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目标地点建模:聋老太太门前台阶及平台。

台阶参数:高度差约15.2厘米,青石材质,边缘磨损度27%,导致棱角圆滑,初始摩擦系数μ1≈0.45。

地面参数:旧青砖平台,表面粗糙度因常年踩踏显著降低,干燥状态下μ2≈0.5。

关键变量:遇水或粥汤等液体后,摩擦系数将骤降至μ2≈0.150.25(基于其微孔隙被液体填充的模型估算)。

光照参数:清晨左右,自然光照度约5080勒克斯,人眼适应此光线需要时间,对脚下微小障碍物辨识能力下降约40%。

一大妈习惯行走路径:固定从中院月亮门至老太太门口。

步态:双手端碗,重心偏高且前倾。根据门口残留日常足迹深度分析显示,她在最后一级台阶前约30厘米处,有约85%的概率会有一个微小的停顿调整,此时右脚承重比达到60%以上,且脚掌与地面夹角偏小,易于前滑。

持物:粗瓷碗,质量约0.4kg,盛满粥后总质量约0.8kg。端持高度约在胸际,一旦脱手,初始动能和势能转化……

聋老太太日常行为痕迹分析。

清晨听到特定节奏的脚步声后,有约92%的概率会在约3秒内开门,并站立在门口内侧约半径15厘米的固定区域内,身体微前倾。

潜在风险源量化:

瓷碗:脆性材料,跌落高度约0.8米时,碎裂成15片不等锋锐碎片的概率>98%。需计算主要碎片分布场。

构建概率推演模型,计算碎片可能落点,聋老太太活动范围,意外死亡最优概率。

最优目标:诱导一大妈在特定点位失衡>碗跌落在特定区域>碎片分布于关键区域>诱导聋老太太在特定点位踩中液体与碎片>滑倒角度与倒地位置符合致命要求。

初始成功率(无干预):<0.1%。过于依赖巧合。

陈默眼神进一步扫视周围,将视线锁定在台阶边上一个断裂石子上面。

引入干预变量A(石子):

椭圆形,长轴约1.2cm,短轴约0.8cm,质量约18g。此形状与质量,在被踩踏时易于移动而非被压实,能有效改变脚底受力方向,引发横向滑动。

基于一大妈习惯性停顿点,精确置于其右脚预期落点前方0.5寸(约1.7厘米)。此距离确保其脚掌在承重初期即与石子发生相互作用,干扰其静摩擦力平衡。

踩中石子后,一大妈重心失衡概率提升至68%。碗脱手概率与之关联,约为65%。

引入干预变量B(枯叶):

略卷曲,表面积约8平方厘米,背面带有夜间凝聚的露水,预估含水量约0.5ml。此水量足以在青砖表面形成局部微观水膜。

聋老太太习惯站立区域中心。计算其开门后,左脚或右脚有超过90%的概率会覆盖此点,此位置处于粥汤泼洒区域。

踩中湿滑叶片后,其足底摩擦系数瞬间降至μ2范围,正常人习惯,受到惊吓后90%概率选择紧急撤步躲避,粥汤泼洒后的地面易滑,叶片进一步减少摩擦,滑倒概率>85%。

碎片分布场预判模拟:

碗从一大妈手中(高度约1m)跌落,考虑其前冲惯性,初始落点可控制在距离门槛20~40cm范围内。

碗碎裂后,最大、最锋利的碎片(通常来自碗壁受力集中点)有超过60%的概率会飞溅向跌落地点的前向扇形区,正好覆盖聋老太太的站立区域。

连锁反应概率推演模拟:

一大妈踩石滑倒>碗跌落预定区域>产生致命碎片>聋老太太受惊后退踩中粥汤滑倒

结果1:颈部恰好撞击致命碎片,锋利碎片边缘刺入后颈至动脉破裂。

结果2:后脑勺直接撞击砖石地面,后脑遭受重击。

结果3:手紧急抓握门框支撑,考虑手中持有拐杖,加老年手速,成功自救概率<10%

综合成功概率经多重变量叠加计算:约92.3%。致死率:91.1%。

“死亡概率大于九十,约等于必死,可以执行。”陈默的嘴角牵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完美犯罪?制造不在场证明?”

“让杀人凶手变成他们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让这场“意外”在众目睽睽下,由他们自己人亲手铸成,这才更有意思。“

陈默蹲下身,动作轻缓得像是不想惊扰尘埃。

指尖在地面上轻轻拂过,将台阶上面的一颗石子往里挪动了七厘米,同时调转了石子的面,使其带角度的一面朝下,放置在了一大妈习惯性停顿脚尖位置。

接着,陈默又从墙角拾起一片边缘略有些卷曲、带着夜露湿气的枯叶,将其置于聋老太太通常站立位置。

叶片背面的湿滑与青砖表面结合,将成为一个微小但足以在惊慌失措时决定生死的增滑区,这让她滑倒的概率在增大30%。。

做完这一切,陈默直起身,走到聋老太太的窗前。

透过玻璃,里面一片漆黑。但陈默冰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这层阻碍,看到那个在睡梦中的老迈身体。

陈默轻声呢喃:“睡吧,睡吧!明天就能体现我为你精心准备的剧本了,你应该会满意的,对吧!”

“呵呵,回去睡觉了,明天早上还要看这场好戏呢!”

似乎是感知到了窗外那冰冷如实质的注视,炕上的聋老太太在睡梦中猛地一个激灵,浑身一冷,无意识地打了个哆嗦,含糊地咕哝了一声,翻了个身,却并未醒来。

陈默收回目光,转身,无声地融入更深的黑暗。

概率之网已经撒下,变量已引入。

剩下的,只是等待必然的结果在现实中上演。

“易中海,好好品尝这份由你妻子亲手奉上的意外吧,这才只是开始。“

第二天一早。

天光未大亮,院子里还是一片灰蒙蒙的。

陈默卡着时间,推开了后罩房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几乎是同时,中院通往后院的月亮门处,一大妈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粗瓷碗,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碗里是熬得浓稠的粥。

“老太太!吃早饭了!”

伴随着一大妈的喊声,聋老太太的房门也“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拉开。

聋老太太披着件旧棉袄,已经站在了门口,浑浊的老眼带着惯有的期盼,望向一大妈来的方向。

也就在这时,傻柱揉着惺忪的睡眼,从中院走了过来,显然是刚起,过来看看他这个奶奶。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