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杨秀丽陈建国小说叫什么(瘫痪老公是八级技工免费阅读)

瘫痪老公是八级技工

作者:灵灵的灵啊

字数:118961字

2025-08-03 19:45:01 连载

简介

由著名作家“灵灵的灵啊”编写的《瘫痪老公是八级技工》,小说主人公是杨秀丽陈建国,喜欢看年代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瘫痪老公是八级技工小说已经写了118961字。

瘫痪老公是八级技工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杨秀丽给缝纫机的针头滴了滴机油,“滋啦”一声踩下踏板,针头在布料上啄出细密的针脚。半捆蓝灰色斜纹布堆在脚边,她伸手量了量,嘴角忍不住往上翘——这料子厚实,再赶五十条喇叭裤绰绰有余。这年头喇叭裤正时兴,裤脚裁得宽宽的,年轻人穿上走路带风,前阵子摆在街口的小摊刚支起来,就被抢着买走了大半。只是这半个月熬下来,肩膀像是扛了块铁板,夜里躺下都能听见骨头“咯吱”响。

“妈,喝口茶缓缓。”儿媳妇晓兰端着搪瓷杯进来,杯沿还冒着热气。杨秀丽接过杯子,烫得指尖缩了缩,却舍不得放下,暖烘烘的茶水滑进喉咙,她忽然一拍大腿:“走,晓兰,跟我去趟菜市场!今儿个买条大草鱼,给你们做水煮活鱼!”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鱼摊前的大木盆里,草鱼尾巴“啪嗒啪嗒”拍着水,溅得满地湿滑。杨秀丽指着盆里最大那条:“老板,就这条,称足了斤两!”摊主手起刀落,鱼鳞飞得像碎银,她又蹲下身挑了把水灵的豆芽,青蒜苗得选带泥的,豆腐要嫩得能掐出水来,“晚上让你们尝尝鲜,保准比食堂的大锅菜强十倍!”

傍晚的厨房飘着勾人的香味。陈建国穿着深蓝色工装回来,八级技工的徽章在胸前晃,袖口还沾着机油印子;小儿子家朗跟在后面,工装裤膝盖磨出了白边,刚进门就嚷嚷着饿。大儿子家明趴在桌边看书,鼻梁上的旧眼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眼睛亮闪闪的。女儿美玲最后进门,浅蓝色的厂服洗得发白,手里攥着刚发的工资条,一掀门帘就被香味勾得直吸鼻子。

她瞅见灶台前的妈妈,系着洗得褪色的围裙,正拿着锅铲翻动红亮亮的鱼片,嘴角弯得像月牙。美玲心里暖烘烘的——以前的妈妈总爱坐在门槛上发呆,眼睛红红的,见天儿地唉声叹气,说日子没盼头。可自打什么时候来四平,妈妈像是换了个人,眼里有了光,手脚也麻利了,连做饭都琢磨出新花样。

好像是从妈妈想要要回爸爸的工资开始,还是大哥说要带个媳妇回来开始呢?哎呀,不管了,总之妈妈变好了。

“妈,这啥呀?香得我肚子直叫!”家朗扒着厨房门框,盯着大盆里翻滚的鱼片,青花椒的麻香钻进鼻孔,馋得他直咂嘴。杨秀丽笑着把他推出去:“去去去,洗手去!你爸和你哥都等着呢。”

一家子围坐在方桌旁,杨秀丽先给陈建国夹了块最大的鱼片:“尝尝你老婆的手艺。”

陈建国嚼着鱼肉,辣得直吸气,却连连点头:“嫩!鲜!这麻劲儿钻到骨头缝里了,比厂里食堂的红烧鱼强多了!”美玲夹了一筷子豆芽,辣得眼圈发红,却停不下来:“妈,这鱼咋做的?比供销社的罐头鱼还好吃!”家明推了推眼镜,斯文地抿了口汤:“妈,我头回见鱼这么煮,真是绝了。”

杨秀丽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慢悠悠地说:“跟你们说个事,我这波裤子卖下来,赚了四百多。”

“啥?四百多?”美玲手里的筷子“当啷”掉在桌上,眼睛瞪得溜圆,“我在纺织厂一个月才三十七块,这都顶我小半年工资了!”她一直觉得当工人体面,每月十五号准时领工资,谁知道妈妈在家踩缝纫机,竟比工厂挣得多这么多。

陈建国放下酒杯,眉头皱成个疙瘩:“你这天天熬夜踩机子,身体熬垮了咋整?”

“所以我早想好了。”杨秀丽舀了勺鱼汤,语气稳稳的,“咱家那三间店铺,下个月就收回来了吧?我打算开两家店,一间饭店,一间服装店。”

桌上顿时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虫鸣。家朗嘴里的鱼差点没咽下去:“妈,开店得多少钱啊?咱有那么些本钱吗?”家明推了推眼镜:“妈,您还会开饭店?”

秀丽夹了块豆腐放进嘴里,慢悠悠地说:“你们就说我这鱼做得咋样?”

“好吃!比饭馆的强!”家朗抢着说。

“那我这手艺开饭店,不够格?”她挑眉笑了,“再说我脑子里还有好多菜谱呢,红烧肉得用冰糖炒色,炖鸡汤要放香菇,保准客人爱吃。”

“我觉得妈肯定行。”晓兰往婆婆碗里夹了块鱼,“妈做的菜,街坊邻居谁不夸?”

杨秀丽点点头,转头看向美玲:“美玲啊,纺织厂是稳定,可机器轰隆隆的,你眼睛都熬红了。菜市场哪天不热闹?饭店和服装店要是做起来,比上班强多了。”她把一块鱼肚肉放进女儿碗里,“你年轻,脑子活,服装店交给你管,进货、卖货都由你说了算,咋样?”

陈建国手指敲着桌面,忽然开口:“我这钢铁厂的活儿是铁饭碗,可你折腾这些,要是赔了……”

“铁饭碗也有生锈的时候。”杨秀丽打断他,“你没瞅见厂里这两年订单少了?家明要上大学,家朗将来娶媳妇,哪样不要钱?我这服装店让美玲管,饭店我带着晓兰干,请两个大厨把我的手艺学去,保准能成。”

家明忽然抬起头:“妈,我支持您!我数学好,放假了来算账!”家朗也跟着拍桌子:“我下班早,饭店忙不过来我端盘子!”

陈建国看着一家人热火朝天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往上翘,端起酒杯抿了口:“行吧,你想折腾就折腾,家里有我呢。不过丑话说前头,赔了可别掉眼泪。”

“你就等着瞧!”杨秀丽给丈夫夹了块鱼,“不出半年,咱家日子保准比这水煮鱼还红火!”

夜里,美玲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纺织厂的机器声在耳边嗡嗡响,她每天坐在流水线前接线头,眼睛熬得发花,手指被线勒出红印子。可真要辞掉这“体面”的工作,心里又七上八下的——万一店开砸了咋办?

窗外传来“哒哒哒”的缝纫机声,妈妈还在赶工。以前听着觉得吵,今晚却像鼓点,敲得人心里亮堂。美玲悄悄爬起来,走到堂屋门口,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妈妈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银粉。妈妈正给缝纫机上油,动作麻利又专注,侧脸的轮廓在月光里柔和得很。

“妈。”美玲轻声说,“等店铺收回来,我就去厂里递辞职信。”

杨秀丽手里的油壶顿了顿,回头时眼里闪着光,比月光还亮:“递递啥辞职信,先咱把这工作给卖了,还能卖不少钱呢,这卖工作的钱,全给你自己存着,咱先把消息放出去,等店面拾掇好了,你这工作估计也卖出去了!”

之前,想破脑袋要转正,结果转正了,反而要把工作给卖了,这真是无常啊!

她抬手摸了摸女儿的头,掌心带着缝纫机的机油味,却暖得很:“到时候妈教你进货,哪些料子好卖,哪些款式时兴,保准比在厂里强。”

美玲看着妈妈眼里的光,忽然不慌了。她点点头,心里悄悄盼着——盼着那三间店铺早点回来,盼着妈妈的饭店和服装店热热闹闹地开起来,盼着家里的日子,真能像妈妈说的那样,比这水煮活鱼还要红火。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