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承平二十五年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然而北疆的空气却并未因季节更替而变得温和,反而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经过数月朝堂上的激烈争吵、权衡与准备,在皇帝力排众议的强势推动下,大周终于下定决心,发动一场旨在彻底解决北狄边患的大规模反击——北伐。

诏书下达,以镇北军节度使、安西大都护李崇睿为北伐大军主帅,节制北疆诸军及从内地调集的兵马,共计十五万,兵分三路,意图扫荡狄庭,犁庭扫穴。而在这场举国瞩目的军事行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任命,莫过于先锋的人选——新晋朔风营主将、以砺石堡血战名动天下的林寒渊,被任命为前军都督,率本部朔风营及配属的其他部队,共计两万精锐,担任全军开路先锋!

这道任命,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部分人的意料。情理之中在于,林寒渊的声望与能力已毋庸置疑;意料之外在于,皇帝和李崇睿竟敢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予一位如此年轻且是女子的将领,其信任与魄力,可见一斑。然而,明眼人都清楚,这既是机遇,更是巨大的考验。先锋胜,则大军气势如虹;先锋若败,则可能牵动全局,而林寒渊,也将从云端跌落。

李崇睿在中军大帐召集诸将,部署方略。他的核心战略是中路主力直扑狄王本部王庭,左右两翼掩护策应。而赋予林寒渊先锋军的战略目标,极其明确且关键:攻占狼山口!此地位于北狄腹地,是连接其东西两部广袤疆域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狄人在此经营多年,建有坚固要塞,驻有重兵。一旦攻克狼山口,便可如同利刃,将北狄东西联系拦腰斩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为后续主力围歼狄王本部创造绝佳条件。

“林都督,”李崇睿目光落在林寒渊身上,语气严肃,“狼山口乃此战关键之关键。狄人必然重兵布防,强攻恐难奏效,且伤亡必巨。陛下与本帅予你先锋之任,望你不仅能攻坚克难,更要智取巧夺,以最小代价,为我大军打开胜利之门!”

林寒渊出列,一身玄甲衬得她身姿挺拔,面容清冽。她并未慷慨激昂,只是平静地躬身领命:“末将明白。必竭尽所能,克复狼山,不负陛下与大帅重托!”

她深知此战非同小可。这不再是守城防御,也不是小规模的奇袭,而是堂堂正正之师,在陌生而广阔的草原上,进行大规模的战役级攻防。这对她的全局观、指挥艺术、后勤保障能力,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到先锋军大营,林寒渊立即召集所有高级将领,包括韩明、王犇,以及配属给她的几位其他营的将领。她并没有急于下达具体的进攻命令,而是首先派出了数量远超常规的斥候队伍,化整为零,多路并进,不惜代价也要将狼山口周边数百里的地形、水源、狄军兵力部署、巡逻规律、补给线路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同时,她命令部队日夜操练,尤其是针对山地攻坚、长途奔袭等战术进行强化演练。她亲自改良了部分攻城器械,使其更便于拆卸运输,适应草原地貌。后勤方面,她亲自过问粮草辎重的分配与运输序列,确保大军机动性不受拖累。

数日后,斥候带回详尽情报。狼山口守将乃狄王心腹,万夫长巴图,性格勇猛而谨慎,守军约八千,皆是精锐。要塞坚固,正面强攻确实难如登天。

林寒渊站在精心制作的沙盘前,沉思良久。众将议论纷纷,大多主张调动更多攻城器械,寻找要塞防御相对薄弱处进行重点突破。

“不,”林寒渊终于开口,手指却指向了沙盘上狼山口侧翼,那片被标注为“死亡沙海”边缘的广阔区域,“我们要从这里走。”

众将皆惊!死亡沙海,顾名思义,环境极端恶劣,水源奇缺,流沙遍布,被视为行军禁区。狄人也正是因为倚仗这道天然屏障,在狼山口侧翼的防御相对松懈。

“将军,这……太冒险了!大军穿越沙海,若无可靠水源,无异于自寻死路!”一位配属来的老将忍不住反对。

“不是大军,”林寒渊目光锐利,“是主力精锐。我们轻装简从,只带十日干粮和必备武器,利用夜晚和清晨赶路,避开烈日。斥候回报,沙海边缘并非全无生机,有几处隐秘的绿洲和水源点,虽水量不大,但足以支撑我军谨慎使用。”她早已做了极其细致的功课。

她详细解释了她的全盘计划:“此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会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偏师,由王犇率领,大张旗鼓,在狼山口正面佯动,多设营寨,日夜鼓噪,做出调集器械、准备长期围攻的假象,吸引巴图的所有注意力。而我,则亲率一万五千主力,穿越死亡沙海边缘,绕到狼山口的侧后,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計劃。一旦在沙海中迷路或断水,全军覆没并非危言耸听。但若能成功,收益也是巨大的——他们将直接出现在守军防御最薄弱、也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韩明率先表态:“末将愿随将军穿越沙海!”王犇虽更想参与主攻,但也明白佯动任务同样重要,抱拳道:“末将领命!定把那巴图的眼睛牢牢钉在正面!”

计划已定,先锋军如同上紧的发条,开始高效运转。王犇率领偏师率先出发,浩浩荡荡开赴狼山口正面,依计行事。而林寒渊则亲率主力,在一个黎明前的暗夜,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营,一头扎进了那片被视为禁区的荒凉之地。

穿越沙海的历程,艰苦卓绝。白日的酷暑、夜晚的严寒、随时可能吞噬人马流沙、以及对水源的极度渴求,无不考验着这支军队的意志和体力。林寒渊与士兵同甘共苦,亲自探路,分配饮水,以惊人的毅力和事先周密的准备,带领部队在预定时间内,奇迹般地穿越了死亡地带,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了狼山口要塞的侧后方!

巴图果然被正面的王犇牢牢吸引,当林寒渊的主力突然从侧后发起猛攻时,狄军顿时陷入了极大的混乱。巴图仓促分兵抵挡,却哪里挡得住养精蓄锐、士气如虹的周军精锐?

林寒渊指挥部队,一面猛攻要塞侧后,一面分兵阻击巴图派出的援军,同时派人向正面的王犇发出信号。王犇见信号,立刻变佯攻为真打,奋力猛攻关口。

守军腹背受敌,军心崩溃。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狼山口要塞的城墙上,终于插上了大周的战旗!万夫长巴图在乱军中被斩杀。

此战,林寒渊以过人的胆略和精准的指挥,不仅攻克了战略要地狼山口,更以微小代价歼灭了狄军近万精锐,彻底打开了北伐通往胜利的大门。消息传回,北伐大军士气大振,李崇睿亦不得不再次上表,为林寒渊请首功。

“林寒渊”这三个字,至此不再是边关的特例,而是真正成为了威震北疆、名动天下的名将代号。然而,站在狼山口飘扬的周字大旗下,林寒渊眺望着更北方狄王庭的方向,心中并无多少自得。她知道,北伐之路尚长,而此战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在为她赢得无上荣耀的同时,也必然会让某些人,更加寝食难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