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隋唐:烽起辽东!隋末孤魂定天下》?本书以杜尧苏定方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神马呀1”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隋唐:烽起辽东!隋末孤魂定天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冒仓山山寨内,杜尧双眉紧锁一脸愁容。
他这些日子如往常一般领着骑兵去平壤城周边劫掠,可每次赶到所见村镇皆是十室九空。
数次都是空手而归,让他心下烦躁。
“这平壤城内定有高人!竟能想出坚壁清野的毒计。”
杜尧一手托腮,望着空荡荡的粮囤喃喃自语,“再这么下去,山寨的存粮撑不过半月!”
他哪里知道,所谓“高人计策”不过是高句丽百姓被逼无奈的选择。
此前他屡屡率骑兵烧杀抢掠,平壤周边村镇尸横遍野,幸存者为保命自发携家带口逃往国都,只留下一座座空无人烟的村镇。
正愁眉不展的杜尧忽然听到一阵急促脚步声。
“杜大人,好消息啊!”
刘子威一脸激动,喘着粗气奔来。
杜尧抬头瞥了他一眼,“什么好消息?可是我大隋援军到了高丽?咱们能回家了?”
刘子威闻言一怔,摇头苦笑。
杜尧没好气道:“那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刘子威听着杜尧带刺的话,并未恼怒。
这段时间,他亲眼见证这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独自扛下几千人的吃喝拉撒。
换作旁人早被这千斤重担压垮,可杜尧硬是咬牙撑了一个月。
这份魄力连他都忍不住心生佩服。
刘子威凑近两步,压低声音道:“方才山下探马来报,平壤城外有一队高句丽运粮队正往辽东方向行去。”
“车队浩浩荡荡,数百辆马车绵延不绝,离咱们冒仓山不过三十里。”
“这粮草……必然丰厚!”
杜尧眉头一挑:“怎么?你想打那运粮车队的主意?”
“数百辆马车的阵仗,高句丽少说会派几千精兵护送!就算侥幸得手,兄弟们也得死伤大半。”
他摇了摇头,
“这买卖,不划算!”
刘子威嘴角扬起笑意:“根据探马看到的场景,护送粮草的高句丽兵只有五六百人。”
“此话当真?”
杜尧立即起身,双手捏着下巴来回踱步,靴底踏得木板”咚咚”响。
刘子威走上前:“杜大人,这可是雪中送炭的买卖!五六百敌兵,咱们山寨完全有能力将其吃下。”
杜尧眉头拧紧,盯着刘子威追问:“当真能确定护送粮草的高句丽人只有五六百?”
刘子威赶忙点点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千真万确!好几个哨探前后撞见这支车队,分别盯梢了大半日,反复确认过——周边三十里内再没其他高句丽兵马!”
“好,干了!”
杜尧一咬牙,眼中露出狠厉,
“管他什么埋伏,先把粮草抢到手再说!”
想到山寨即将告罄的粮囤,杜尧再也顾不上高句丽人的算计,一拍桌案:“你速去召集八百弟兄随我下山,剩下两百人由你死守山寨!”
刘子威抱拳:“遵命!”
转身疾步离去。
等他走后,杜尧却静下心来,想到这次高句丽运粮队竟只派五六百人护送,其中必有蹊跷!
为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他打算请张仲坚一同前往。有张仲坚这种绝顶猛人相助,就算高丽人设下埋伏,也多几分胜算。
杜尧推门进了张仲坚的木屋,将劫粮的计划和盘托出。
听完杜尧的话语,张仲坚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道:“杜兄弟放心!我和麾下护卫在山寨白吃白喝一个月,正愁没机会出力,哥哥哪有不帮的道理?”
杜尧闻言大喜,拱手道:“那就有劳张大哥了!”
张仲坚点了点头,已抄起墙根的长刀。
“杜兄弟,咱们这就出发!张某也好久未活动筋骨了!”
张仲坚拍了拍腰间长刀,刀鞘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杜尧见此领着他快步出屋,直抵山寨校场。
校场中央,八百骑兵列成方阵,明光铠甲映着晨光如银浪翻涌。
杜尧翻身上马,伸手指向东方:“弟兄们!三十里外有高句丽运粮队,抢回粮草够咱们山寨吃三个月!”
话落,杜尧”呛啷”抽出长刀。
“诸位兄弟,随我斩尽高丽贼寇,抢夺粮草!”
大喝一声,杜尧策马疾驰而去。
八百骑兵紧随其后,如黑色潮水般涌出山寨,朝着三十里外的高句丽运粮队伍狂飙而去。
一个时辰后,杜尧率领着骑兵与张仲坚抵达了高句丽运粮队的十里外。
为避免打草惊蛇,他命令众人缓慢前行。
等靠近三里处时,杜尧抬目远眺,看到了那如蜿蜒长蛇般的高丽运粮车队,数百辆车马连绵不绝。
而护送粮草的高丽贼寇果真只有区区五百余名。
这场面看得他心头一热,这段时间里,粮草的匮乏如大山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众将士听令!就此下马整休!”
杜尧勒住缰绳,长刀直指远处烟尘弥漫的车队,“待天黑后,我等一举歼灭高句丽贼寇,夺回粮草!”
“得令!”
八百骑兵齐刷刷翻身下马。
寂静的林子里只余甲胄轻响,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夜幕降临。
夕阳沉入山峦,暮色如墨渐渐浸染大地。
远处高句丽的运粮队伍停止行进,数百辆马车首尾相连围成环形营地,士兵们忙碌着安营扎寨。
杜尧盯着营地中晃动的火把,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转身对身后将士低声下令:“准备行动!用棉布裹紧马蹄!”
八百骑兵迅速散开,动作利落地将棉布绑在马蹄上,众人如同蛰伏的黑豹,朝着猎物缓缓逼近。
等靠近高丽运粮营地仅剩一里之遥,杜尧猛地挥动手臂。
八百骑兵齐翻身上马,寒光闪烁的兵刃出鞘声此起彼伏。
“将士们!杀光高句丽贼寇,抢回粮草!”
他嘶吼着抽出长刀,率先冲向营地。
八百骑兵铁蹄如雷,即便裹着棉布,疾驰的震动仍撕破了夜幕。
高句丽营地内巡逻的五百骑兵听见震天的马蹄声,脸上并无半分慌乱,嘴角反而勾起狞笑:“可算来了!”
为首的泉太祚转头冲身后运粮车队嘶吼:“都给我藏好了!等这群贼寇冲近身再露头,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听到命令,藏在车里的高句丽士兵攥紧刀矛,只等隋军踏入陷阱。
“800米……,”
“600米……,”
“400米……”
随着距离高句丽营地越来越近,数百辆粮车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清晰。
杜尧眯起眼睛,连守在车旁高句丽骑兵脸上的细微表情都看得真切。
可本该慌乱的敌军此刻竟个个嘴角上扬,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狞笑。
杜尧见此心中顿感不妙。
他双眼死死盯着高句丽营地,耳廓微微颤动。
凭借重生后远超常人的目力与听觉,他不仅捕捉到马车缝隙间若隐若现的寒芒,更听见了那压抑的喘息声,混杂着甲胄摩擦的细碎声响正从车队深处传来。