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初秋的风带着麦穗将熟的暖香,拂过吉祥如意家的竹林。

竹叶沙沙作响中,几只半大的毛绒鸡仔在刨食,这是自家小鸡家族新鲜出生的新成员,李如意可稀罕了,每天都重点关照着,拿着小铲子带着它们去挖蚯蚓。

四只雪白的大鹅昂着脖子,像忠诚的哨兵一样,守着自己的居所。

在家和平的过了一周,村里进入了农忙时期,家家户户都开始割稻子,邻居家张叔、刘爷爷都主动帮两小孩收稻子。

轰轰烈烈的收割结束后,几家人一起去打米,为了表示感谢,李吉祥杀了仅剩的公鸡,按照之前奖励的菜谱,按部就班的烧了锅鸡公煲。

虽说味道可能没学到十成十,但色泽鲜亮,麻辣入味,只一锅就俘获了众人的胃,勾的刘爷爷家的小孙子非要拜他为大哥。

李吉祥哭笑不得的收了小弟,几家人在初秋的月色中,十分和谐的吃完了这一餐,抚慰了这段时日,农忙的辛苦。

翌日,把自己改造的牛车赶出来,放上三百斤大米,李吉祥赶着车悠哉悠哉的往大队走。

“诶!这小子鬼主意就是多哈,我也来组装一下,不然太累人了。”张家、刘家、田家都有牛,李吉祥也不用帮忙带粮,也就独自先行一步。

到大队卸货,人来人往的,丰收的情景此时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来,吉祥如意两兄妹正沉浸在这丰收的喜庆,突然旁边有人拍了拍李吉祥,工作人员示意他开了二口,可以去那边排队。

李吉祥到二口的时候,前面人刚走,他直接就卸货称重,一套流程丝滑得很。

“好,共计交粮三百斤,复称无误。”会计笑嘻嘻的扬扬眉,正准备让叫下一个。

李吉祥眉头轻拧,“叔,这交粮应该有条子吧,那万一到时候漏掉了,可不好办啊?”

会计脸色一黑,“你怀疑我的专业?今年新规矩都是不留条,只管在这册子里上写名字算总数。”

李吉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抱着李如意坐着牛车回到家。

“看来这就是陈有田的报复,还是想让一块田出两份粮,手段拙劣。”林隅安淡淡开口。

“但我们也说不了别的,确实我看大家都没条子。”李吉祥苦恼的思索着,脸都皱成了苦瓜。

林隅安嗤笑一声,“自视甚高才会有这种错误,这是国家公粮,岂能任由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不出半个月,我们等的人就会到,到时候一壶开水把他浇熟!”

吉祥如意继续在家维持了以往的生活,不过由于牛已经暴露给大家,就不用喂草,李吉祥拿着课本,就上山放牛去了。

这天天刚亮,因为自家牛偏爱有露水的草,李吉祥一大早又带着牛上山当饕餮,牛吃草他吃新做的白面馒头,留下李如意叼着馒头在家上上下下的喂鸡鹅喂兔子。

李如意在楼上看着渐渐长成大兔子样子的小兔,把他们拎出来,转移到旁边空的隔间,留出空间让种兔们继续生下一窝。

院里被李吉祥扫得不见一根杂草,修补过的窗户纸在风中发出轻微的噗噗声,屋顶新糊的泥巴已经干透,留下平整的痕迹。一切都透着一种在贫穷中挣扎出的、近乎倔强的秩序感。

李如意分完兔子,就下楼蹲在院角的石磨旁,小心地将几株晒得干脆的小蓟叶收进一个用旧铁皮饼干盒改成的“药箱”里。

她的小手灵巧地分门别类,嘴里还念念有词,“止血的…清热的…” 这是苍苍老师教她的宝物,她认识的草药成功帮过田奶奶家的狗蛋,也帮过自己不小心割破手指的哥哥。

她真的做成了村里其他人做不成的事情,不是只会躲在哥哥保护下的小孩了!

此时,村口传来一阵“突突”的引擎声,由远及近。一辆沾满泥点的绿色手扶拖拉机停在了离李家不远的路边。

李如意眼神立刻警惕了起来,这是大队长的车,反身回到屋内,观察起局势来。

从车上跳下四个人:板着脸、眼神躲闪的大队长陈有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黑布鞋,剪着齐耳短发,面容严肃干练的女干部覃敏玲和一个拿着笔记本的年轻眼镜男,旁边跟着的是村里小学的王秀琴王老师,她看着李家小院的方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和担忧。

覃敏玲此行正是之前说好妇联下乡行 也为响应上级号召,在各村调研“特殊家庭”作为典型。

大队部里,陈有田唾沫横飞地推荐了几户跟他关系近、家境也殷实些的人家。覃书记听着,眉头却微微蹙起,跟着的男干事充当助理,及时打断道,“陈队长,困难户里有没有家风好、孩子特别懂事的?我们妇联的工作,更要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家庭。”

陈有田心里咯噔一下,正想搪塞过去,“我们队里困难户就那几家,您也知道…”

一旁的王老师像是鼓足了勇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覃书记,要说懂事…村尾李吉祥李如意兄妹俩,父母都没了,就俩孩子相依为命,当真不容易。特别是如意,小小年纪,为了替哥哥分担压力,听说还自学了点草药,帮过村里好几个娃儿处理小伤小痛,懂事得很。” 张老师点到即止,没提欺压,只强调了孩子的“好”。

覃敏玲的眼睛亮了一下,心下一疼,当下立刻站起来,“父母双亡?孩子当家?还懂草药?走,去看看!”

眼神扫过陈有田,覃书记声音淡淡,“陈队长,这种家庭都不在你们困难户名单里,我想你是欠组织上一个合理的解释!”

陈有田的脸瞬间白了,后背沁出一层冷汗,想拦却找不到理由,只能硬着头皮在前面带路,心里像揣了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

一行人走到李家院门外,却被竹林吸引了注意,绕路走到竹林围栏前,竹竿扎的紧密,荆棘丛在外围张牙舞爪,透着无声的警告。里面几只大白鹅感受的生人气息,立刻伸长脖子,“嘎——嘎——”地高亢鸣叫起来,充满了领地意识。

“小意,在家吗?”张老师生怕吓到孩子,立刻扬声喊道。

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李如意怯生生的小脸。她穿着打补丁但干净的花布衫,小辫子梳得整整齐齐。

看到这么多人,尤其看到脸色难看的陈大队长,她明显瑟缩了一下,但还是小声应道:“王老师好…大队长…好。”

目光落在眼熟的覃敏玲身上,双方都是一副似曾相识的反应。

覃敏玲心下一松,随之又紧攥着,终于找到这两兄妹,看到了真实情况,结果居然更让人心疼。

“小意,这是县里来的秦书记和镇里的孙主任,过来关心你们呢。”王老师温和地说。

覃敏玲观察着这个异常整洁却极度贫寒的小院,目光扫过修补过的门窗屋顶,落在鸡鸭鹅井然有序的围栏上,最后停在李如意身上。

这孩子眼神干净,虽然胆怯却不瑟缩,不像许多贫困家庭孩子那样麻木或野性。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