心包裹,上面还标注着清晰的标签:《清虚引气诀详解》、《金丹九转要义》、《符箓入门三篇》、《道藏天机节选》……
这些都是李退之这六年来,从藏经阁”借阅”出来并熬夜抄录的道法典籍。作为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他本不应接触这些内容,但他的勤劳和善良让他赢得了藏经阁管事李文瑞的好感,得以有机会偷偷翻阅这些对普通弟子而言都十分珍贵的典籍。
李退之小心地取出最上面的一卷《玄门正法篇补注》,这是他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抄录的,尚未完成。他铺开书卷,点亮一盏昏暗的油灯,开始专注地研读起来。
油灯的微光映照着他消瘦却坚毅的面庞,窗外是漫天风雨,屋内却是一片宁静。李退之完全沉浸在典籍的奥妙之中,时而皱眉,时而释然,偶尔还会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下心得体会。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原来如此,正气乃天地之间最为纯净的能量,非灵气可比……”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就在他专注研读的时候,屋顶的漏水又增加了一处,正好滴在他的书卷上。李退之连忙挪开书卷,用袖子小心地擦拭被打湿的地方,脸上露出心疼的表情。
“差点毁了这么珍贵的内容。”他自责地说道,随后又找来一块干布,垫在头顶上方以阻挡落下的雨滴。
调整好位置后,他继续专心研读。尽管无法修炼,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道法的热爱和追求。在过去的六年里,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取出这些私藏的书卷,研读到深夜。这已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支撑他在清虚观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第三篇讲述的是心性修行,与前面两篇的技法修行有所不同……”李退之边读边思考,不时停下来琢磨难解之处。
在其他弟子眼中,李退之不过是个无法引气入体的废物,整日只能做些打扫、劈柴、挑水的杂役。但没有人知道,在无人的夜晚,他比任何一个同龄弟子都要刻苦用功。他或许无法修炼,但在道法理论的理解上,他已经远超许多已经筑基的弟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雨势渐小,但李退之丝毫没有倦意。他全神贯注地阅读,直到油灯中的灯油即将耗尽,微弱的火苗不断跳动,预示着它即将熄灭。
李退之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很晚了,他抬头看了看窗外,雨已经停了,夜空中隐约可见几颗星辰。他小心地收起书卷,将它们重新包好放回木匣,然后把木匣放回床下的暗格,盖好床板,一切都恢复如初,没有人会发现这个秘密。
就在他准备熄灯休息时,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他警觉地转头望去,只见一抹红影闪过。
“小家伙,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李退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轻声呼唤道。
窗边的竹叶晃动了几下,那只熟悉的小狐狸谨慎地探出头来,明亮的眼睛在黑夜中闪闪发光。见到李退之,它似乎松了一口气,轻盈地跃进屋内,小心地避开地上的水洼,蹦跳到他的床边。
“你也被雨淋湿了吗?”李退之心疼地抚摸着小狐狸湿漉漉的毛发,拿出一块干布轻轻擦拭。
小狐狸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似乎在表达感谢。它环顾四周,看到那些接水的桶和潮湿的地面,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担忧。
“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李退之微笑着说,仿佛真的在与小狐狸对话,”这里虽然简陋,但也是我在清虚观的家。至少,在这里我可以安静地读书思考,不受打扰。”
小狐狸歪着头,似乎在认真聆听。李退之从怀中取出半块饼子,那是他今天晚饭剩下的,本打算明早充饥,但现在他决定与这位小朋友分享。
“来,吃点东西吧。”他将饼子掰成小块,放在床边。
小狐狸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轻轻叼起一块饼子,慢慢品尝起来。李退之看着它吃东西的可爱模样,不禁莞尔。在这个对他充满敌意的清虚观,唯有这只不知从何而来的小狐狸给了他真诚的友谊和陪伴。
“你知道吗,小家伙,”李退之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难得的轻松与愉悦,”今天玄尘子师叔的课我听得很入神。《道藏天机》确实深奥无比,但其中的道理与我最近研究的混沌元气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小狐狸似乎真的能听懂他的话,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神奇的是,师叔居然认为我的’缺陷’可能是一种优势。”李退之继续道,眼中充满希冀,”他说修行之路千万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或许,我无法引气入体,是因为我注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那里繁星点点,在雨后的天空中格外明亮。
“总有一天,我会弄清楚自己的道是什么。”他坚定地说,声音虽然轻柔,却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决心。
小狐狸轻轻地叫了一声,仿佛在表示赞同。它用爪子在地上划了几道奇异的符文,然后期待地看着李退之。
李退之俯身研究那些符文,眉头微皱:”这些符文……似乎是某种上古文字?我在藏经阁见过类似的记载,但具体含义却不太清楚……”
正当他思索时,油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滴灯油,”啪”的一声熄灭了。屋内顿时陷入黑暗,只有从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星光照亮了一小片区域。
“看来是时候休息了。”李退之轻声说道,”明天还要早起。”
小狐狸似乎也明白时间不早了,它跳下床,轻巧地避开地上的水洼,来到窗边。临走前,它回头深深地看了李退之一眼,眼中似乎包含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情感,然后一跃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李退之走到窗前,望着小狐狸离去的方向,轻声说道:”晚安,小家伙。明天见。”
回到床上,他铺好被褥,小心避开漏水的地方。尽管条件艰苦,但他的心却异常平静。这间破旧的柴房承载了他六年的坚持与努力,见证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不放弃的求道之心。
在清虚观的众多弟子中,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被视为废物的杂役弟子,在道法理论的造诣上已经超越了许多所谓的天才。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在这破旧柴房中,无人知晓的夜半苦读。
窗外的夜色渐深,李退之在微弱的星光下慢慢闭上双眼,进入梦乡。梦中,他不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废柴,而是一个翱翔天际的道者,自由自在地游走于云海之间。
而在屋外不远处的树梢上,那只小狐狸静静地注视着这间破旧的柴房,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它似乎在守护着什么,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